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國際汽車界傳出驚人消息,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宣布,將旗下的克萊斯勒品牌以及相關的金融業務以55億歐元(約合7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私募基金公司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80.1%的股份,而戴·克公司仍將持有剩余的19.9%股權。這則消息對于克萊斯勒來說,是否意味著絕處逢生?
燙手的山芋
克萊斯勒公司雖然位列美國汽車業“三巨頭”之一,但經營業績長期得不到改善。1998年,德國汽車巨頭戴姆勒-奔馳公司以360億美元價格并購克萊斯勒,試圖打造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汽車巨子。但時隔數年,克萊斯勒仍然難以擺脫長期虧損的局面。2006年度運營虧損近15億美元,抵銷了梅賽德斯-奔馳24億歐元的營業利潤及商業卡車集團的強勁表現。而更令人頭疼的是,克萊斯勒2007年可能再度虧損,重組支出將高達10億歐元。巨大的虧損和遙遙無期的盈利前景成為戴姆勒甩掉克萊斯勒的理由。
相比1998年市值350億美元的龐大資本,克萊斯勒的境遇已遠非一句可憐就能夠形容。據一些金融分析師估計,目前克萊斯勒的市值僅為50億歐元(約合65億美元),近300億美元的巨大虧空不亞于天文數字。事實上,克萊斯勒是從2000年度開始出現大規模虧損,此后連年赤字,幾乎從那時開始,克萊斯勒就成為戴姆勒-梅賽德斯的一個累贅。給盈利的戴-克德國部分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一度甚至有傳聞戴-克有意把克萊斯勒再度出售。2001年初的“世紀大裁員”亦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戴·克總裁施蘭普重拳出擊,重組公司上層結構,原先美方重要管理人員在戴·克公司內紛紛落馬,甚至連掌管美國克萊斯勒業務的副總裁也換成了德國人。然而,這些努力似乎無濟于事,戴·克股票在經歷了短暫的上升期后,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前提下戴·克股票也一落千丈,并屢次跌破行業的底線。
克萊斯勒難以重振雄風的原因很多。就大環境而言,汽油價格居高難下,消費者環保意識持續增強,美國人越來越青睞節能省油的日本和韓國等亞洲汽車。近年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日子都不好過,市場份額日漸萎縮;在公司層面,由于歷史的原因,克萊斯勒一直背負著沉重的退休金和醫療費用的包袱,難以壓縮過高的成本。
出售克萊斯勒公司的消息一經傳出,率先向克萊斯勒遞出橄欖枝的是美國通用汽車集團,接著,私人資本財團黑石集團和聯合體(Centerbridge Partners)、資本管理公司(Cerberus Capital)以及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麥格納(Magna International)和美國一家私募基金公司聯合體相繼遞出了橄欖枝,就連中國的一汽集團與印度的塔塔公司也蠢蠢欲動起來。
經過整整3個月的角逐,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終于突出重圍,成為克萊斯勒收購案的最大贏家,以74億美元收購克萊斯勒汽車公司80.1%的股份,從而擠進了競爭激烈的美國汽車業。美聯社援引一位業內人士的話指出:Cerberus此舉,無異于接過一塊“燙手的山芋”,真的有能力化腐朽為神奇嗎?
車界不叫好
無論人們情愿與否,克萊斯勒最終還是被一個名聲并不太好的私募基金公司收購。盡管Cerberus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把克萊斯勒帶出低谷,但出于對它以往交易手法的了解,相當一部分汽車業內人士表示懷疑。
Cerberus首席運營官,美國前財政部長約翰·斯諾信誓旦旦地在收購簽約儀式上表示:我們知道前進的道路并不平坦,但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在改造公司方面有很好的歷史記錄,我們的目標是做一個成功的克萊斯勒。
作為私募股權公司,低價買進一個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通過裁員、剝離不良業務等手段增加市值,隨后以打包或者分拆的方式出售,是此類資本運作公司的一貫做法。Cerberus同樣如此,因此人們有理由相信,不管是從管理經營還是盈利的角度考慮,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將在對克萊斯勒的資產進行整頓后,重新打包出售。
這種可能性相當大。就在今年3月份福特集團旗下豪華品牌阿斯頓·馬丁賣出去不久,5月份擁有該品牌50%股份的科威特達爾財團宣稱,已有新買家打算出價7.2億美元購買這些股份。這一價格同兩個月前達爾財團買入價相比,足足高出了50%。

