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走在返校的路上,回想起今天的家訪,忍不住甩了自己一耳光。
張老師是在接到李小丫的電話后,決定去杜小雷同學家家訪的。李小丫正在學導游,眼看要畢業了,可是還沒找到用人單位。先前,張老師發現杜小雷的爸爸是市旅游局的局長時,就對李小丫說過,她找工作就包在他身上,他是杜小雷的班主任,請他爸安排個把導游不會不給面子。后來,每次李小丫追問此事時,張老師都說,你別著急,再等等。等啥呀再等?再等就歇菜了,所以今天張老師在電話中又說再等等時,李小丫真的生氣了,她說,你就會騙我,你根本不把人家的事放在心上,今天你再不去找他,明天你就不要來找我。沒等張老師解釋,她“啪”地就把電話掛了。
其實,張老師早就想去家訪,早就想去拜見杜局長。自從年初開學接手四(三)班,張老師讓同學們填一張家庭情況表,看到杜小雷在他爸的職務欄里歪歪扭扭寫著市旅游局局長后,他就想去家訪。李小丫說張老師不把她的事放在心上,那是天大的冤枉,細想起來,前年為他老婆的事找馬濤同學的爸爸都沒這么上心過。可以說,張老師為見杜局長,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的,也是想了很多辦法的。讓德、智、體“三不好”的杜小雷當班長;讓杜小雷不參加勞動值日;讓杜小雷有一個優秀的同桌;讓杜小雷坐在看黑板最佳的位置;經常撫摸杜小雷的后腦勺,當然,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但至少有兩件事是值得說說的,一是每天放學后都給杜小雷補課90分鐘,三個月來如一日,這是很多老師做不到的,何況用的都是他與李小丫聯絡感情的時間。二是張老師過去從來不開家長會,可這學期創造條件和機會開了兩次,雖然杜局長一次都沒來,杜小雷說他爸出差了,但是這兩次家長會都是為見杜局長而開的。應該說,為見杜局長,張老師該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做到的也都做到了。
張老師是巴不得早點見杜局長,早點見杜局長就早點敲定了李小丫的工作,也就等于早點敲定了李小丫的芳心。之所以還沒有去拜見杜局長,是因為向杜局長邀功請賞的機會還沒成熟,這是他深思熟慮了的。補課了這是事實,可還沒有考試沒有成績單,沒有成績單就沒有說服力。所以,張老師想再等等,等到統考了,杜局長看到倒數幾名的杜小雷一下子躍到前幾名,一高興起來,啥事辦不成?
但李小丫任性,跟小孩子似的,就是不聽勸,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非得把張老師逼到懸崖上,逼著他去家訪。
這下倒好,出丑賣乖、丟盡了人。回憶起這些,張老師又忍不住扇了自己一耳光。
張老師是在放學后晚飯都沒吃就去家訪的。當時,站在杜小雷家門前,張老師并沒有馬上敲門,而是正了正衣襟,抹了抹頭發,又多次復述了要對杜局長說的話后,才輕叩了三下房門。當門“吱”地開了一條縫,一個瘦削的腦袋從門縫里探出來,張老師還沒看出破綻,以至于當這個腦袋張口問他“你找誰”時,張老師還小心翼翼地問,這是杜小雷同學家嗎?我是他的班主任張老師。張老師尤其不能原諒自己的是,進屋后,看到房子窄小,家具簡陋時,他還傻乎乎地認為這是人家局長清廉,內心里還涌起無限的崇敬。所以,當瘦削腦袋說”我是杜小雷的爸爸“時,張老師“唰”地從椅子上彈起,伸出雙手緊緊握住對方的右手說“您就是杜局長,早就想來看您了”,那架勢就像是受到了總統接見,直到張老師的這一舉動驚得杜小雷爸爸不知所措,一個勁地解釋“我不是杜局長,我不是杜局長”,丟人都丟盡了的時候,張老師才知道杜小雷在撒謊。
居然被一個小學生騙了,張老師在內心里咒罵自己愚蠢之極!他早就應該想到,身為一個大局長哪里會有一張瘦削的臉?身為堂堂的一個大局長哪會有這么寒酸的家?而且,回過頭來看,杜小雷平時調皮,那也是調的下崗工人兒子的皮,一點不大氣。自己怎么就沒看出來?當然,這一切的一切,怪只怪杜小雷的爸爸不該叫什么杜長河,偏偏和旅游局局長同名同姓,搞得張老師從報紙、網絡上多次查證都沒辨出真偽;怪只怪杜小雷不該撒謊,爸爸是一個下崗工人竟然說成是局長,簡直在開國際玩笑,恬不知恥。
張老師走在路上,越想越生氣,越想越窩囊,忍不住又摑了自己一耳光后,咬牙切齒地說,杜小雷呀,杜小雷,屁大的年紀竟敢欺騙老師,明天看我怎么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