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虞集
亦嘗觀于射乎?正鵠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爾弓,直爾矢,養爾氣,蓄爾力,正爾身,守爾法而臨之。挽必圓,視必審,發必決,求中乎正鵠而已矣。正鵠之不立,則無專一之趣向,則雖有善器強力,茫茫然將安所施哉?況乎弛焉以嬉,嫚焉以發,初無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絕之,不與為偶,以其無志也。
善為學者,茍知此說,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學者之欲至于圣賢,猶射者之求中夫正鵠也。不以圣賢為準的而學者,是不立正鵠而射者也。志無定向,則泛濫茫洋無所底止。其不為妄人者幾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則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從師取友,讀書窮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無事之時,此志未嘗慢也;應事接物之際,此志未嘗亂也;安逸順適,志不為尚;患難憂戚,志不為懾;必求達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終不可逾者也。
是故志茍立矣,雖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贝酥^也。志茍不立,雖細微之事,猶無可成之理,況為學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縱之資,其始學也,猶必曰志,況吾黨小子之至愚極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為至要至急也,審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儀黃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嚴而不離。嘗遣濟也受業于予。濟也請題其齋居以自勵,因為書“尚志”二字以贈之。他日暫還其鄉,又來求說。援筆書所欲言,不覺其煩也。濟也,尚思立志乎哉。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
[注]①正鵠:靶心。鵠,讀ɡǔ。
實戰演習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挽必圓,視必審,發必決 審:仔細
B.有志者,事竟成 竟:一定
C.因為書“尚志”二字以贈之 尚:崇尚、重視
D.其君子絕之,不與為偶,以其無志也 偶:朋友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不以圣賢為準的而學者 B.嫚焉以發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C.猶射者之求中夫正鵠也 D.尤非有志者不能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何者?積威約之勢也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要想實現自己的志向,就必須向老師學習,向朋友學習,向書本學習,弄清楚道理。
B.文章強調立志的重要性,只要立志了,就會擁有眾多的朋友。
C.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么即使做再簡單的事情,他也是難以成功的。
D.本文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闡述了做學問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正鵠者,射者之所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志無定向,則泛濫茫洋無所底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和而有制,嚴而不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B (“竟”的意思是終究。)
2. C(A前者“以”是介詞,意思是“拿”、“把”;后者“以”表目的,相當于“來”。B前者“焉”形容詞詞尾,是“ …… 的樣子”的意思;后者“焉”語氣詞。C兩個“之”都是語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D前者“者”代詞,譯為“…… 的人”;后者“者”,語氣詞,引出原因)
3. B(立志與交友的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系。)
4. {1} 靶心是射箭者所追求的目標。{2} 志向如果失去明確的方向,就會泛濫盲目,沒有標準。{3} 平和而有限度,嚴格卻又不過分。
參考譯文
以前曾經看過射箭嗎?靶心是射箭者所追求的目標。于是挑選一只好弓,修直你的箭,蓄養你的內功,積蓄你的力量,站正了身子,遵照射箭的方法,來好好準備射箭。拉弓一定要拉圓,瞄準一定要仔細,發射一定要干脆,一直到箭正中靶心為止。如果靶心沒有確立,一個人就沒有專一的努力方向,那么雖然他有好弓強力,也會茫然無措,箭往哪里發射呢?更何況拿那種松弛的弓箭在那里玩,慢慢地發射,起初也沒有確定的目標,更不期望一定要射中靶心,這種人,君子是要和他絕交、不和他做朋友的,就是因為這個人沒有追求。
善于學習的人,如果知道這種理念,也可以有些警惕吧!學習的人想要成為圣賢,就好像射箭者想要射中靶心。不以圣賢作為目標而學習的人,就是不確立靶心來射箭的人。志向如果失去明確的方向,就會泛濫盲目,沒有標準。想要不成為妄人,大概很少見吧。這就是為什么立志是最首要因素的道理。
已有了明確的方向,就要考慮實現的途徑了,這尤其是沒有追求的人所不能做到的。所以跟隨老師,尋找朋友,好好讀書,弄清道理,這都是實現目標所應做的事情。于是,平時家居無事的時候,這份志向未曾怠慢過;處理事情、待人接物的時候,這份志向未曾混亂過;生活安逸、處境順利的時候,志向不因之而膨脹;身處患難、心情憂郁的時候,志向不因之而減損;一定要達到自己的愿望才行。這就是立志始終不可改變的人??!
所以,志向一旦確立,哪怕想成為圣人,也是可以實現的。前人有話,說:“有志向的人,終究能成大業。”又有前人說:“志向不變,聚精會神?!闭f的就是這事啊。如果志向不能確立,即使是細微的小事,也是沒有成功的道理的,何況學習這樣的大事啊!以前孔夫子具有天生智慧的資質,開始學習時,還一定要談到志向,何況我們這樣的極蠢極笨的后輩小人呢?實在是不能不以看重立志為最緊要最急迫的事,想清楚啊!
現在有職掌刑部的大官浚儀黃君之先生,善于教育子弟,平和而有限度,嚴格卻又不過分。他曾讓子弟濟也來向我學習。濟也請我為他題寫書齋名,以自我激勵,我因此寫了“尚志”二字送給他。過幾天他要暫回老家,又來求我就齋名寫一篇“說”。我提筆把自己想說的寫了出來,倒不覺得他煩人。濟啊,好好想想立志的事吧。
編輯/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