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對等、共享以及全球運作—《維基經濟學》試圖記錄這樣一個時代,并在此背景下,探討企業如何善用維基這種聚合集體智慧的工具與形態。
性情相似的人可以相互溫暖——網絡一族都在尋找這種淺顯的承認與認同感,這樣以自我個性為主導的網絡時代正一步步掠食現實行為規范,并從社會關系到商業模式的搭建方面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全球化生存模式:開放、對等、共享以及全球運作。《維基經濟學》便是以這樣的時代背景作為開篇,去為這個網絡時代的生存法則探討一個理想的注腳。

消費“我”時代
社會科學家同時也是加州克利大學教授的達納#8226;波依德(Danah Boyd)做過大量的研究,并對MySpace、Facebook等社交網絡提供了重要參考。她認為青少年在MySpace中消磨時光與他們要求償還私人空間的心聲是有關的,因為“大人控制了家里、學校等大部分的活動空間”。在虛擬空間中,青少年越來越有自由維系他們之間的聯系,進而形成相關聯絡網并產生個人認同。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8226;勒龐在其經典著作《烏合之眾》里指出,群體心理特征很難描述,但形成群體的個人會從數量上感覺到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網絡社區帶來的開放與對等環境不僅僅形成來自不同階層與領域形成群體認同感,同時也在這樣的氛圍中成為自發的網絡工作者。
全球青年精英網TakingITGlobal是網絡一代通過數字技術改變其周邊世界的最好例子。該網站有兩千名年輕人發動和管理的社區行動計劃,處理各種復雜問題。到目前為止,有遍及200個國家的11萬名注冊會員,在網站中有7種語言,其會員囊括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可持續發展全球峰會的商業和政府領導人。而該網站是由13~24歲之間的年輕人掌管。
網絡一族不再滿足于自己僅僅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越來越愿意主動參與其中。這樣類似的情形不僅僅發生在美國,被認為具有世界最大潛力的中國互聯網領域同樣在誕生這樣的互動平臺。
早在2003年,筆者曾參加過一次以關注企業信息化為主的行業網站支點網的討論。這家網站CEO李巖曾為一名IT記者,創辦支點網時便將主要精力放在BBS社區的經營上,該社區起初由內部員工管理參與為主發展到以軟件從業者、企業CIO以及媒體從業者等多領域的互動社區。每年該網站會不定期召集論壇壇主及各大版塊版主,針對論壇當前的問題以及未來走向進行討論。這些外部的論壇管理者沒有來源于支點網的工資,各自有固定工作,但從論壇等級、發帖有獎等各種鼓勵下,該網站最終吸引了信息化權威廠商SAP、用友、金蝶等廠商的注意,并獲得贊助支持,目前該網站從最初CEO賣掉房子起家的原始積累逐漸吸引風險資本的進入。
在《維基經濟學》一書中可以看到對互動社區、維基百科全書、MySpace等成功案例的逐層剖析,也能看到維基經濟概念被推廣至IBM這樣的IT巨頭公司,甚至,維基概念被應用于寶潔等傳統領域。這些鮮活案例都基于這樣幾大驅動因素:技術、人口變化以及經濟全球化。技術促使人群行為的集體性轉變,又使世界互聯互通。在這樣背景下再自我封閉的個人、企業團體將為這個時代所拋棄。
維基擁戴者
盡管《維基經濟學》的中文版在今年10月才面市,但其英文版本已經有大批擁護者。從高科技領域的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8226;施密特、思科總裁約翰#8226;錢伯斯到傳統領域的寶潔公司首席執行官A.G.拉夫利再到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8226;施瓦布等各界精英領袖對本作的極力推崇。國內一些新興的維基網站也將其奉為行動指南。
才上線3個月的網站17xie是致力于提供一個網民參與的互動寫書平臺。網站CEO徐志勇有著豐厚的出版經驗,在意識到網絡經濟正在改變人們生產消費模式的情形下,徐志勇開始籌劃并花了大半年時間推出了該寫書平臺。在這個平臺中,注冊用戶能在網上聯合創作一本書,并由書本質量好壞從低到高分為C、B、A、A+四個等級,A+將有權與網站簽署授權協議,能將書本出版發行。目前,該網站已經有電子版書籍500到600本,基于合作寫書的大多集中在工具性書籍以及翻譯叢書。而文學類書籍的集體創作在國外有過失敗案例,當時企鵝出版社以文學為主的網絡集體創作被證實為效果較差。
17xie CEO徐志勇本人是個不折不扣的《維基經濟學》的推動者。在首次看到英文版《維基經濟學》之后,徐志勇深為所動,并聯合中國青年出版社以及價值中國網決定將本書推廣至國內。
中國互聯網啟蒙人之一,現任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總編輯胡泳為中文版寫了三個頁碼的推薦序,并引述《維基經濟學》作者唐#8226;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與安東尼#8226;D#8226;威廉姆斯(Anthony D.Williams)的觀點,“每個公司的CEO或是高級管理人員都應該自己去開一個博客,到論壇發帖子,參加網上投票,去親身感受一下互聯網大社區,從而找出應對這場變革的方法,帶領公司順應潮流”。
中國博客網之父方興東更擬將這種維基理念應用于行動。除了日常對博客網戰略架構的搭建與梳理外,方興東本人目前開始走訪互聯網界的媒體、獨立評論人、研究學者以及互動網站,并在業界倡導通過共同參與來完成另一本巨著《中國互聯網史》,目前,也有包括《互聯網周刊》在內的多個群體正參與其中。預計該書將于明年面市。
同樣對本書推崇有佳的價值中國網CEO林永青認為,《維基經濟學》是一本總結性書籍,將這個開放、對等、共享以及全球運作的時代展現出來,將采用維基概念進行生存發展的現有公司商業模式進行重現與分析。然而,維基經濟也同樣面臨幾大挑戰。協作下的不同人群的管理,企業公司如何在商業機密上區分等級并決定哪些能夠進行共用分享,以及如何平衡群體參與者與網站運營的利益,雖然書中有所提及,但這些方面仍有待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也需實踐去做更深刻的證明。
就如古斯塔夫#8226;勒龐在《烏合之眾》毫不留情地指出,群體是用形象來思維的,其不僅沖動而且多變。于是,維基的核心又該歸于對這種集體智慧的善用。
《維基經濟學》報道了迄今為止關于合作的最大變化。由于互聯網的出現,在傳統等級邊界外的大眾可以參與創新,生產新的內容、商品和服務。為了把握這一變化給公司帶來的機會,請你閱讀這本書。
—埃里克#8226;施密特 Google CEO
今天的任何一家企業,無論其如何龐大,無論其全球化的程度如何之高,都無法靠自身的力量實現更快更大的創新。和消費者的協作,和供應商及商業伙伴的協作,以及在企業和組織內部的協作都變得至關重要。《維基經濟學》指出了歷史的下一步:企業必將面向全世界,擁抱大規模協作的科學和藝術。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
—A.G. 拉夫利 寶潔公司CEO
《維基經濟學》捕捉并揭示了下一代互聯網的本質特征。協作和交流的技術將使得價值的創造更加民主化。這是一本富有洞察力、令人著迷的書。
—約翰#8226;錢伯斯 思科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一本思想深刻而且積極向上的書。《維基經濟學》以雄辯的事實說明了,正在出現的“創新的公地”對企業不是威脅,而是賜福。每一個CEO如果想要在全球經濟中制勝,都應該讀讀這本書,并且聽從其睿智的勸告。
—克勞斯#8226;施瓦布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