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化電腦的興起,預示著制造商在硬件、安全技術革新,以及人性化應用設計等諸多層面的新一輪比拼。
2007年,讓很多Linux的狂熱分子都興奮不已的是,市場上有了預裝Linux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繼今年5月份,戴爾推出的個人電腦里預裝了Ubuntu版的Linux系統之后,聯想也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發售Linux系統個人電腦。以前盤桓在制造商心頭的Linux個人電腦隔膜似乎正在消除。而打破這層隔膜的并不是制造商,而是用戶。
早在今年2月份,在戴爾精心打造的用戶交流網站Idea Storm上,最熱捧的一個帖子就是敦促戴爾個人電腦預裝開源軟件Linux操作系統,戴爾力推的Linux個人電腦似乎實踐了一回“用戶產生產品”的2.0路線。
來自IDC的數字顯示,世界市場的個人電腦出貨最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上漲了12.5%,作為世界主要電腦制造商的戴爾也看準了這個市場,從以前的側重企業用戶開始轉型成側重個人用戶。事實證明,邁克爾戴爾回歸CEO以后所推行的戴爾新政讓其第一季度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最近,戴爾又提出了“Yours is Here”的個人電腦口號,向消費者承諾更加高度個性化的產品。戴爾曾經所依賴的低價優勢,已經在白熱化的同質化競爭中很難奏效,在行業內的領先優勢也逐漸縮小,而小眾化與更加個性化的PC將成為個人電腦的新趨勢與利潤增長點。雖然Linux系統的個人電腦還很難形成像是Windows一樣的大眾消費受眾,但是它卻讓PC價格大大削減,有人甚至從中窺見了低價電腦的曙光。
低價可以帶來用戶,高端也能產生利潤,去年戴爾雄心勃勃地收購了高端PC廠商Alienware,而就在這不久,作為世界第一大電腦制造商的惠普也收購了Voodoo。其實,在2005年的時候,惠普就提出了“惠普電腦,掌控個性世界”的營銷攻勢,中國惠普信息產品集團(PSG)總經理莊正松當時宣稱,惠普“正努力地把個人電腦從普通的盒子,重新帶回到個人的世界”在赫德上任一年多以后惠普股票價格上漲近60%,當時一些分析認為,惠普的這輪營銷活動將使惠普與戴爾拉開距離。惠普看起來是率先發現了個性電腦的市場空間,而戴爾當然不甘于被甩在后面。當時戴爾就已經察覺到自身的產品結構在市場上回旋起來有些乏力,開始出手高端PC,才有了收購Alienware的先手。至此,兩大廠商有關個人電腦的個性化比賽一個回合又一個回合,而2006年9月還在為電話門事件搞得焦頭爛額的惠普還是不忘把Voodoo攬入自己的囊下。
Voodoo歷來被很多激進的個人電腦質家所推崇,老DIY玩家對Voodoo顯卡有著很深的感情,作為3D圖形加速卡的締造者,一直走的是小眾化路線,而且只向顧客銷售,不走渠道與經銷商。最近推出的ENVY H:171被人認為是目前市面上速度最快、性能最強勁的17英寸筆記本,英特爾的Core 2 Extreme的移動處理器才曝光沒多久,Voodoo就率先應用,配置雙NVIDIA GeForce G0 7950顯示芯片、采用升級架構,未來可以升級至NVIDIA的下一代GeForce顯示芯片、8000美元的價格注定是只為一小撮的特權階層所準備的。Voodoo公司表示,Envy H:171的問世,為筆記本電腦的性能創造了一個新的標準。Voodoo曾經造出過重量7.3公斤的筆記本,非同一般的重量打破了筆記本的習慣性特征。Voodoo的不按常理造電腦,追求極致的邊緣化能夠延長惠普的產品生產線,更加體現出惠普掌控個性世界的定位。
其實,從Linux系統的個人電腦到超重的筆記本,其在市場上叫賣的噱頭無外乎他們敢于打破常規,從硬件到操作系統的個性化配置。最近由英特爾發起的改裝機箱的創意大賽,上演了一次民間的電腦裝置展,以前方塊一堆的機箱也變換出了不同的人文主題。個人電腦的個性化表演與進化也可以說是一場自下而上,從用戶開始的2.0運動,如果說用戶越來越需要個人電腦彰顯自己的個性,適用于個人的日常生活,那么個人電腦正迎來自己的文藝復興時代。
個人電腦的2.0改造帶來了出位電腦的花樣不斷,個人電腦已經從一個簡單的存儲與處理信息的上具升級為滿足個性化需求,實現個性化生活方式的平臺。蘋果公司每年在研發上要投入5億多美元,其在用戶中形成的“蘋果教”勢力,確實是無人可敵,即使她的規模只有戴爾的四分之一。而在這其中、蘋果公司肯定是意識到了產品的開發與技術創新力是至關重要的。戴爾在推出預裝Linux系統的個人電腦時,遭遇了開放源代碼驅動程序的匱乏,影響了進一步擴大Linux產品線。由于顯卡廠商迄今為止仍然不愿意發布它們驅動程序的開放源代碼版本,戴爾在NVIOIA和ATI等廠商的顯卡方面遇到了的難題。戴爾在Linox PC中使用這類板卡時,被迫使用了半開放源代碼或專有的驅動程序。而在無線網卡、電視調諧器、打印機等組件也面臨著類似的驅動程序問題。個性電腦的技術爆破能力考驗著制造商的競爭力,而另一方而,研發個性電腦的技術門檻也能幫助廠商規避惡性競爭。個性電腦的興起,預示著制造商在硬件技術、安全技術革新,以及人性化應用設計等諸多層面的新一輪比拼。那些木質外殼、鑲鉆、色彩紛呈或者形狀各異的PC,單靠玩兒概念與審美也遠遠不夠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還沒有個人電腦的時候,生產大體積計算機的IBH等公司認為小型個人電腦是異端邪說,而那時的人們卻迫切地希望通過鍵盤和監視器同機器進行對話,親自使用計算機。還是IT界元老DEC順應需求,革命性地開發出了體積小,售價低廉的代號為“POP8”的個人計算機。現在來看,當時被很多人認為“出位”的“PDP-8”也成為個人電腦普及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