憑借一系列華彩展示,英特爾終于演繹了一出王者歸來。而要真正甩開步步緊逼的對手,英特爾必須進行一場自上而下的全民動員。
4月17日清晨,陽光明媚,在距離即將落成的“鳥巢”體育場不到1000米的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四處插滿了飄揚的彩旗,由工程師、經銷商、學生和媒體記者組成的人群涌入了主會場,來聆聽英特爾公司一年一度的信息技術峰會(Intel Developer Forum,IDF)。在接下來的48小時內,整個國際會議中心仿佛一個課程繁多的大講堂,有多達數十場的技術講座在各個會議室輪番舉行,讓每一位光臨這里的觀眾都不由產生一種眩暈的感覺。
這種感覺正是技術狂人英特爾此次想要帶給外界的東西。面對人頭攢動的會場,頭發微白、戴著厚厚眼鏡的賈斯汀(Justin Rattner)從躍上講臺的第一刻起便開始了其滔滔不絕的演說。從45納米技術到WiMAX,從低價學生電腦到萬億次計算,這位英特爾公司CTO兼企業技術事業部總經理如數家珍般向聽眾展示著英特爾的各項最新技術成果?!皩τ谖磥砑夹g,英特爾有著縝密的統籌規劃,我們有能力迎接任何挑戰?!辟Z斯汀說。
挑戰自然來自AMD公司。早在上屆IDF期間,AMD就曾針鋒相對地發起了大規模的廣告攻勢,在《紐約時報》等幾家美國主要報紙上推出整版廣告,向英特爾發起“雙核決斗”的挑戰,要比一比到底哪家的芯片性能更為優越。廣告促銷商將這一爭斗稱之為“硅谷的摔跤比賽”。這次也不例外,就在本屆IDF開始前不到一個月,AMD在北京召開了一場技術峰會,在會上,AMD高管利用一系列產品測試對比,將英特爾的產品批評得體無完膚。
賈斯汀的信息很明確,正如同公司的X86處理器曾經改變了整個計算機產業一樣,英特爾公司要再次贏回整個芯片戰役的主動權。為此,英特爾需要一次從上而下的全民動員。

回馬槍
英特爾至今仍對兩年前的失誤導致AMD異軍突起心有余悸?!扒皟赡旯居龅搅撕艽蟮碾y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還是因為公司決策出現了失誤,當時技術發生了變化,我們卻沒有及時地扭轉?!庇⑻貭柛呒壐笨偛眉鏀底制髽I事業部總經理帕特#8226;基辛格對《互聯網周刊》說,“簡單地通過增加芯片的時鐘頻率來提升性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很晚了,轉變也不是非常快?!?/p>
過去一段時間,英特爾將過多的精力放到了平臺化上,對處理器本身的關注度相對下降,這才給了競爭對手反超的機會?!八械倪@些失誤都促使我們公司充分地審視,并且重新構建了開發的流程。”基辛格說。
英特爾為自己的遲緩付出了沉重代價。從64位技術到雙核處理器,AMD都搶占了先機,在利潤豐厚的美國服務器市場,AMD的市場占有率一度上升至26%,而在多核市場上,AMD的份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8%。與此同時,在技術和公關攻勢下,一大批OEM合作伙伴也改變了只同英特爾合作的慣例,投入了AMD的懷抱,其中包括戴爾、聯想這樣的重量級選手。
轉機在2006年夏季開始出現。當時英特爾推出了全新的酷睿2微體系架構,基于這一架構的處理器速度更快,能耗更低,一直以來被AMD的皓龍處理器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英特爾終于如釋重負。緊接著,英特爾在去年秋季一鼓作氣地推出了四核處理器,這一動作大大領先于競爭對手,因為AMD的四核產品要到2007年夏季才能問世。
需要指出的是,英特爾的四核處理器,是將兩個雙核處理單元封裝在了一起,這樣做的好處是設計和生產難度相對較低,容易量產,在該產品問世后的一個季度內,英特爾便向市場交付了100萬片成品。AMD對此則嗤之以鼻,它指責英特爾的行為不過是投機取巧。2007年4月,AMD宣布其即將發布的四核處理器“巴塞羅那”(Barcelona)性能勝過英特爾同類產品50%。
