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普洱?在這個普洱盛行的年代。聽多了這四個字的人不禁要問。究竟什么是百年普洱?還有沒有百年普洱存世?百年普洱究竟是什么滋味?本期“鑒茶圓桌”我們為您揭開百年普洱的神秘面紗。
品鑒茶人
藏慧法師:澳洲華藏寺主持
照開法師:福建省佛協辦公室主任
吳雅真:中國茶道表演藝術家
天上客:三醉齋“聚水凝香”版主
[經典普洱一]
百年干倉普洱散茶
茶品來源:普洱茶廠老廠長刀武珍藏,易武茶青,自然陳放。
品鑒工具:電子秤、紫砂壺、隨手泡、玻璃茗杯。
品鑒方法:稱10g茶樣置于紫砂壺中,用玻璃茗杯對比每一道茶湯的變化和口感。
茶品速描
外形條索清晰美觀,整碎度完整,干凈,色澤灰褐,干茶陳香明顯。
品鑒報告
第1泡~第5泡:茶湯色澤褐紅、濃亮、通透,陳香味明顯,滋味渾厚順滑,舌底生津。
第5泡~第8泡:茶湯顏色轉為橙紅,依舊通透,香氣中開始略帶蜜香,舌面開始回甘。
第10泡以后:此茶相當耐泡,隨著沖泡的次數增多,茶湯顏色由橙紅轉為橙黃,并逐漸開始回歸為類似生茶的湯色,但仍然通透、滑順,滋味回甜。
茶人評價
吳雅真:這款百年普洱給我留下最深的感受就是茶湯“入口即融”的感覺,從第4泡開始舌尖、口腔開始生津返甜,到了第10泡左右,茶湯出現了青餅的花香。葉底油光發亮,如綿紙般有彈性。
鑒茶圓桌
照開法師:這款普洱開始沖泡可能時間過了一點,所以剛開始幾泡喉嚨略有點緊,但5泡之后,作為百年普洱的所有特性就顯現出來了,陳香逐漸轉為花香,茶湯一直保持順滑,生津回甘都很不錯。
天上客:這款普洱剛開始幾泡確實有點緊喉的感覺,個人覺得是不是在存放的某一段時間里,存放的條件不是太好的緣故,畢竟100年的時間跨度很大。但第4、第5泡之后,作為百年普洱的獨特品質就體現得一覽無余了。
[經典普洱二]
1948年同慶號
茶品來源:1948年的茶青,大概上世紀80年代壓制。
品鑒工具:電子秤、普洱專用白瓷蓋碗、隨手泡、玻璃品茗杯。
品鑒方法:稱6g茶樣置于白瓷蓋碗中,用玻璃茗杯對比每一道茶湯的變化和口感。茶品速描
餅形齊整,條索分明,整碎度均勻,色澤褐紅。品鑒報告
第1泡~第3泡:茶湯呈橙紅色,透亮干凈。陳香加花香明顯,口感順滑。
第3泡~第6泡:茶湯略帶一點橙黃色,幾泡后顏色變化仍不大,生津回甘明顯。茶人評價
吳雅真:從口感上可以喝得出這款茶的原料非常好,但轉化得還不夠,青餅的花香還很明顯,茶湯順滑但顏色變化不大。舌面生津但還沒有返甜。
照開法師:由于陳期尚短,這款茶的茶湯明顯沒有百年普洱柔和、平穩,但也更多了幾分生茶的生氣,且花香足,回甘快。
藏慧法師:這兩款茶無論陳期長短,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柔和,體會到了普洱茶在變化中給人帶來的驚喜。
[經典普洱推薦]
1968年昆明廠中茶牌青餅
推薦理由:1968年大葉木喬茶青,上世紀80年代壓制。茶湯紅濃透亮,兩頰生津。醇厚鮮爽,茶性十足且耐沖泡,葉底黑褐光亮,有彈性。
1988青餅
推薦理由:1988:出口英國青餅,班章茶青。茶湯橙紅、清澈,喉韻明顯,帶密香味,茶氣足。葉底青褐,彈性好。
1979年昆明廠無標牌青沱
推薦理由:茶湯紅濃透亮,口感醇和滑爽,葉底黑褐,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