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覽會打破歷屆紀錄
世界公認的頂級客車展覽會——第19屆世界客車博覽會于10月19-24日在比利時科特萊科舉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展會共吸引來自110個國家的近2.59萬名觀眾,其中64%來自海外,12%來自歐洲以外地區(qū)。每位觀眾平均用1.8天時間參觀。展會規(guī)模達到了5萬平方米,包括6個展館,2個展館聯(lián)廊和4個增設的輔館,54家整車制造商和304家零部件廠商參展,眾多客車制造商分別來自中國、法國、以色列、意大利、波蘭、葡萄牙、俄羅斯、西班牙、斯洛文尼亞、土耳其和英國。另外,還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客車零部件廠商和售后服務供應商。其中構成客車重要部件的發(fā)動機,變速箱,車橋等的知名品牌有Cummins、 DAF Components、 Allison、Voith、ZF以及其他各類客車專用的重要零部件和總成部件。超過任何一個在科特萊科展館舉行的展會。展會邀請到了部分獨具一格的品牌,包括Irisbus Megalys 新型客車、VDL集團的新型重型城市客車。
中國多家企業(yè)觀摩世界客車博覽會
除大金龍陣容強大的展團外,鄭州宇通、廈門金旅、蘇州金龍、聊城中通、長安客車、金華尼奧普蘭、河南少林汽車、上海申龍客車等客車生產企業(yè)也派要員觀摩,多家客運用戶企業(yè)代表、6家國內零部件制造企業(yè)也現(xiàn)身展會。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前來參觀這屆展會的中國觀眾達數(shù)百人之多,創(chuàng)歷史新高。
一些新穎作法引起了中國客車同行的注意。比如,蘇州金龍認為展會靜音的做法較好。又如,多數(shù)外國展商都在自己展臺上向觀眾提供水果糖、飲料、小點心以及休息場所。依維柯搞了鋼琴伴奏雙人舞,沃爾沃等也搞了活動。還有,別出心裁用排氣管、膠管等汽車零配件做成樂器進行繞場演奏的樂隊,也吸引著參觀者的目光。
中國客車企業(yè)何時獲獎
在第19屆世界客車博覽會今年ECW“歐洲客車周”即年度客車制造商大獎、歐洲客車大獎賽上,沃爾沃9700型客車獲得2008年度國際客車大獎,賽特拉415HD車型獲得2007年度金獎和歐洲客車之周的安全創(chuàng)新特別獎。
這次多項大獎的獲獎車型和企業(yè)仍然來自歐洲的客車業(yè)勁旅。面對歐洲客車界長期雄居世界客車獎壇,中國客車企業(yè)一方面從中認真學習別人的長處,另一方面也開始考慮中國客車企業(yè)何時能在世界車壇獲獎這一世界客車技術領先水平的標志性課題。對此,大金龍領導表示“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要不斷改進我們的產品,快速向世界一流客車水準邁進。”

值得學習借鑒的頒獎典禮儀式
10月18日下午,中國客車工業(yè)代表團參加BAAV頒獎典禮儀式,印象深刻,值得學習借鑒。
儀式上播發(fā)了一個有關BAAV近期車展及試車與旅游觀光場面的錄像片,畫面上有不同國度的車展,有駕車測試,有對入選優(yōu)秀車型的品評,也有旅游觀光,聚餐之樂,還有行車中因歐盟交通新政策致使司機被罰的無奈等等。看錄像片既輕松又直觀,起到了最佳宣傳效果。事后,中國客車同行都欲向主辦方索要這一光盤,想從這里面好好取取經。
這屆展會的一個突出議題是世界客車聯(lián)盟領導人的新老更替。為了表達對該會創(chuàng)始人的敬意,儀式上向他贈送一幅畫有創(chuàng)始人肖像的油畫,如同伯爵一般的威儀,令在場者肅然起敬。這屆展會還恰逢世界客車誕生100周年(1907年-2007年),大會特別向從事老爺車制作的麥克先生贈送了珍品老爺車模型作為獎勵。