拋開兩者的技術爭論不說,英特爾在2006年的回馬槍表明,這個芯片巨人已經幡然悔悟,重新回到了CPU的主戰場,并且這一次它采取了更加現實的策略,一改過去技術完美主義者的形象。正如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楊旭在評論真假四核時所說的,“無論是從南坡還是北坡,只要率先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就是勝利者?!?/p>
這番話對于復蘇中的英特爾至關重要。英特爾正在拋棄以往的產品評判標準,而向客戶體驗靠近,這恰恰是當前最風靡的企業風潮?!霸谟⑻貭柟粳F在產品定義的工作當中,以市場為中心或者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人比以往更多的參與到工作之中,這是英特爾公司重要的變化,我個人對這樣的變化也非常振奮?!辟Z斯汀說。
酷睿2微體系架構和四核處理器的推出只是英特爾復興戰略的棋子。面對窮追不舍的對手,英特爾必須制訂出步步為營的技術路線,才能保持對AMD的競爭優勢。這也是IDF大會的使命之一。
步步為營
在IDF大會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賈斯汀手中那個亮晶晶的圓形盤片,這就是牽動整個PC產業的300毫米硅晶片。截至目前,英特爾已經向市場交付了1.12億個65納米的處理器,65納米制程技術已經到了它的生產高峰。
賈斯汀說,這塊硅晶片的切割工藝今年下半年將會發生重大變化,因為更先進的45納米技術將被引入到處理器的生產線上。從65納米技術向45納米技術的過渡,意味著同樣一塊硅晶片將可以切割出更多的處理單元,這在經濟效益上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并且處理器的能耗也將進一步降低。
45納米技術將是英特爾對抗AMD四核處理器的殺手锏。新的處理器已經被命名為Penryn,賈斯汀透露說,每個Penryn擁有四個處理核,在運行電腦游戲和視頻處理功能時將把速度提高40%,而在執行圖像處理等普通任務時能把速度提高約15%,在Penryn之后,代號為Nehalem的八核處理器將于2008年推出。繼45納米之后,32納米制程技術已經在研發當中,預期將在2009年采用。
這使得英特爾的攻勢有了一種暴風驟雨般的味道。鑒于AMD剛剛向65納米階段過渡,因此英特爾在工藝制程上可謂遙遙領先。但英特爾絲毫不會松勁,按照公司的規劃,其微體系架構和工藝制程的更新頻率都是4年,兩者將交錯進行,確保每兩年都會有新一代的產品問世。賈斯汀的預期是,從2006年到2010年,英特爾的處理器性能功耗比的提升將超過300%,每瓦的性能提升300%,到2010年,處理器的功耗將比現在降低10倍。
英特爾似乎已經充分意識到了先發制人的重要性?!?1世紀前5年,英特爾的發展速度實際上有一點慢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市場,現在每兩年對產品體系做一次更新周期的安排,將使英特爾公司有充分的機會能夠跟上芯片工藝制程技術的發展。”賈斯汀說。
有一個細節可以說明賈斯汀當前的得意之情。賈斯汀在IDF上主持了英特爾萬億次計算的演示,在工程師的現場操作下,該系統在190瓦供電的情況下創下了每秒2萬億次浮點運算的新記錄。賈斯汀和合作伙伴不由一起發出了“Wow”的驚呼聲。
平臺化未來
截至目前,英特爾在同宿敵AMD的持久戰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優勢。但現在高枕無憂還為時尚早,根據不久前英特爾公布的200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司凈利潤增長19%,符合市場預期,但營收小降1%至88.5億美元,略低于市場預期的89億美元,反映出公司在維持毛利及捍衛領導地位方面依然面臨重大挑戰。
