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單一的付費下載并不能挽救日漸頹勢的音樂工業。當免費漸漸成為全球大勢時,中國的數字音樂網站們需要為自己找到一種更適合的商業套路。
和眾多成龍的粉絲一樣,當張翔聽說有了成龍的電影《神話》主題曲彩鈴時,立即毫不猶豫的將其下載到自己的手機上。這個動作只是花掉了張翔兩元錢,可他卻想不到,一家創業型的數字音樂公司卻因此獲利豐厚,在創辦第一年就實現盈利。
回憶起2005年9月初創業情形,北京無線星空音樂有限公司創辦人唐月明甚感欣慰。憑借成龍的《神話》、阿牛《天天天天說愛你》等無線熱賣歌曲以及環球音樂獨家授權的無線增值業務,這個80年出生的年輕人的創業似乎并沒有經歷過多的坎坷。
同他的公司相比,很多同期誕生的音樂網站卻并沒有那么幸運。
成立于1999年的九天音樂網,就經歷了網站頻頻“變臉”的痛苦。2005年10月,掌上靈通宣布要對九天進行戰略投資,進軍數字音樂下載服務。時隔半年之后,有消息傳出,二者已經結束合作,一家臺灣基金重新進入九天,今年2月份,九天音樂網全新改版,推出了融合音樂上傳、論壇等功能在內的音樂社區。
九天音樂網總裁曹茗笑稱:“九天音樂網現在回到了舊社會天橋藝人的模式: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很多服務都是免費提供的。”
突破下載
九天的經歷只是眾多希望在中國的數字音樂領域里淘金的公司的一個縮影。2005年開始大量的公司涌入數字音樂市場,而當時大家能看到的唯一能夠盈利的商業模式就是付費下載。因此各家都試圖通過模仿iTunes音樂商店,進而占據市場。
但中國的網絡環境、用戶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美國相比有很大差距,人們很快就發現這條路走不通。一方面,互聯網飛速發展,誰都可以看到人們對音樂內容的需求有多么熱切;另一方面,有限的成功模式卻局限著業內公司的思維,整個行業難以進一步發展。
著名音樂評論人王曉峰曾這樣解釋:“數字音樂造成的最大顛覆就是從創作、加工、零售到聽眾消費,中間環節越來越少,而且每個環節可能都存在無法盈利的狀況,所以這種模式對消費者是福音,但對傳統銷售模式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噩夢,這是典型的無‘利’取鬧。”
這也導致了在數字音樂的戰場上,音樂公司、消費者和提供數字音樂服務的網絡技術公司三者之間的關系劍拔弩張。而經過兩年時間的不斷實踐和磨合,三者的利益博弈僵局正在傾向緩和。最為典型的當屬蘋果公司最近發起的DRM之戰。在蘋果公司宣布和百代唱片攜手推出免除數字版權保護(DRM-free)數字音樂銷售模式后不久,5月底,亞馬遜公司也宣布將在今年推出數字音樂商店,所銷售音樂全部為免除DRM的MP3格式,百代唱片已經表態提供其所有音樂的授權。
當然,這其中并不排除蘋果公司試圖擴大iTunes市場的公司策略,但蘋果的舉動無疑表明,如果想在數字時代生存下去,音樂公司和技術公司必然要向消費者“低頭”,以低姿態去迎合用戶。

向用戶低頭
不管是否出于無奈,在認識到了“要向用戶低頭”這一最關鍵的道理之后,國內的各家
數字音樂公司逐漸找到了感覺,開始試著以不同形態的方式生存。
