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身后,休息15分鐘再運動
為了減少運動傷害,運動前要熱身,將軀干、肢體的大肌肉群和關節充分活動開,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其實,熱身活動與正式運動之間應有一段休息時間,既可消除熱身時產生的疲勞,也保持了機體的興奮性,熱身后休息15分鐘為宜。年輕人由于身體機能恢復快,時間可短些,老年人恢復得慢,休息可長些,但不要超過30分鐘,否則會失去了熱身的意義。熱身運動通常以微微出汗和自我感覺已活動開即可。當然,一些動作簡單的低強度有氧耐力運動鍛煉,如低速J慢跑,可以不需要專門的熱身活動。
游泳搞定愛情肌
愛情肌是連結在恥骨和尾骨上的恥尾肌,具有增強尿道、直腸括約肌,特別是陰道括約肌的作用,它的神經末梢十分敏感,極易產生性興奮反應。專家推測,約有三分之女性的愛情肌虛弱無力,通過游泳來鍛煉,不失為治療女性性冷淡,改善性功能、提高“性”趣的有效方法。女性采取蛙式、蝶式游泳的方式,運用打水、蹬水動作,能促進下肢血液向盆腔流動,改善骨盆底部肌肉的血液循環,加強骨盆肌特別是愛情肌的強度。
低氧運動你做了嗎?
在美國的健身中心,低氧健身開始成為最受歡迎的種健身運動。低氧健身其實是通過人工方法使健身房氧含量低于正常狀態下的一種健身方式。當健身者在低氧狀態下進行鍛煉時,肺的活動量變大,可以使動脈血管擴張,使全身的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因此,在這種環境下健身與—般自然狀態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紅細胞數量、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加強腦組織和肌肉對氧的利用等好處,并且只需要用一半的時間就能取得相同的健身效果。這種健身方法的出現,使許多以往習慣于戶外運動的人轉到了低氧健身房來進行經常性的鍛煉。比如以前那些喜歡滑冰,爬山和善于冒險的人,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進行鍛煉,在這里可以獲得戶外低氧的感覺。
日常消耗強過減肥
據《科學》雜志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天生坐不住的人就算多吃也不要緊,好動的習性能讓他們保持身材苗條。人們日常身體活動消耗的能量對于人的胖瘦具有決定性意義。日常活動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無特殊目的的體力活動,如步行、騎車等;靜坐行為是指看電視,玩電腦等需久坐不動的行為。在活動中消耗的卡路里比攝入的多,人的脂肪就會減少。運動還能增強肌肉,而肌肉組織一旦形成,它消耗的卡路里就要比脂肪組織高30%~50%。因此一個人的肌肉越多,消耗的卡路里也越多。實際上,每天鍛煉1小時的人,即使是在休息時消耗的卡路里也比不愛動的人平均高8%。
運動不都有助睡眠
大多數人相信運動有助于睡眠,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分不清楚疲倦與睡意的區別。這兩者大為不同。如果你健走5公里,你會很疲倦,但是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充足的話,你不會比平常更想睡。加州的一項研究分析發現,一個人做過運動的時候比沒做過運動的時候多睡約10分鐘。運動的時間越久,也就睡得越久。但是差別是以分鐘計,而非小時計。是否做過運動對入睡速度也沒有影響。運動對睡眠的沖擊很可能是在于體溫上的變化。根據研究顯示,體溫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變化,有助于使人進入休息功能強大的深層睡眠狀態。在固定的晚間獲得充足的睡眠,將使得你在壓力面前仍然可以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