當然AMD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受累于同英特爾的價格戰,AMD也呈現出贏利能力下降的勢頭,4月20日,AMD發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AMD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為12.33億美元,這一業績與其2006年同期的銷售收入13.32億美元相比,減少了近一億美元,同比下滑了7%。兩大芯片巨頭的利潤下滑,顯示出整個芯片行業的嚴峻形勢。
英特爾正在試圖找到更加穩健的增長路線來安撫投資者。在此次IDF大會上,人們看到的并不只是微處理器,而是更多眼花繚亂的技術方案,其內容涵蓋了當今最熱門的至酷的數字家庭解決方案、博銳商業平臺和更加便捷的迅馳平臺等。這些平臺都以英特爾酷睿2微體系架構為核心,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應用領域。
平臺化的前景正日益明朗。越來越多的內容,電影、唱片、圖書、游戲等正在被轉化為數字形式。與此同時,互聯網和無線網絡也在朝著全方位提供數字化內容的方向發展,網絡速度也空前提高。所有這些都與體積日益小型化、功能日漸強大的CPU結合了起來。因此,沒有哪家公司比英特爾擁有更好的機會從中獲利。
由韓國人金炳國壓陣的數字家庭業務將繼續向消費者的客廳進發。金炳國透露,英特爾正在開發一系列產品和技術,用于計算機和消費電子平臺之上,所涵蓋范圍包括臺式機、筆記本電腦、電視機、機頂盒和其它網絡媒體播放器,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高控制能力(Control)、更多選擇(Choice)、更出色清晰度(Clarity)和更緊密的“社區”互動(Community)—即4C。除此之外,英特爾明年推出的衛星天線機頂盒將會內置到電腦里,這樣消費者可以通過PC來觀看衛星電視節目—這絕對是一個非??岬南敕ā?/p>
與金炳國的個性化道路相比,基辛格率領的數字企業業務群組則顯得更加沉穩。英特爾的博銳平臺的目標是向企業用戶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辦公應用服務,實用和穩定將是它的最關鍵要素。為了向觀眾直觀地表現這一平臺的優越性,基辛格邀請了聯想集團大中國區總經理陳紹鵬來上臺展示,陳紹鵬通過一臺配備了博銳技術的ThinkPad筆記本,成功對另外一臺電腦進行了遠程診斷,引起了臺下一片熱烈的掌聲。
全新的迅馳平臺也在孕育當中。英特爾已經準備在5月初發布新一代移動平臺迅馳4,英特爾全球副總裁、移動事業部總經理浦大衛表示,該產品比上一代總體性能將有70%的提升?!肮P記本比臺式機帶來更多價值在過去幾年已經得到證明?!逼执笮l說,“英特爾愿意向臺式機廠商提供低功耗的解決方案,但是這一方案能否延緩臺式機的衰老現在還不好判斷?!?/p>
這可以視為英特爾平臺化戰略的二次出征。該戰略曾經飽受詬病,在平臺化遲遲未見成效的情況下,AMD從微處理器領域抄了后路,給英特爾制造了很大的麻煩,包括客戶對平臺化戰略也產生了不小的困惑。不過,隨著英特爾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升,客戶對各種復雜應用的需求也在上升,這給平臺化戰略展示了比以往更加廣闊的前景。有了前車之鑒,英特爾在處理器本身和平臺化戰略兩者之間實現平衡發展的幾率顯然大增。
一個例證是,就連AMD也開始了自己的平臺化之旅。在并購了ATI之后,AMD開始將自己的CPU同ATI的圖形芯片集成到一個平臺上?!捌脚_化是一個方向。”AMD大中華區總裁郭可尊在一次采訪中這樣告訴記者。不過,AMD也強調,自己的平臺化戰略同英特爾的不同之處在于更強調開放性,用戶可以根據自身在計算性能、圖形功能和移動性方面的需求,選擇出自己的最佳方案。

打贏中國戰役
