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哲學人文精神教育在高職人才培養中具有教化功能,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精神支柱和科學的思維方法,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學生的哲學思想基礎,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是培養智慧型人才的最佳方式。
關鍵詞:高職哲學;人文精神;教化功能;影響作用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面臨著學生的就業壓力和社會對人才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的嚴峻挑戰,于是,紛紛加大了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力度。然而,一些高校對哲學教育在學生人文素質、人文精神塑造過程中的作用和熏陶教化功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高職哲學人文精神教育在高職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及對高職學生成為優秀人才的作用,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哲學人文精神具有教化功能哲學是一種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既包含對科學知識的探索追求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即獲得科學知識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推動學生探索和思考已有知識和未知世界;又包含對學生的個性、人格及人文素質修養方面的教化功能,即擔負對學生的信仰和未來人生道路提供理性的認知和正確選擇的雙重任務。哲學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高職校園文化中處于引領地位,滲透在學校思想文化工作的各個方面,屬于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校園文化,它既是高職院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也是高職校園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時代精神的主旋律。高職哲學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校園文化中的主導作用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一般意義上的校園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將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技知識相融合的培養模式中,加強哲學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能夠促使高等教育由培養單一書生型專才向培養綜合素質型通才轉變。
哲學人文精神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思維領域一般規律的科學,涉及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這就決定了哲學所承載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積淀了豐富深厚的科學文化,必然能夠給予正在接受哲學人文精神熏陶教育的大學生以思維活動的思辨性,使他們能夠理性地認知世界,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時,能夠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并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自覺地樹立正確的人生精神支柱。哲學人文精神教育對促進學生人性日趨美好、人格不斷完善、品質日漸崇高、眼界愈加開闊、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學人文精神能夠培養學生在挫折面前達觀的處世態度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歪風邪氣吹不倒、艱難險阻壓不垮的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質。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哲學人文精神教育在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校風,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時期先進的校園文化等方面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哲學人文精神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哲學是一種世界觀,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境界。這就決定了哲學人文精神熏陶教育是解放學生思想,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及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利器。它能夠使學生破除陳舊的思維定勢,激發其創新思想和創造能力,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哲學人文精神能夠大氣磅礴地引導學生,在思維方式的活躍性、思想理念的前瞻性上喚起學生對社會人生乃至整個物質世界發展趨勢的憂患意識。除此之外,還能夠使學生警醒和反思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相處中的行為是否恰當,關系是否和諧。當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哲學精神價值的體現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時,依然要求學生在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讓學生立足現實,放眼未來。要求他們遇事客觀理性,不盲從,不輕率,不浮躁,不走極端,不急于求成,要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哲學人文精神教育讓學生正確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腳踏實地地對現實社會作出正確的思維判斷和價值選擇。讓學生能夠用哲學的辯證思維觀察現實社會和未來人生,并對未來社會和人生作出前瞻性的科學決斷。同時,通過智慧的哲學思維和哲學所涵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正確把握時代脈搏,體現時代精神。
哲學人文精神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哲學人文精神具有豐富的科學和文化內涵,由此形成了厚重的、孕育人才的文化底蘊。任何社會和個人都無法排斥哲學人文精神帶來的哲學思辨,其原因就是哲學是一種對社會人生的深層次反思、是思考的再思考、是智慧的源泉。哲學是時代精神,是一個時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它深刻地解答了人們對現實社會的困惑。社會生活越是紛繁復雜,各種利益越是錯綜交叉,時代變革越是日趨劇烈,就越需要重視哲學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想象,一個缺乏哲學人文精神的民族一定是十分脆弱、盲目、沖動的民族,一個缺乏哲學人文精神修養的人也一定是十分柔弱、淺薄、浮躁的人。因此,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人都不能喪失哲學人文精神,只有這樣的民族和人,才能自律,才能高瞻遠矚,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凡是偉大的民族、高尚的人都會把哲學及哲學人文精神視為人類的靈魂和精神家園。在哲學人文精神的教學中,多領域、多視角、多資訊、多信息的輸入式教學,必將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思想更加活躍化,思維更加多樣化,精神更加充實,思想品質更加積極向上,行為更加理性。
哲學人文精神是智慧的源泉世界各國都把人才培養提高到戰略地位,我國也相繼出臺了人才戰略發展計劃。我國高職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哲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由此決定了哲學是培養智慧型人才的最好學問和手段之一。然而,高職教育卻忽視了哲學人文精神的教育作用。當前,人類面臨著殘酷的競爭,哲學思維中與時俱進的特點,必然會使我們以寬廣的胸懷,開放的精神,不斷地打破已有的思維束縛,以哲學特有的智慧應對各種挑戰。“搶占先機”,“搶占制高點”,“跨越式發展”等哲學人文精神中的跳躍性思維已經家喻戶曉。哲學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給予學生更多的是智慧型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態度。以哲學人文精神和智慧型教育作為教育理念,打造出的智慧與技能相結合的智慧型人才融入社會后,以其特有的智慧競爭優勢,必將受到社會的歡迎。正如美國康爾奈大學的校訓:“走進這里,你將變得更加博學和智慧;從這里走出去,你將對社會和人類更有價值。”
作者簡介:
唐國琪(1955—),女,重慶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辯證法。
(本欄責任編輯: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