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發是個有本事的人,在城里自學了一手攝影技術,還找了個城里的媳婦。他拍的照片還得過全國大獎。成名后就在城里開了一家高檔影樓,生意十分紅火。
今年結婚的人特別多,影樓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的,要不提前一個月打招呼,到時候還真顧不上。因為生意很忙,張二發已經大半年都沒有回去了。
這天,張二發正在給一對新人拍結婚照,腰里的手機突然響了,是母親打來的,說家里有事讓他無論如何得帶著相機回家一次。張二發就問母親是啥事?急不急?這里正忙活著呢!母親一連說了三聲急,就掛了電話。張二發只得賠著笑臉,說些好話,把那對新人打發走了。
張二發略微收拾了一下,就騎著電動車往家趕。剛走到大街上,就聽有人喊他,原來是政府辦的王主任,他跑到張二發身邊,喘著氣說:“二發,快,政府二樓會議室正在召開重要會議,領導叫你去照相。”二發說:“王主任,你還是找別人吧,我家里有事。”王主任急了,說你可是縣長親自點的,再說別人哪有你這水平呀?這可是政治任務,天大的事也要往后拖拖!張二發見話說到這份上了,自己是做生意的,縣里的父母官可真不敢得罪。他只好跟著王主任去了。
張二發坐在會議室,煩躁不安,心早飛到幾十里外的小山村了。父母都是七八十歲的人了,可別出什么事呀?母親叫自己回去這么急,家中到底出啥事了?心里就盼著這個會議早點完,沒想到這是個大型綜合會,眼瞅著都半上午了,會議的議程才進行了一半。這時,又換了個領導講話,張二發就上臺給他拍照。照著照著,腳下一滑,一下子從臺上摔了下來。主席臺上慌作一團,王主任急忙把張二發送到了醫院。
在醫院拍了拍片子,還好,沒傷著骨頭,只是擦破一層油皮。王主任關切地叮囑了他兩句,就又忙著開會去了。王主任前腳剛走,張二發后腳就溜出了醫院。原來,他是故意從臺上摔下來的,為的是抽空回家看看。
快中午時,張二發回到了家。老家院子里的絲瓜,長得熱熱鬧鬧的。正午的陽光,從絲瓜秧間隙灑下,滿院的綠也鮮亮了許多。老父親正在給干渴的果蔬澆灌。見父親沒事,張二發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母親見到他,滿臉的皺紋都舒展開了,說喊他回家,主要是讓他給父親照一張單身相。張二發這才想起,父親還沒有一張單獨的照片。只有三張合影的照片。第一張是父母的黑白結婚照,現在還在墻壁上掛著,已有點發黃。第二張是他結婚時,和父母一起照的。第三張是他有了兒子后,和父母照了一張彩色的全家福。父親只有這幾張照片,因為以前家中經濟拮據,誰也沒有提過照相的事。后來,張二發雖然開了一家影樓,用上了數碼相機,照相方便多了,他就已經給兒子照了滿滿的幾套影集了,可一直沒有抽空回家給父母親照一張相。
父親聽說要給他照相,嘴里一個勁地說不照。母親就說:照吧,一定要照,你還沒有一張像樣的照片啊。
母親最后說的這句話,像重錘般地猛地錘在張二發的心上!他明白了,這張相是給百年后的父親做遺照用的。
張二發心情沉重地走到父親面前,整了整父親的襯衣領,撫了撫父親的鬢前白發,雙手扶正了父親瘦小的雙肩。然后,后退幾步,努力地讓手中端著的相機不去顫抖:“爸,請你看著我的相機鏡頭,笑一笑……”
沒有人知道,這時候的張二發嘴里在笑,心中卻在落淚。張二發一口氣給父親照了十幾張相,又給母親也照了幾張。
相照好后,母親下廚房去做張二發最愛吃的芝麻葉面條。張二發正準備陪父親說說話,腰里的手機響了,是他老婆打來的,說影樓又接了一筆大生意,讓他快回去。
父親看著他的目光有些失落,他對張二發說,咱的東鄰居你李大爺家的孩子每個星期天都回來過周末,陪他說話聊天。我和你媽也沒幾天活頭了,你星期天能不能帶著妻子兒女回來聚一聚,也陪我們說說話。
張二發把手機一關說:“爸,你放心,我今天不走了,往后每個周末我們一家人都來!”
又一個周末到了,張二發果然把老婆孩子帶了回來,農家小院里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間,又到了回城的時間,母親偷偷地塞給張二發一個紅包,張二發不解地問:“媽,這是什么?”母親不好意思地笑笑說:“沒什么,這是你李大爺教給我們的絕招,為了吸引你們回來,在家的這兩天,我們給你發工資。”
兩行心酸的淚水順著張二發的臉頰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