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鞭效應是指:經由一條供應鏈,越往后移動,存貨將積存越多,這種現象被稱作是“長鞭效應”#65377;長鞭效應的產生,不一定是由于計劃不周#65380;或者供應鏈中各角色不理性的行為所導致,根據Lee,Padamanabhan and Whang(1997)的研究,認為造成長鞭效應的四個主要原因是:需求預測更新#65380;訂購的批量#65380;價格波動以及缺貨游戲#65377;除以上原因外還有信息不對稱#65380;檸檬問題等都是發生長鞭現象的重要原因#65377;那么這些存貨產生于什么環節,為何又逐級增多呢,下面我們就供應鏈流程中可能造成長鞭效應的環節來進行分析#65377;在整個供應鏈中,有可能因為存貨的連鎖效應產生長鞭效應的階段環節有:原料或半成品#65380;制造過程#65380;制造商成品庫存#65380;運送途中#65380;批發商及零售商庫存,共計5個#65377;
原料或半成品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是什么因素會導致存貨的過多呢#65377;主要有以下各項:
1.生產批量的大小#65377;如果生產量大,其所需要的原料也多,其半成品也相對多#65377;如果產品是非主流#65380;自有品牌或獨家設計的產品,制造商多采取“接單生產“(Build To Order, BTO),這種BTO的生產其批量只要能夠滿足BTO需要就可以,此種情況一般不會產生長鞭效應;如果產品是主流規格的標準化產品#65380;自有品牌則一般采取“需求預測”(Demand Forecast)的方式確定批量#65377;預測會產生風險,再考慮到在供應鏈的上下游之間很少存在信息的共享,很難及時把握市場需求動態,因而這樣生產制造商和供應商的平均存貨水平也比較高#65377;因而生產批量與原料#65380;半成品的存貨量成正相關的關系#65377;
2.原材料的質量水平#65377;材料的品質越穩定#65380;可靠程度越高,我們就越不需要準備額外的存貨以供維修和替換使用,反之,我們就需要準備更多的額外存貨以備需要#65377;而當供應商或外包商品質水準不穩定時,就會產生所謂檸檬問題,(即對于其品質的疑慮),那么制造商的相應做法就是多儲備些安全庫存,以防對供應商和外包商退貨時自己的生產線不至于停工#65377;由此可見,原材料的質量可能產生檸檬問題,而檸檬問題是產生長鞭效應的重要因素#65377;
3.價格的波動#65377;如果制造商預期未來某時刻原料或半成品將要調漲價格時,制造商就會預先多訂購原料和半成品#65380;囤積存貨,等到漲價之后,制造商也就順勢漲價以賺取囤積帶來的差價#65377;產生這種情形的關鍵在于制造商能夠獲取價格調漲的相關資訊,而其客戶無法獲得對等的信息,制造商就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優勢來賺差價#65377;所以預期價格上漲會導致制造商存貨增加產生長鞭效應#65377;
4.預期的缺貨#65377;制造商并不總是為了賺取差價而有意囤積存貨制造長鞭效應#65377;為了避免未來的缺貨,制造商基于順利接受訂單#65380;順利交貨#65380;避免客戶取消訂單的考慮,不得不囤積存貨#65377;這種情況下長鞭效應是我們可以控制和預期的,會導致前面所謂的缺貨游戲,唯有設法讓產品的供給穩定,才能夠有效地抑制缺貨游戲,進而防止長鞭現象的產生#65377;
制造過程階段
在產品完成入庫前,都會以“在產品”的形式存在于生產線上,在制造過程中哪些因素會導致存貨過多呢?主要有兩點:
1.制造產品所需的時間#65377;制造過程越長,時間越長,則整條生產線上的在產品也就越多,也就是生產線上的存貨越多#65377;例如:一件產成品需要經過30個工作站的加工工序,假設每個工作站上均有3件在產品,則在產品共有90個#65377;如果減少工作站為20個則在產品為60個,如果加快生產速度令每個工作站上有2個在產品,則在產品也可以減少為60個,可見縮短制造過程的時間可以減少期間的存貨而減輕“長鞭效應”#65377;
2.制造過程的質量控制水平#65377;一般說來,質量控制越好,生產線上的不合格產品越少,而其產量就越穩定#65377;同時,好的質量將不會引發檸檬問題給后續生產商,批發商以及零售商帶來“多余存貨”進一步產生“長鞭效應”#65377;所以提升制造過程的質量水平是非常關鍵的#65377;
制造商成品庫存階段
多數企業倉庫內多少都有些存貨,這些存貨存在的必要性是什么,是否與“長鞭效應”有所關聯,下面是因素的一些分析#65377;