即使不去考慮未來數年是否會被再次轉手出售,這幾年內克萊斯勒能否咸魚翻身,考驗的將不僅是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的資本運作能力,其對克萊斯勒的收購尚需得到美國汽車產業工會的同意。如果一切順利,這樁交易可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不過,Cerberus是否能夠完成戴姆勒所不能完成的任務,最終贏得這場豪賭,恐怕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克萊斯勒是成為Cerberus的資本工具還是就此絕處逢生,究竟是福是禍,對于哪一方而言現在都還很難看清,但此番收購對于美國汽車業的沖擊以及產生的巨大影響已依稀可見。
從市場上來看,近年來由于汽油價格居高難下,消費者節油環保意識增強,美國人越來越青睞節能省油的日本汽車,在日系廠商的打壓下,美國“三大”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與通用和福特一樣,克萊斯勒也一直背負著沉重的退休金和醫療費用的包袱。此外,強勢的全美工人聯合會(UAW)也是令任何經營者都感到頭疼的厲害角色。此次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收購克萊斯勒之所以沒有引起工人反對,是因為在克萊斯勒出售之時,其與UAW簽署了協議,承諾收購后不裁員。與此相比,即使是克萊斯勒的老大哥通用和福特也是將裁員、減產作為削減成本的重要舉措。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無法減少人力成本,單純依靠減少零部件采購環節,對于復興克萊斯勒可謂難上加難。
華爾街拍手
然而,與汽車界普遍不看好收購前景相對應的是,華爾街人士卻斷定,此番被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收購,對克萊斯勒而言是絕處逢生。
在做出挽救克萊斯勒承諾的同時,斯諾表示,之所以介入克萊斯勒這個爛攤子,是因為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相信美國制造業和美國汽車工業的內在力量,因此看好克萊斯勒的前景。
實際上,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對于美國汽車業覬覦已久,近年來一直在積極布局進入汽車業。去年通用忍痛割愛,出售旗下最優質的資產通用金融服務公司(GMAC)用以套現,接手方就是Cerberus。購克萊斯勒前不久,Cerberus又以10億美元買下了美國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高塔公司(Tower Automotive)。此外,Cerberus還打算以34億美元控股收購汽車零部件巨頭德爾福。當然,要在未來數年拯救克萊斯勒,Cerberus還需要付出更多。Cerberus最可依仗的,除了資金優勢和有處理虧損公司收購重組的驕人記錄外,還有一支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夢之隊”。
雖然Cerberus已經表明不會更換目前克萊斯勒的管理層,但這恐怕只是過渡時期的權宜之計。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人才云集,“夢之隊”包括美國前財長約翰·斯諾、曾擔任克萊斯勒首席運營官的沃爾夫岡·伯恩哈德和福特汽車公司高級主管戴維·瑟斯菲爾德。這些人在收購克萊斯勒的談判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預計也將主導未來克萊斯勒公司的復興計劃。根據美國媒體的最新消息,5月18日賽伯瑞斯資本管理公司宣布,已有七家北美的銀行與投資銀行同意籌集620億美元用以償還克萊斯勒的債務和為新克萊斯勒注入資金。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首席財務官Bodo·Uebber表示,新的克萊斯勒在拆分后信用等級將由原來的“BBB”級提高到“BB”級。
北美的投資者對于克萊斯勒的被出售非??春?,收購當日,戴·克集團在紐約市場的股票收盤價格上漲了15%,達到82美元。通用汽車股價在紐約證交所上漲了1.16美元,漲幅3.9%;福特汽車的股價也上漲了34美分,漲幅4.1%。
此外,華爾街財團已經表示,將聯合為此次收購買單。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表示,已經有包括摩根大通、高盛、花旗銀行和摩根士丹利在內最著名的7家投資銀行聯合為克萊斯勒的債務安排和資本重組籌資620億美元。據悉,這是私募基金籌措的最大一筆資金,如果不是看好前景,唯利是圖的資本大佬們肯定不會如此孤注一擲。
舊夢難重溫
由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完成對全球頂尖生產企業的收購,這改變了原來汽車企業同業并購重組的模式,表明獨立的金融資本開始融入生產資本。更重要的是,Cerberus可能由此開了一個先河,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工業公司被私募基金收購。
