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潮流的簇擁者,永遠站在流行的最前線,總是第一個更改原來的習慣嘗試新的商品。這種人,時下有一個時髦的稱呼就是“另類人”,對這類人的廣告表現自然不能夠按照常理出牌。他們也不喜歡常規的思維形式,說的話做的事情往往超乎其他人的想象,對他們做的廣告當然也必須用“另類形式的”廣告。姑且把這種廣告稱為“另類”廣告,這種“另類”廣告一出現,會讓常人大大的跌破眼鏡,連把創
新掛在嘴邊的廣告業界人士恐怕也要瞪大眼睛刮目相看。這種“另類”廣告是怎樣的呢?
一、大膽介入爭議性的主題
在傳統廣告中想都不敢想的話題如個人主義、女權主義、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的黑暗面、人類的丑惡面等等都成為“另類”廣告的寵愛。德國的kookai時裝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理念:女人是世界的主角,男人盡在我掌握。廣告中,男人都被縮得非常小,這群小男人總是在為女人服務,一切盡在女人的掌控之中。每一個話題都有股震人心魄的力量沖擊消費者的心扉。
二、超越傳統的思維約束
故事的情節完全超越常規的邏輯思維,結局不要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是完完全全任憑你絞盡腦汁也無法想明白的“意料之外”。在廣告里,世界不再是那么美好,正義也不是一定壓倒邪惡。傳統的英雄形象、教條的規矩典范統統都被拋諸腦后,真實的人性和陰暗的生活的面罩被一層層剝開展現給世人看。笛塞爾牛仔裝的廣告中對比的描寫了西部小鎮的兩個人;清晨,英俊的年輕牛仔裝束整齊,吻別美麗的妻子走出家門,途中熱心地助一位老太太過馬路。與此同時,一位丑陋的莽漢從一個胖妓女身邊起床,衣衫不整地走上街頭。在街上,搶走一個小女孩手里的棒棒糖,擊碎一瓶威士忌,將一只狗踢出門廊。最后,兩個人相遇,一場決斗即將發生。鹿死誰手,是正氣而自信的年輕牛仔嗎?一聲槍響后,倒地而身亡的卻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人物,而惡漢正挖著鼻孔洋洋自得地獰笑。最后打出品牌和廣告語:“笛塞爾牛仔褲,為了成功的生活準則。”現實的生活并不總與理想中的生活原則相符,生活中沒有什么是可以預知和確定的。所謂的成功就是,“你認為成功,你就是成功”。廣告因此得到了青少年的理解和回應。
三、張揚的個性,玩世不恭
他們打扮另類有點“無厘頭”,喜歡搞怪,用多少有些困惑的話語邏輯說一些只有“同類”才聽得懂的新名詞。生力清啤成功地塑造了Sammy的鮮明形象,針對Sammy的心理特點發展出12條不同主題的電視廣告,均生動地道出另類人的種種玩樂不羈的心態。且看廣告片“八月十五快樂”篇;Sammy坐在復印機上,復印機的另一邊不斷地復印好一張又一張的紙。上面是一個圓圓的東西就象一個個月亮,其實這是Sammy的屁股。另一支“分甘同味”篇廣告:從緊閉的電梯門中溢出一股氣體。剎那間,電梯里的人都逃命似的往外跑,只剩下神情俏皮的Sammy在沾沾自喜。原來是Sammy在電梯里當眾放屁搞惡作劇。每支廣告片最后出現字樣“生力青啤有野喔”。就是這么一個調皮搗蛋的Sammy卻深入年輕人的心,在酒吧、車站都可以聽到不少年輕人不經意地爆出“有的野喔”。Sammy是完全跟隨著感覺走的,但他非常了解時下的年輕人想些什么,不斷地提醒他們心里很多“野”的想法,與他們做一次又一次心靈上的撞擊,釋放出他們壓抑在心中的想法。
四、荒誕離奇,詭怪異常
廣告沒有理性的邏輯,只有突如其來的靈感。廣告策略離經叛道,可謂怪誕。這種叛逆的、風格強烈的怪誕,與時下青少年族群講求新奇刺激的調子不謀而合。本田摩托車進入美國市場時的廣告是在黑色的背景上,交替閃現以稚拙筆跡書寫的問句:我是誰?狗能思想嗎?我長得丑嗎等。同步響起各種古怪的聲音;爆炸聲、玻璃撞擊的破碎聲、兒童的竊笑聲……人們莫不被這些莫名其妙地問句和驚心動魄的聲音所震撼、所吸引,廣告最后才道出“最新型的本田50型摩托車,即使尚未盡善盡美,但它也絕不會有什么問題。”
五、酷,但要有深度
青少年“酷”文化流行。但不要把酷看得那么簡單。別看他們另類,這只是他們的價值取向不同,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某運動鞋找了一群年輕人,特意緊繃著個臉說“我選擇,我喜歡”,這只不過是在裝酷,而裝酷又是為他們所不齒的,酷就要酷的有內涵,有深度,有智慧才是他們的喜愛。健力士黑啤用很有個性,可以說是很酷的林子祥作代言人做了系列廣告:在酒吧里喧鬧的環境中,林子祥端著酒杯慢條斯理地說;“有句諺語說:‘平時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我?我半夜還沒回到家呢!”然后細細地品嘗,很是超然脫俗。在高雅的美術館內,林子祥走到一副巨大的畫前,伸手將它上下翻了個個兒,畫面頓時黑白顛倒,很像一大杯黑啤。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他悠然自得:“有人說,人必須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其實應該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在古董店,有人問林子祥:“你看到了什么?”林子祥灑脫自如:“其實,我在進來之前就沒缺少什么,”“那你何必進來呢?”“如果我不進去,又怎么知道我不缺少什么呢?”玄妙的回答感覺奧妙無窮。
另類是一種生活態度。要做好這類廣告,關鍵是要了解另類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廣告所塑造的形象體現這些人的精神價值。廣告雖然另類,但都反映了現代都市人在緊張的生活之余,希望通過極其的超脫與反叛來釋放自己的心態。廣告另類,但不等于胡說八道,看起來離經叛道,但實質是把握了時代的潮流,真正了解并說出消費者心中所思所想。廣告看似離奇,而實際上是事物特殊性的超常夸張,是個性的延伸與拓展,它也滿足了人們在司空見慣的沉悶的生活中渴望新鮮感的欲望。另類的廣告并不限于另類人,有些人雖然不會做另類的事情,不會去說另類的話,但他們同樣有份躁動不安的心,同樣可以接受另類的表現。把握住了“另類”的精髓之后,不僅僅可以創造出“另類”的廣告,制造出另類的商品,另類的消費方式,另類的裝飾,另類的公司……也都未嘗不可。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