“客車不是卡車”
上文中提到的那個紀錄片,里面有旅游車司機因超時駕駛被警察罰款500歐元、游客因司機不能繼續(xù)開車而怨聲載道的場面。本次車展主題是“客車不是卡車”。在展會期間,所有參會者討論最廣泛的問題就是關于駕駛員的工作時間限制規(guī)定而帶來的影響客車運營問題。歐盟有關對客車司機駕車時間嚴格限定的規(guī)定,正遇到嚴峻的挑戰(zhàn)。
針對歐洲近年來不斷發(fā)生重大車禍,歐盟于今年4月11日起公布實施了一項嚴律,客車司機與貨車司機一樣,規(guī)定了一個月和一天中的開車時限,即客車司機每天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并通過先進儀器監(jiān)測客車司機的行程紀錄,并可對司機一個月內的行車資料進行查證,違章被抓到的,罰款高達500-4000歐元。若被路上警察抓到超時駕駛,馬上要求所在公司換司機開車。這個規(guī)定的出臺,本意是好的。但這與旅游車司機的工作規(guī)律大相徑庭,雖然旅游車司機工作時間長,但車輛到達每一景點時,司機尚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其一天的開車累計時間并沒達到十小時,如果按這條法律執(zhí)行,既影響客人的利益,又影響司機的利益,游客、司機和旅行社對此都意見很大。
Luc就不實報道給中國客車業(yè)的致歉信
在本屆世界客車博覽上,一本為此次博覽會出版的《bus car》的特刊上,刊登了對中國客車產業(yè)不友好的言論。文中提及“中國最擅長拷貝西方的客車,并以此為炫耀”。這里用了“拷貝”一詞,意旨“中國客車抄襲”。有外國記者持此刊向參展的大金龍領導質詢此話題,問中國市場是否擾亂了歐洲市場,攪局世界客車?這令大金龍老總很不高興,也令前來采訪的中國媒體同仁大為不滿。
為此,世界客車聯(lián)盟博覽會秘書長LUC先生代表世界客車博覽會向中國大金龍公司總經理江世煌、中國其他觀摩參展企業(yè)及中國客車業(yè)、媒體界朋友發(fā)表了致歉公開信。
原文節(jié)選如下:

中國汽車設計路線:中國汽車制造商對于他們的產品有著充分的自信。他們考慮復制西方車輛的設計路線,作為證明中國汽車制造工藝的一大挑戰(zhàn)。中國汽車制造商希望不斷超越自我,這也是他們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就如諸位所了解的那樣,像日本人、印度人和土耳其人既不沿襲美式設計路線,也不沿襲其他設計方式,而是一貫秉承歐洲設計方式。這就如同作為汽車制造商的你,直到設計理念被中國市場采納才算是真正的卓越。
售后:他們已經確立在將來就某些方面同歐洲市場進行合作的目標,但他們同時也意識到直到必要的售后服務體系健全才可能實現(xiàn)長足的目標。
他們有一些來自尼日利亞的訂單,但是由于沒有適當?shù)氖酆蠓眨芏嘬囕v都被棄置在路邊。感覺尼日利亞人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拆毀車輛來修補其他車輛。雖然最近的中國產品質量比歐洲二手客車還要優(yōu)秀,但他們沒有必要的售后服務可以提供。……這就是他們的問題……
既然您已經了解了全部的情況,我希望您不要再為誤刊登的刪節(jié)報道大動肝火。實際上這些文字和我在最近的一屆,也就是今年3月于上海舉行的世界客車博覽亞洲展覽會“10+10圓桌會議”上的發(fā)言幾乎一致。與會者均贊同我的觀點。
此篇報道全文均羅列如上,可以在任何報刊雜志上隨意刊載,當然也包括中國的報刊雜志。您已經和我熟識多年,應該很了解我對于中國商業(yè)界所做出的努力。我希望可以維系這種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