此番美國人對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收購克萊斯勒之所以大驚小怪,大概是因為許多美國人心中固始的“三大”情節。實際上,就在今年年初,黑石基金公司和Kohlberg Kravis Roberts公司分別以390億美元和450億美元完成了對證券資產辦公室和德克薩斯能源巨頭TXU的收購。與這兩樁交易比起來,克萊斯勒收購案的74億美元規模并不算大。
即使是汽車界老大通用汽車對私幕資本進入汽車界也表示認可。通用汽車公司CEO瓦格納日前在底特律發表演講時表示,金融資本的介入也許可以緩解克萊斯勒目前的困境。由于私募基金的規模巨大,各種可能性都可能存在,類似克萊斯勒公司的收購現象還會出現,但目前還不會成為潮流。
由私人資本運營公司接管克萊斯勒對美國汽車業將是一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事件。它將至少為世界汽車工業帶來以下四個變化。
第一,全球化改變世界汽車工業格局。地區汽車企業不能單獨在本國或地區生存,如羅孚、薩博和沃爾沃的例子就生動說明,通過控股兼并等辦法轉變為全球汽車制造商,是汽車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墨守陳規、閉門造車只有死路一條。
第二,全球汽車產業分工模式的重構。原來整車與零部件垂直一體化結構,被零部件企業專業化面向客戶所取代。原來零部件企業區域化變為國際化。其次是勞動密集型零部件企業向低成本地區轉移,零部件工業資源的全球再配置和全球范圍配套提高了規模經濟并因此帶來成本效益。同時使新產品的創新能力與新技術開發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三,全球化導致汽車產業專業分工國際化和全球采購,模糊了汽車產品的“國家特征”。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就是明顯的例子。
第四,生產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結合,改變了原來汽車企業同業并購重組的模式,獨立的金融資本開始融入生產資本。而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收購克萊斯勒,將開創一個新的局面,金融資本的流動性可以解決或者緩解克萊斯勒的困境。至少改變過去企業間同行同業并購、近親結婚造成的悲劇。
當年克萊斯勒靠美國政府的救濟渡過難關,卻引來社會上對政府干預經濟后果的擔憂,克萊斯勒決不可能舊夢重溫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天”就是市場。一切都由市場決定。
對華沖擊幾何
戴姆勒與克萊斯勒各自單飛,戴·克集團將被拆分,勢必對中國市場產生影響。在克萊斯勒被出售的當天,戴·克中國就發表了一項聲明,明確表示“對于戴姆勒和克萊斯勒,中國將繼續作為重要市場發展。我們在中國的所有項目將繼續向前進行。”不久之后,克萊斯勒以及北京奔馳的有關人士也表達了類似的意見。
在中國最大的利益爭奪可能會在合資工廠北京奔馳上。作為全球第一家既生產奔馳品牌,又生產克萊斯勒、JEEP品牌的工廠,北京奔馳曾被認為是整合戴·克集團內部資源的一個樣板。但是如今,這個樣板面臨著一系列的利益糾葛。
股東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公司業務方向的調整。當初,原來的北京吉普生產三菱品牌,但是在三菱被戴·克集團賣掉后,北京吉普與三菱合作就沒有了新的進展。
來自北汽控股高層的觀點似乎更為樂觀。一位負責人表示:戴·克分家目前對于北京奔馳影響不大。因為原本奔馳品牌和克萊斯勒品牌就是分開銷售的,生產上真正能夠共用的零部件也不多。克萊斯勒換了有錢的新東家,可能會更加有實力開拓中國市場,而甩掉了包袱的戴姆勒集團也可以輕裝上陣。但是業內也有人并不樂觀,認為戴姆勒和克萊斯勒分家后,等于北京奔馳就由兩個股東變成了三個,因此存在著北京奔馳被拆分成為北京克萊斯勒和北京戴姆勒兩個公司的可能。另外,戴姆勒和克萊斯勒分家后,也就意味著兩者在中國多了兩個合資名額,所以不排除有人心生旁念,另找合作伙伴的可能。
相對來說,戴·克中國的前途莫測。由于母集團已經拆分不復存在,因此戴·克中國的拆分也只是時間問題。不過,據內部人士分析,由于戴·克中國承擔著合資廠管理、聯合采購、政府公關等職能,這些業務對于拆分后的兩個集團都是有好處的,因此短時間內,戴·克中國不會被取消,但是很多職能部門可能會被改組。
作為克萊斯勒在華三大合作項目之一的東南汽車,在代工大捷龍項目上是否會受此影響?東南汽車有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不會有任何影響,大捷龍項目正按原計劃進行”。該人士表示,東南汽車代工生產克萊斯勒大捷龍項目的協議中已明確,無論克萊斯勒公司今后有何變化,這一項目都不會中止。據其介紹,目前大捷龍的生產進展順利,照目前態勢看,年底前推出新車是板上釘釘的事。
奇瑞代工計劃或將推遲??巳R斯勒首席執行官拉索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愿意擴大與中國奇瑞汽車公司達成的聯盟,公司正在等待中國政府的通過。據克萊斯勒與奇瑞去年12月達成的合作協議,奇瑞汽車將在克萊斯勒的品牌下,生產在歐洲和美國銷售的小型汽車道奇,但這項合作因戴·克集團出售克萊斯勒一事將極有可能被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