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楊旭只在IDF上露面了不到半個小時,但實際上本屆大會上最興奮的人非楊旭莫屬。從2007年年初英特爾設立獨立的中國區,到25億美元在大連開設新的芯片工廠,再到IDF選擇在中國首發,這一系列動作表明,中國區的地位在英特爾內部已經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一次聽說IDF的首發儀式要設在中國,我吃了一驚?!庇⑻貭栔袊邪l中心總經理杜江凌對記者說,盡管他清楚中國區對于總部日漸權重,但IDF這個英特爾全球最重大的技術峰會放到中國來啟動,依然具有非凡的意義。
大連工廠的設立已經成為中國區升華的標志?!渡虡I周刊》在評價英特爾在大連設廠的舉動時說道,“英特爾為保住其霸主地位可謂大花血本。在大連設廠的舉動可以推測,英特爾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市場競爭中,不再給對手機會,這塊市場的銷售量在未來的10年內可能超過美國?!?/p>
“現在的英特爾中國區,已經功能完備,從生產、研發、銷售到服務,無一不全,從某種角度而言,可以說是‘英特爾中的小英特爾’。”英特爾一位內部人士向本刊記者表示。作為本土化最徹底的跨國公司之一,英特爾目前的架構可以說是走在了整個業界的前頭。
在楊旭的努力下,一度全面告急的中國市場已經開始有了好轉的跡象。盡管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AMD又爭取到了TCL、同方等伙伴,但也有廠商開始重返英特爾懷抱,比如紫光電腦,這家二線PC廠商此前曾是AMD最早的中國合作伙伴之一,但據內部消息,紫光如今已經基本上棄用了AMD的產品,轉向英特爾。在英特爾的支持下,海爾電腦在2006年也突飛猛進,這也給了其他腳踏兩只船的廠商以示范的效應。
在本次IDF大會上,數量眾多的本地PC廠商都以贊助的形式成為大會的參與者,它們在會場的一層大廳鋪設了整齊漂亮的展臺,向蜂擁而至的參觀者炫耀自己最新的PC產品,當然,這些產品都無一例外采用的是英特爾處理器?!坝⑻貭柕男驴羁犷L幚砥餍阅茏吭剑瑢οM者吸引力巨大,加上英特爾可以提供比其他廠商更加到位的支持,所以我們加強了同英特爾的合作?!币晃粎⒄沟纳裰垭娔X產品經理向記者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支持不僅適用于PC廠商。4月18日,英特爾宣布同中國最具規模的網吧連鎖企業山東萬佳網絡結成了聯盟,根據協議,萬佳將在今后的電腦采購中全部采用基于英特爾處理器的產品,而英特爾則將向萬佳提供包括技術支持、“英寶通”技術共享等作為回報。
這表明了一種新動向,英特爾同本地廠商的合作,甚至已經跨越OEM廠商層面,向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滲透。由于萬佳采購的電腦主要來自浪潮、海爾等英特爾陣營的忠實成員,因此英特爾此舉取得了一石二鳥的效果,既擴大了自身處理器銷量,又增進了同本地OEM廠商的關系。
對英特爾而言,四面楚歌的日子終于過去了,但并不意味著它會一去不復返。在英特爾為它的中國事業灑水祈福之際,AMD也絲毫沒有放松對這一市場的增兵行動。4月5日,AMD宣布,由于中國地區業績得到總部認可,兩位本土高管得到晉升,原AMD大中華區副總裁王正福升任AMD全球副總裁,中國區OEM業務總經理潘曉明升任AMD公司副總裁。這是繼去年11月郭可尊升任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以來,AMD全球對大中華區核心管理人員做出的新任命。
很顯然,兩支精英團隊將在中國市場展開更加激烈的廝殺。這就會引發一個潛在問題,即過度的價格競爭。中國地區電腦需求量的確很大,但是競爭同樣激烈,誰想在這個戰場勝出就必須壓低價格。“我們正在經歷價格的惡意競爭?!盜DC報告指出。如果任由價格戰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兩家公司的財務狀況將很難改善,那么這場芯片巨人之戰將不會有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