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鳴明
萊陽市姜瞳鎮五龍河畔,濯村依山傍水而踞。這個擁有5000村民的行政村,近年來從惠及農民群眾的角度出發,積極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成長為萊陽“第一村”。
建設新農村,必須堅持規劃先行。
十年前的濯村,破爛不堪,村里的街道年久失修,崎嶇不平,雨天泥水遍地,晴天塵土飛揚,居民的住房前后,堆滿垃圾,蒼蠅亂飛……
1996年,時任華盛公司總經理的高云建,臨危受命,走馬上任濯村黨委書記一職,擔起了帶領濯村走出貧窮、奔向富裕的重擔。他們提出了“經濟實力強、生活條件好、文明程度高、村容整潔美、管理講民主”的發展目標,從經濟發展、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和環境保護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村莊整體規劃,描繪出“一河兩帶三山一園”的發展藍圖。一河是五龍河建閘蓄水,建設水上樂園;兩帶是沿河兩岸開發建設自然型綠化生態旅游帶;三山是將村莊的三座山建設成具有膠東鄉村特色、適合觀光游覽的生態風景山;一園是將濯村建成綠樹成蔭、百花盛開的花園式村莊。
十年來,濯村先后投入1800多萬元,完成了舊村拆遷改造任務,建成了“3縱11橫1環”總計37華里的村莊道路,硬化路面8萬平方米;開發建設了100幢二層居民樓和2200余間新房;植樹造林56000余株,栽種花卉40多萬株,濯村成為“三季鮮花飄香,四季樹木常綠”的花園式村莊。
如今走進濯村,強烈的視覺沖擊,撲面而來!那整齊美觀的民居,造型新穎的二層小樓,那如茵的草坪,樓前屋后密植的花木,那筆直寬闊、不染塵土的馬路,成排成行的新式路燈,無不向人們昭示著濯村人別具匠心、精益求精的小城鎮建設成果。置身其中,如在畫里。
只有發展富民產業,農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撐起真正意義的新農村。
1996年,高云建偶然了解到新加坡復發中記公司要在膠東建立果品基地的消息,他千方百計地與客商取得聯系,心誠意切地與客商達成土地租賃意向。首先將村里五龍河南岸100公頃老梨園以20年的合同期租賃給復發中記公司。這樣,村里從梨園獲得收益由原來的不足20萬元猛增到150萬元。
以復發中記為開端,濯村開始了大規模的土地租賃、全面的農業開放。目前,濯村已將8900畝土地租賃給新加坡、美國和臺灣的客商經營,累計引進外資1.2億元,建成了國際水平的葡萄、大梨、桃子、花卉等基地,濯村人學到了國際農業先進的管理技術、管理經驗,完成了從農民到農業產業工人的巨變。通過土地租賃,濯村每年村集體增收560多萬元,1000名村民在基地務工,年增勞務收入600多萬元。
在成功進行農業產業國際化實踐的同時,濯村人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工業發展領域,擁有固定資產1.5億元,下轄10多個企業,主要產品有8大系列46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韓、日、美、英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近千萬美元。同時,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目前,已有錦禾皮革、新龍海食品等12家中外客商相繼落戶濯村,總投資2億多元。
在大力發展農業工業的同時,濯村第三次產業也蓬勃興起。他們大力發展旅游業,積極構建“不冒煙”的朝陽經濟業態。濯村風景秀麗,發展旅游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適時調整了工作思路,把發展旅游業作為招商的一個重點。今年,與日本客商牛島義則先生正式簽約,引進外資1.2億元,建設萊陽綠園生態觀光有限公司。項目依山而建,一期工程已于2月開工,計劃年底建成。生態園建成后,將成為一個有特色的鄉村旅游景點。另外,投資800萬元的“五龍山莊”觀光項目也已達成投資意向。
從改善環境,到發展經濟,從開放農業,到建設新型工業,從發展工業,到旅游服務業,濯村人的發展思路日益清晰,發展境界日益提升。
以文明為先導塑造新風貌著眼于鄉風文明,濯村進一步提高發展先進文化、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能力。濯村積極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和科技文化教育,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新型農民,促進了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他們先后投資200多萬元,建起了圖書室、文化室,購買圖書、電化教育設施,辦起了科技文化夜校,建起了多功能的文化娛樂活動中心,成立莊戶劇團,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
良好的環境,文明的村風,吸引了眾多的外商前來投資興業。日商牛島義則社長、澳商皮特先生和臺商王振林先生等一大批外商常年在濯村定居。
綠樹如云,繁花如煙,滿眼勝景,流連忘返。來村里投資的澳大利亞客商皮特先生情不自禁地連聲贊嘆:“太棒了,真了不起,堪稱新型農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