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旅游局王元生先生認為,山東與東三省的旅游互動,是飛展山東大旅游雙翼的重要舉措之一。
山東作為一個經濟大省,其快速發展的步伐與成就已經越來越受到國人乃至世人的關注。而作為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山東旅游業,自然充當著助力山東經濟的角色。有人曾經這樣比喻:如果把山東旅游業比作一輛運行列車的話,那么它已經駛入了“動車組”高速時代。
其實,作為朝陽產業,近幾年山東旅游業一直在逐年快速躍進,旅游收入不斷創出新高。2006年山東旅游總收入再刷新記錄,達到1296億元。
驕人的業績當然與旅游業管理層的決策與創新運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依托著山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山東旅游業在不斷整合旅游資源、開發新景區新景點的基礎上,于國外游客,其目光先是落到以韓國、日本等周邊國家,4月份的“2007”韓國旅游文化山東年活動的啟動,將魯韓兩地架起了廣闊的旅游推廣平臺,預計年內雙方接待游客將突破100萬人次;而于國內,山東旅游則在鞏固線路的同時,又首先將江浙滬穗作為重點,進行了專列推介與促銷,不斷豐滿著山東旅游的形象。繼而,中國東北部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又成為展現“齊魯神韻、魅力山東”的亮點。
山東與東三省有著親近的人緣。20世紀初及20世紀60年代,數量眾多的山東人由于種種原因紛紛“闖關東”,來到了東三省安家落戶,創業發展。但是,山東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與扯不盡的親情始終牽動著他們“常回家看看”。據統計,2006年,東三省到山東旅游的人數達到1300萬人次,占到了外省游客的16%。到東北走親戚,回山東看家鄉。山東與東三省這一特殊的緣由與親情,自然就成了山東旅游業展示魅力山東的良機。
山東省旅游局王元生先生認為,正是基于山東與東三省的多種情緣,基于發展山東大旅游形勢的需要,山東與東北老鄉的親情拉動了旅游企業界資源共享,互動運轉。山東推出的齊魯文化之旅、黃金海岸之旅、快樂鄉村之旅、特色專項之旅等等,吸引了東北老鄉的目光。出生于蓬萊市而在哈爾濱生活了50多年的高仕文夫妻談起老家,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山東的變化太大了,讓人想家,讓人高興。”到濟南看泉,去青島看城,到煙臺看海,去日照看灘……很快在人們的心中鐫刻出印記。
也許就是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中,在這樣濃濃的鄉情里,山東各地旅游業界迅速與東北三省的同行牽手互動。威海龍威旅行社與吉林油田旅行社一拍即簽6000人的旅行團隊協議。而威海民航旅行社與沈陽海外旅游公司的合作,從6月下旬開始,即每周發4個包機航班組織游客到山東觀光。面對這樣的現實,威海市旅游局副局長姜宏偉先生欣喜推計:2007年,東三省到威海旅游的人數將比去年增長一倍。
應該說,山東優美而豐厚的旅游資源和著割舍不去的親情鄉情,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中快速促就了近百個旅游業界合作項目的誕生。
當然,山東大旅游雙翼的飛展是由多種因素助力而起的,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重要,資源的不斷整合重要,創新運作重要,資源共享、互動運轉也是至關重要的。回眸也好,展望也好,山東旅游不僅神韻十足,而且魅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