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是將典當行看作是除銀行以外可以從事融資借貸業務的特殊工商企業,而非金融系統中的一分子。經歷了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習慣了風險投資、私募融資、企業債、銀行融資等融資方式的小企業,由于銀行融資利率低,更受到他們的青睞,在融資過程中很少有小企業想到典當融資。這種現狀的形成有發展斷層、典當的作用沒有被社會廣泛認識和利用等因素,典當行業更應該審視大環境和自身發展,找出深層次的根本原因。
政策體系需完善
目前在典當業中有“典貸合作”的模式,主要用來緩解小企業在銀行融資過程中的由于時間長又急需用錢的困境,典當融資作為銀行融資的一種有效補充,在小企業和銀行之間架起了橋梁,被人稱之為“過橋典當”。
雖然典當以這種方式正在逐步走進小企業融資的領域,中央財經大學的秦池江還是充滿了擔憂,他認為,典當業目前沒有較完善和細化的法律,在實際工作會遇到很多問題,對于行業發展有一定的制約。比如信貸體系的建立,銀行有完善的信貸體系,典當行沒有,雖然《典當管理辦法》中,對于當物本身有規定,但是當物的評估是典當行自已在做,而非專業評估公司,這造成了典當行信貸體系的不完善,典當行抗風險能力也受到影響,當前完善政策體系對于典當行的發展至關重要。
寶瑞通典當行的劉梅芳是“典貸合作”模式的推崇者和應用者,她對政策體系的不完善有更深的體會:“典貸合作”是近一兩年出現的新生事物,在操作中,2005年出臺的《典當管理辦法》,已經有很多條款不適應現在的發展,政府應充分考慮到典當行的發展和小企業的需要,出臺更利于發展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
秦池江教授進一步指出:目前是一個多層次,多渠道金融組織架構發展的時期,為金融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時空間,同時為多渠道融資方式發展提供了機會,典當行迎來了發展的最佳時期。但是典當行的發展處于比較松散的狀況,而且典當行本身資金能力也不強,典當業本身又是一個需要現金流很大的行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典當行的發展形成了制約。
對此,華夏典當行的楊永提出了更具體的看法:目前,《典當管理辦法》規定,典當行出于自身放貸的需要,只能以資本金1:1的比例向銀行融資。由于目前典當行整體規模較小,多數典當企業資本金較少,典當行很難靠自身的力量將事業做大,融資比例的制約,造成多數典當企業不能放開手腳去放貸,這大大限制了典當行的發展。楊永將此形象地比喻為:自身都缺水的渠道,又怎么能更好地服務于更缺水的小企業呢?
經營思路需創新
一個行業只有不斷創新,才會有不斷的進步。典當行亦如此。秦池江認為典當行的創新首先是經營模式創新,典當行業應梳理組織結構,整合現有資源,最大化地利用有限資源。
據了解,美國最大的典當上市公司CSH公司,它采用連鎖經營的模式已經將典當行開到英國、瑞典等國,通過連鎖經營,各連鎖經營店在典當、寄售、拍賣等領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營網絡資源共享。
目前,北京典當業經營模式主要有連鎖經營和典貸合作等方式。由于《典當管理辦法》對典當行擴張有著嚴格的限制,規定典當行每年最多只能新開兩家分支機構。要想達到一定規模,需要經過幾十甚至上百年的時間,顯然實現連鎖經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秦池江認為,借鑒國外經驗在同一個典當行開展除典當外的擔保、寄售、拍賣等混業經營是一條可以嘗試的道路。
秦池江認為,當人們在姍姍學步的時候,托兒所無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企業也如此。初創型的小企業,企業本身資金實力較薄弱,銀行融資的可能性較小,但是它們可能有知識產權,典當行可以嘗試權利質押,以知識產權質押,實現知識產權變現,為初創型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成為小企業成長的“托兒所”。既有利于提高專利轉化率,又幫助了小企業,同時典當行自身也得到了發展,真是一舉數得。
寶瑞通典當行作為全國最大的典當企業,混業經營已經走在了全面的前列。劉梅芳說,根據市場的需要和客戶的需求,寶瑞通的大股東東長安集團專門成立了寶瑞通擔保公司,為服務的企業提供增值服務,逐步培育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客戶,適當時將其推薦給銀行。同時,為了鞏固民品業務,大股東又投資成立了寶瑞通寄賣公司。隨著公司發展的需要和市場的需求,寶瑞通在經營思路上今后還將進行更多更新的嘗試與創新。
人才層次需提高
目前,在北京的典當行業中,做的較好、規模較大的典當企業,都得益于經過多年積累的專業技術和人才,可見人才對于典當企業的壯大多么重要。
秦池江認為,培養后續人才對于典當行的發展非常關鍵。實際上,這也是北京典當行業協會會長郭金山和秘書長郝鳳琴近來最忙的事情,他們正在組織會員企業進行典當行業從業人員的資格培訓。郝鳳琴深有感觸的說,典當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行業,是一個兼收并蓄的行業。在典當經營中,每一筆業務都可能暗含著各種風險;金融、證券、法律、心理、房地產、商業零售等各種知識是典當從業人員不可或缺的。古老的行業需要注入更多的創新元素才能使其更具現代化。
郭金山對進入這個行業的投資人素質充滿了更多的憂慮:進入這個行業的投資人,由于缺乏對這個行業的充分認識,甚至有人是因為本身缺乏資金,認為成立了典當行,就可以向公眾融資;還有一部分投資人,本身就是小企業主,進入這個行業的目的就是做傳統的民品質押,對自身發展沒有過高的奢求,這造成了目前北京典當行業雖然企業數量快速增加,但質量卻沒有發生實質的改變。
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從業人,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形成行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梯隊是當務之急。人才是行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想進入這個行業和已經進入這個行業的人,練好內功真正成才才能帶領行業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