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南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煤炭“百強企業”之一,是西南地區重要的主焦煤、動力煤生產基地。煤炭資源豐富,產品種類齊全,煤炭產品適用于冶金、電力、化工、建材、交通等行業,兩座洗選廠全重介洗選生產工藝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公司改制以后,我們按照“做大、做強、做優、做富”的總體要求,結合南桐礦業公司實際,通過認真研究,確定了企業“二次創業”的總體目標,即:通過3年至5年的奮斗,實現產量、產值、資產翻一番,生產規模達500萬噸以上,產值達20億元,資產達30億元,員工人均收入與全市奔小康同步,成為重慶地區可靠的能源基地。
大力實施五大工程
圍繞主業圖發展
公司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為主題,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新井建設、高產高效、延深擴能、職能移交五大工程,進一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煤炭主業的基礎地位更加鞏固。
實施結構調整工程。公司通過近3年的努力,投資7000萬元成功完成了產品品種結構調整。公司兩座洗選廠采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全重介浮法選煤工藝,年洗選加工能力達到了240萬噸,年可生產高附加值的甲精產品產量超過了100萬噸,超過總銷量的50%,成為重慶市唯一消滅了原混煤直銷的大型煤炭企業,基本形成了以甲精為拳頭產品和效益產品的格局。同時,通過兩座洗選廠洗選加工,實現了原煤100%入洗,100%回收,100%變成商品煤對外銷售,這在全國都是最高的水平。僅成功實施精煤戰略這一項,企業在不增產量的情況下每年就增收上億元。
實施新井建設工程。從2006年起在3年之內公司要完成前些年所欠的掘進總進尺、保護層面積、瓦斯抽放量等生產后勁補欠任務,全面實施保護層的深孔預裂爆破技術,從根本上消除煤與瓦斯突出威脅,為實現礦區的長治久安創造良好的大環境。公司煤炭生產跨省(市)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企業長遠發展有了堅實基礎。
實施高產高效工程。按照重煤集團公司規劃和礦業公司“十一五”發展戰略目標的要求,公司將大力推進高產高效礦井建設。2006年公司先后投資了4000萬元,在紅巖煤礦和南桐煤礦上了兩個高檔普采工作面,提高了礦井機械化水平,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從今年起至2010年公司還將在現有礦井上4套機采。
實施延深擴能工程。“十一五”期間,公司將完成6個礦井水平延深工作,搞好4個礦井技改擴能工作,使公司現有礦井的年生產能力由目前200萬噸/年提高到2010年的300萬噸/年以上。
實施職能移交工程。根據國家關于剝離移交企業舉辦社會服務職能的精神,公司完成了整個民用供水系統和供氣系統移交萬盛自來水公司與渝川燃氣公司的工作;公司目前正在借助國家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完成總預算1.7億多元,總建筑面積214692.97m2煤苑居住小區建設,并與礦區地面環境整治工作相結合,進一步改善礦容礦貌以及員工居住條件。
著力打造五個品牌,做強輔業增效益。公司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通過打造煤矸利用品牌、醫療整合品牌、房產開發品牌、旅游休閑品牌、機制加工品牌,使電力、醫療、房產、旅游、機制等非煤產業迅速發展,產業結構全面優化,創出一條多元投資,企業跨行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新路。
強力推進五項建設
科學發展創和諧
公司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強力推進人才隊伍、基層基礎、企業文化、創新能力、內外環境建設,為公司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公司2010年前人才建設的總目標為: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實現增量800人,形成2000人的規模;培養專業骨干500人,其中高精尖人才200人;儲備中、高層管理后備人才300人。近幾年來,公司通過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引進大中專畢業生258名,其中礦山類專業人才達170名。對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新到企業工作的大中專生給予優厚的待遇,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同時,還十分重視對在職在崗的各級工程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養,通過與重慶大學、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聯合辦班、訂單式委托培養、定向委培、選送優秀骨干進修、鼓勵優秀員工參加繼續學歷教育等多種形式,3年來已選送了530名員工到大專院校進行培養。另一方面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按照《南桐礦業公司人事管理實施辦法》,建立和完善后備干部管理制度;認真抓好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加快建立人事人才信息網絡數據庫;堅持開展后備干部考核調整工作,堅持選送后備干部參加各類學習培訓教育,建立起穩定的后備干部隊伍。
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大力開展以“班子建設優、安全生產優、思想工作優、民主管理優、經濟指標優”為主要內容的“五優”區隊建設活動,強化和規范基層管理。加強基層區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思想工作責任制,確保員工隊伍穩定。著力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建立以技能培訓為重點的員工培訓體系,對新進員工進行上崗前的強制培訓,全面開展師帶徒活動;對特殊工種人員堅持持證上崗,每年開展一次輪訓;對普通員工通過四級培訓基地以及技術大練兵、同工種業務競賽等方式進行練兵培訓,以全面促進員工自覺學技術提技能的積極性,提升員工素質,使人力資本持續增值。
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按照集團公司“三統一”、“兩放開”總體部署,在著力對原有企業文化資源進行評估和整合的基礎上,制定了公司2006年至2010年企業文化建設五年規劃,構筑起“戰略、文化、品牌”三位一體的具有礦區特色的企業文化發展框架,以文化指導戰略,以文化打造品牌,確立以文化為中心的企業發展新思路;運用企業文化尤其是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把企業盡快推上精細、規范、民主的現代化管理軌道,把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握牢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導權。特別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突出、深化公司安全文化建設,強化員工安全生產自律行為,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向“我會安全”轉變,努力創建精神文明建設新品牌。
推進創新能力建設。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努力培養造就一批采礦工程、通風安全、地質測量等專業領軍型人才,使其成為企業技術創新骨干力量;積極與有關院校和科研單位合作,在防治煤與瓦斯突出、采煤工作面大面積冒頂、煤層自燃發火以及礦井突水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起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探索建立技術要素參與分配機制,突出科技人才的中長期激勵;研究制定在年度或任期考核體系中設置技術、管理等創新特別獎勵政策,加強對自主創新工作引導和激勵,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公司南桐煤礦薄煤層大傾角防突工作面應用高檔普采工藝開創了全國記錄,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開展的低透氣性煤層深孔預裂爆破治理瓦斯項目取得成功,為重慶地區瓦斯治理闖出了一條科技之路。
推進內外環境建設。堅持政策導向,改善工農關系,著力共謀發展,參與地區建設,構建和諧的周邊環境;堅持以人為本,關心員工群眾,解決突出問題,構建和諧的內部環境,重點要利用好國家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資金,改善員工居住環境;積極推動以安全質量標準化為主線的礦井安全生產環境建設,鞏固公司近幾年來較好的安全發展態勢,確保員工和企業生命財產安全;以文明單位、文明示范小區建設為載體,把各種協會組織或非正式群體的積極性都充分調動起來,豐富員工精神文化生活,使廣大員工工作有安全感,生活有舒適感。
(作者系重慶南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全國煤炭行業首批高級職業經理人,高級采礦工程師,重慶大學EMBA研究生,曾獲重慶市2005年十大杰出青年企業家、2006年重慶市十大首席信息官、重慶市十佳知識型員工和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以及2006年全國知識型員工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