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是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服從于生產力發展和追求經濟運轉高效率而出現的企業組織和管理新形式#65377;根據國家工商局《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企業集團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母公司#65380;子公司#65380;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或機構共同組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法人聯合體#65377;企業集團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65377;企業集團對于社會經濟具有重大的影響,不僅可以帶動經濟增長,同時還能夠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升級#65377;對于企業集團的一般性分析表明:企業集團是介于企業與市場之間的一種“中間性體制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企業組織的一種替代,又是對市場組織的一種替代#65377;在一定條件下,企業集團能通過市場協調部分替代企業內部協調,在降低組織費用的同時又不增加市場交易費用,從而使經濟運行的費用降低,促進經濟發展#65377;
一#65380;溫州企業集團化發展歷程回顧
前奏階段:1989年到1991年上半年,為溫州企業集團化的前奏階段#65377;這一階段是溫州市政府為解決部分國有企業的虧損問題進行的制度供給的新嘗試#65377;通過“放權讓利”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來調動企業生產經營積極性,一些較強企業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它們通過聯合#65380;兼并一些劣勢#65380;虧損企業來組建企業集團#65377;這個階段主要表現:一是企業集團的組建主要以政府扶持為主,通過以優兼劣,解圍一批虧損企業;二是企業集團層次結構單一,以“總廠式”為主;三是雖然組建企業集團起點不高,且大都限于國有企業,但畢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條塊分割,為溫州企業集團發展奠定了基礎#65377;
第一階段:1991年下半年到1994年上半年,為創建階段#65377;《溫州市企業集團管理暫行辦法》的頒布,為溫州企業的集團化需求提供了相應的制度供給,溫州部分民營企業集團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加入集團化的進程#65377;這個階段主要表現:一是大量股份合作企業為改變規模小#65380;技術水平低的狀況,紛紛加入組建企業集團行列(榮光#65380;德力西#65380;正泰#65380;天正等集團是在此時開始組建);二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以名優產品為龍頭,自行選擇合作伙伴,通過協商,在利益互補#65380;互惠的前提下自愿組建企業集團;三是一些企業依靠雄厚的經濟實力對其他企業實現兼并#65380;承包#65380;租賃#65380;控股#65380;參股來組建企業集團#65377;
第二階段:從1994年下半年初到1997年上半年,是發育調整的低層階段#65377;溫州大部分的民營企業集團都是在這一階段產生#65377;這個階段的主要表現有:一是《公司法》的頒布使新組建或制度上尚不規范的企業集團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通過理順產權關系,明確企業財產投資主體,設置股權結構,制訂公司章程;二是已組建的企業集團逐步壯大實力,進一步改制#65380;兼并#65380;參股,通過資本鏈接,鞏固核心企業地位,發展工#65380;科#65380;貿#65380;金聯合的跨行業#65380;跨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65377;
第三階段:從1997年下半年至今,溫州企業集團發展進入集團現代化運作的高層階段#65377;黨的十五大召開后,對所有制形式多樣化充分肯定,極大激發了溫州企業集團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65377;這個階段的主要表現是:一是企業集團股份制改造進程加快,以股權為紐帶,通過母子公司關系及成員企業之間的交叉持股建立起資產一體化的組織;二是企業集團規模進一步擴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追求規模效益減少交易費用,已成為企業集團擴大規模的動力;三是企業集團多角化經營迅速展開,經營范圍沖破了原有的體系,呈現全方位發展趨勢,涉及機械#65380;建筑#65380;科技#65380;運輸#65380;房地產#65380;旅游#65380;信息#65380;商貿等;四是企業集團與科研相結合發展日益明顯,企業產品的升級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有的企業集團成為科研開發型集團,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和新產品#65377;目前溫州企業已經組建集團130
多家,并涌現了一大批無區域性的全國大型企業集團#65377;
二#65380;溫州企業集團化發展呈現出的主要特點
溫州企業集團形成過程屬于歐美模式,即在資本的競爭中通過資本的積聚和集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般是以產業為中心形成企業集團,通過收購#65380;兼并#65380;控股形成龐大的系列企業,呈塔形管理結構#65377;其產生的一般路徑是:先有核心企業,核心企業根據自身的業務發展需要,投資建立子公司#65380;關聯公司,形成母子公司關系,又通過將零部件生產承包出去,形成生產協作企業等,從而形成企業集團#65377;總體說來,具有以下一些特點#65377;
1.融資方式多元化#65377;企業集團從資本項目融資#65380;負債項目融資#65380;資產項目融資等三個方面進行資本結構的調整,拓寬融資渠道#65377;
2.產品高附加值化#65377;在產品生產和研制上,樹立價值功能觀念,重視科技投入研制出差異明顯#65380;附加值高#65380;功能突出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縮短新產品的成長期,盡快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65377;
3.營銷方式現代化#65377;溫州大多數企業集團在營銷方式上已經脫離對依靠專業市場的傳統方式的依賴而轉向現代營銷方式或實現兩者的結合#65377;主要包括:一是實行代理銷售;二是采取連鎖專賣,溫州知名的服裝#65380;鞋業公司一般采用連鎖專賣的形式;三是大力開展電子商務,通過各種形式的互聯網資源開展貿易#65377;
三#65380;溫州企業集團化發展的關鍵問題
溫州企業集團化經營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從規模小到規模大,由不規范走向逐步規范,由市場競爭力(下轉第26頁)(上接第27頁)較弱走向市場競爭力較強,取得了重大的成效#65377;但在開放經濟條件下,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其進一步發展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65377;其原因與病灶不在于多元化戰略上的問題,而在于民企缺乏跨區域#65380;跨行業發展的人才優勢#65380;管理優勢,潛規則太多的緣故#65377;
眾所周知,溫州民營企業幾乎都是從原始企業#65380;傳統制造業企業發展起家的#65377;但民企現今進入集團化發展戰略期就往往需要涉足多元化#65377;企業跨區域#65380;跨行業發展,回報與風險是并存共生#65377;在民企起步階段,家族式#65380;親情式管理模式十分管用與奏效#65377;在這過程中,家族成員間的高度凝聚力,使企業規模得到迅猛膨脹與擴張#65377;但是跨區域#65380;跨行業發展以后,民企老總發現家族成員的資源已無再度開發#65380;調配的余地,就不得不面臨引進人才#65380;集團管理模式與傳統的潛規則#65380;舊模式矛盾重重的發展困惑#65377; 民企成就為今日集團化企業依托的是原來的行業#65380;模式與人才優勢,但是進入新的區域#65380;行業縱橫發展,靠本地或企業現有的人才是沒有辦法勝任與駕馭的,非得引進外地優秀人才和先進的管理模式不可#65377;據有關專家調研分析,溫州集團化民企發展和管控的主流是健康#65380;穩健與協調的,但個別企業也往往躺在自身的優勢當中,存在粗糙#65380;草率與不當一回事或自作聰明的母子公司管控方式,潛規則多于機制,在某些節點上以一些簡單的制度和規范代替體系在操作,基本上還是基于人治而非機制#65377;這樣,民企集團的發展將置于高風險境地,且險象環生#65377; 溫州企業集團化如要健康發展,務必用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家砸破“三鐵”的精神與力度,打破潛規則,引進人才,實施母子公司管控,用管理模式的裂變#65380;創新來提升與加速集團企業的發展或飛躍;用壯士斷臂的勇氣與鳳凰涅槃的決心,以暫時的陣痛來換取集團企業長遠發展的模式與優勢#65377;
(作者單位:溫州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