畢業于北大并在美國獲得國際金融MBA學位的陳戈,曾在1998年回國時創建普淶音樂公司,旗下簽約藝人有崔健、汪鋒等著名歌手。2006年3月,他成為數字音樂網站巨鯨音樂網的CEO。熟諳音樂行業和企業經營之道的他,談起行業發展現狀時表示,從2007年開始,中國的數字音樂商業模式已經確立,對于數字音樂公司而言,下一步要考慮的是怎樣去競爭,去銷售和推廣服務,怎樣改善用戶體驗。”
巨鯨網背后擁有姚明的投資,并且獲得了四大唱片公司支持、有上百萬首歌曲庫,其中有大量國外藝人的音樂,在音樂網站中起點頗高。最與眾不同的是,它不像iTunes那樣,把歌曲放在網上讓用戶自己通過搜索引擎去尋找歌曲,而是把歌曲進行了精心的分類,編輯成多個Top100排行榜,比如“法語經典Top100”、“搖滾圣經Top100”等等。這樣精細的分類好像超市里的商品促銷包裝,將好的音樂挑選出來,“一首歌被下載100遍的成本顯然比100首歌各被下載一遍的綜合成本更低。”
除了付費下載模式之外,網站還為用戶提供許多新服務,比如為MP3灌裝歌曲、自制彩鈴、在線K歌等等。陳戈認為,當前數字音樂公司面臨的一個突出命題是:如何讓用戶獲得更好的消費服務。他認為,網站必將從單曲付費下載模式逐漸過渡到免費+廣告的模式,收入來源的渠道也將趨向多樣化。
在陳戈看來,在美國的數字音樂行業里,iTunes專注于單曲下載,Napster是包月收費,Yahoo則是基于搜索的音樂門戶。在中國這些服務必將融合在一個大的音樂分銷平臺上。他表示,今年10月至11月份,巨鯨網即將和“已經擁有巨大用戶數量的網站合作”,推出新平臺。
而華旗資訊旗下的愛國者數碼音樂網則依舊堅持發揮與同品牌音樂播放器硬件捆綁的先天優勢。據音樂網主編吳曉智介紹,華旗在銷售愛國者MP3時,同時贈送用戶音樂網點卡,這樣會吸引一批用戶關注網站。在今年1月底愛國者和迪斯尼公司合作推出“米奇情侶MP3”時,網站也同步推出了“愛你一萬年”的欄目,為網站帶來了5萬名注冊會員。而除了音樂下載以外,愛國者數碼音樂網未來還會提供游戲、視頻等內容付費下載。
社區的價值
隨著Web2.0概念的風行,如今的音樂網站類型也在逐漸豐富,特別是以音樂推薦、發現為特點的音樂社區,潛力巨大。不久前,美國CBS電視臺以2.8億美元價格收購英國的last.fm網站,更加證明了此類網站的商業價值。
從SP轉型到數字音樂服務的A8音樂集團,創始人劉曉松一直堅持“原創”。自2005年起,A8音樂啟動了全國范圍的“原創中國”大賽。從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彩云之南》、《求佛》、《秋天不回來》等作品現已被大眾廣為傳唱。同時,已有30多部影視劇通過A8音樂原創平臺量身訂做歌曲。今年5月份,A8還在深圳成立了音樂基地工程,據劉曉松透露,“原創中國”音樂基地首批將引入李泉、小柯、高曉松、許曉峰等國內頂尖音樂制作人和工作室落戶深圳,計劃每年開發5000首以上的數字音樂版權。
一些音樂網站則打起了為產業鏈上下游公司服務的主意。擁有300萬注冊用戶的一聽音樂網,在互聯網音樂服務市場中的占有率僅次于百度和雅虎,音樂綜合類網站長期排名第一。這個龐大的用戶庫存在什么價值?一聽音樂網的市場總監陳敢表示,困擾傳統音樂公司的主要問題在于想了解用戶的消費習慣,卻苦于沒有調研數據可供參考。如果能提供用戶消費音樂行為的分析,將會給音樂公司和網站帶來雙贏的服務。據悉,一聽即將和艾瑞市場咨詢公司聯合推出“音樂實驗室”,通過對一聽音樂網用戶試聽歌曲的次數和時長進行數據統計,得出“一聽趨勢”和“一聽時長”,從而判斷歌曲的受歡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