1.生產量和訂單量的差異#65377;現階段市場需求多數情況下是“多種少量”,但是制造商在安排批量生產的時候除了需要考慮訂貨量外,更會考慮所謂的“經濟生產批量”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65377;因而,往往出現最后的生產批量大于實際訂單量,那么完成出貨后,生產批量多處訂單量的數量就成為存貨#65377;這種庫存將會成為“長鞭效應”產生的根源之一#65377;那么為什么要堅持所謂的“經濟生產批量呢?”主要有三個原因:①為了避免不斷增減批量而采用最小“經濟生產批量”,當生產批量決定后,如果再接到原客戶追加的零星訂單或者其他客戶零星訂單,我們就不必隨時依據零星訂單量增減批量,以避免輔料#65380;日程安排等生產相關條件的困擾#65377;②預防殘次品產生#65377;零次品的生產線是不存在的,出現殘次品后需要額外的產品數量來補充#65377;③應對偶發性的展示和售后服務所需#65377;而上述三個方面的考慮本是合理要求,但是在管理不擅的情況下,都會導致庫存過多#65377;
2.安全庫存要求#65377;各企業都會對建立安全庫存有不同的考慮,但是一般情況下都基于幾種考慮:由于和客戶有供貨協議需要隨時保持一定的存貨水準,避免僵化的生產周期;或由于淡季和旺季之間需要緩沖,多數的企業規模都無法隨時根據其淡旺季來調整生產量,而兩季需求差異大,比如空調和電扇,夏季往往脫銷,因而使生產平穩化就成了企業比較好的選擇#65377;但是無論如何,“安全庫存”都必須善加管理,不然就會助長“長鞭效應”#65377;
3.銷售退貨#65377;由于可能發生客戶取消訂單#65380;瑕疵產品需要更新#65380;退款等因素,一些已銷售的產品可能被退回#65377;其中一些可以重新整理成為新品,另一些無法恢復成新品,則需要減價出售#65377;如果退貨因為缺乏積極的管理,則可能變呆,甚至被報廢#65377;這些退貨可以成為“長鞭效應”的重要成因,所以應當積極處理銷售退貨,減少因此產生的庫存#65377;
運輸途中
在產生“長鞭效應”的各個環節中,運輸途中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65377;這些產品被賣方認為“已出貨”,而買方認為“在途”只要等著到貨,而物管人員認為其為“未交訂單”,在這個三不管的地帶就埋伏著“長鞭效應”的潛伏誘因#65377;所以應當積極監督運輸途中的產品,積極跟催,以減小長鞭效應產生的可能#65377;
批發商及零售商庫存階段
批發商為了能夠順利地將產品配銷給其下游通路,批發商必須擁有若干的存貨,然而多少的庫存算是合理的存貨,各行各業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其影響因素主要與商品的價格#65380;商品的保存期限#65380;商品需求的周期#65380;出貨頻率#65380;出貨的距離等直接相關#65377;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物流業的蓬勃發展,訂貨的前置時間大大縮短,零售商的庫存量已經可以大幅減少,但是還應當注意所謂的“促銷效應”也能夠成為造成“長鞭效應”的因素#65377;在促銷期間,由于消費者為了趁著有相當的折扣而增加購買,存儲所購的商品在未來一段時間慢慢使用和消費,則在促銷之后消費者可能有一段時期的“暫停采購”或“減量采購”#65377;而上游的批發商乃至其他零售商可能會因此錯誤判斷形勢,誤把促銷期間的采購量當作正常需求量,而后以之為參考來指導存貨量,最終導致長鞭效應#65377;所以應當注意以平時的銷售情況作為參考來進貨比較穩妥#65377;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想要有效地抑制“長鞭效應”則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設法縮短整個供應鏈的遍歷周期,如果能夠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和物流業的優勢則不易發生“長鞭效應”#65377;②促進整個供應鏈的信息共享,不僅有助于平衡由于“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虛假需求信息,更可以達到消除“長鞭效應”的目的#65377;③穩定產品的價格,將可以避免整個供應鏈中每個個體產生設法賺取差價的投機心態,并消除因為刻意囤積存貨而產生的需求變動,進而抑制“長鞭效應”的產生#65377;④穩定產品的質量,可以消除因為“檸檬問題”而衍生出的消費者購買信心不足的疑慮,并可以避免整個供應鏈中每個個體由于擔心品質變化而儲備額外的庫存,從而減輕“長鞭效應”#65377;⑤穩定產品的供給,能夠消除需求者由于預期缺貨而產生出的囤積存貨,并消除由于囤積存貨而衍生出的虛假需求,換句話說,產品供給的穩定可以避免“缺貨游戲”,從而使“長鞭效應”得以減輕#65377;
總之,在整個復雜的供應鏈條上,應當考慮到每個環節和個體,如果不能充分考量整體而只關注個體局部細節,就很容易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65377;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