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累計產銷雙雙超過640萬輛,分別達到650.96萬輛和645.80萬輛,同比增長22.78%和24.46%。 其中乘用車產銷雙雙超過450萬輛,分別達到462.02萬輛和458.25萬輛,同比增長21.49%和23.84%;商用車產銷188.94萬輛和187.55萬輛,同比增長26.04%和26.01%。尤其是乘用車9月份走出了一波上升行情,批發、零售綜合銷量均突破了月銷售的歷史最高紀錄,延續著我國乘用車市場從2002年以來創造的奇跡。
今年四季度,我國的汽車市場不會出現大的轉折,將延續前三季度的走勢,并且牛氣十足。
牛市依據
1.大勢看好,決定了第四季度汽車市場的整體趨勢。在宏觀經濟面向好的背景下及傳統的第四季度消費高峰期,汽車將成為資金回流后的重點消費品。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銷量雖比9月份有所減少,但仍略高于8月份,符合汽車市場“金九銀十”的規律。
2.作為“金九銀十”的拐點,今年國慶黃金周車市并未出現供需兩旺、購車火爆的情形。這充分表明,一方面,消費者都把希望寄托在“十一”長假后的11、12月;另一方面,每年年底都是汽車生產企業和經銷商沖關的關鍵時期,為了降低庫存量,完成全年的任務,往往會在年底大幅度下調價格,這就為11、12月車市再度回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股市的長期看好,拉動了車市的消費。特別是10月中旬,滬市已經突破6000點大關。牛氣的股市吸納了不少資金,在經濟整體增長看好的大趨勢下,股市贏利后的資金開始回流。股市的贏利使個人購買能力提高,也影響汽車R值的變化,最終促進汽車消費者的增加。
4.今年企事業單位的利潤總額大幅增長已是定局,加之財政收入估計能從去年的3.9萬億元增長到5萬億元。因此,四季度公款買車會出現逐月遞增的高峰。加之年底將近,企業的促銷力度也會適當增強,這些都可保證四季度有相對較高的銷量。
增長態勢
從整體上看,四季度市場將表現出強勁、平穩的增長態勢。
1.重點新車少價格戰激烈,決定第四季度車市走強。明銳、卡羅拉、速騰是今年車市為數不多的亮點車型,所以年初車市便以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風神龍、東風日產等幾大汽車企業的降價開局。雖然此次降價是對去年車市價格戰的一次追認行為,但是隨后終端市場的再優惠,還是大幅下調了汽車市場的價格基準。隨著明銳、卡羅拉上市后車市競爭的激烈,中級車市和10萬元車市的價格戰將更加殘酷。價格的下調,將促進汽車市場的消費,尤其中級車市的消費將呈明顯增長趨勢。
2.中國汽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喜新厭舊、升級換代的想法更濃厚,對8萬元以下的經濟型轎車已經興趣不大。從今年前9個月的銷量來看,經濟型轎車的總量已從去年的50%降到了40%左右。
3.今年以來,乘用車市場四大車型齊頭并進,均呈現較高增長態勢,改變了去年只有轎車高速增長的局面。9月份,轎車銷售42.59萬輛,同比增長22.48%,創下今年轎車銷售的新高;SUV的增幅則高達65.20%,銷售3.45萬輛,市場增長率高居乘用車第一;MPV銷售2.19萬輛,同比增長22.60%;其他車型銷售7.87萬輛,同比增長9.64%,這一趨勢必然延續到四季度。
4.SUV、MPV等車型的銷售直線上升,說明當今汽車消費者更注重“家庭、休閑”觀念,喜歡一家人出去旅游。盡管發達國家對SUV采用不鼓勵的政策,但SUV近幾年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這個態勢也傳到中國;MPV良好的視野、乘坐的舒適性和多功能使得很多轎車用戶在換車時更多地考慮購買MPV。
5.微型客車大型化的結果,使得性能和舒適性得到改善,載貨能力更強,因而在幾十個城市宣布卡車不能進城時,卻給微型客車帶來了商機。農民把微型客車當做農用車的升級產品,在小城市、鄉鎮中,出租車也大量使用大型化的微型客車。
6.今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轎車共銷售94.03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7%。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依次為:QQ、夏利、福美來、旗云、F3、駿捷、自由艦、A520、奔奔和吉利金剛,共銷售68.33萬輛,占自主品牌轎車銷售總量的73%。
后市預測
1.利好不斷是年末牛市的關鍵。首先是新款蒙迪歐致勝將在11月8日上市,08款雅閣也有望在11月登臺。江淮賓悅以及MG TF也會在10月底與消費者見面。這些重磅車型的上市,將聚集大量人氣,帶來銷量的提升;其次,11月份舉行的廣州車展將成為市場焦點,而且會給市場和消費者傳遞出不少確切信息,這會讓不少持幣待購者做出購車決定;此外,由于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汽車消費開始飽和,年初不少廠家開始在二三線城市布局,這必將帶動二三級汽車市場的發展。
2.年底汽車市場兩極分化現象將尤為突出,這種分化主要表現在廠家和車型之間。乘用車市場上,截止10月份銷量排在第一陣營的汽車企業有四家: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奇瑞汽車。特別是前三家,從前三季度的銷量來看,他們之間的差別只有一兩千輛,因此今年的冠軍無疑將從這三個企業中產生,這三家也將包攬今年乘用車銷量的前三甲;處于第一陣營的每家企業銷量在40-50萬輛之間。奇瑞將位列第四也基本上“板上釘釘”。第二陣營之間的差別則較大,有廣州本田、一汽豐田和北京現代,進入第二陣營的門檻為銷量達到30萬輛。自主品牌奇瑞、華晨、長城、江淮等仍然穩步增長。但另外一些汽車企業則出現明顯的弱勢,其市場排名大幅下滑,這其中既有合資品牌也有自主品牌。
3.今年被業內認為是國內汽車制造商重新洗牌的開始,為了保持自己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和市場份額,汽車制造商更需要一個理想的市場排名。前10個月被擠出十大轎車傳統強勢的生產企業,希望重回十強隊伍。目前在十強中排名靠后的企業,也希望保住位置甚至奮力向前。而年度銷售冠軍的寶座,也讓眾廠商心跳加速。因而,年底前兩月的車市競爭將越來越白熱化,其結果必然是“市場活躍、消費者受益”。
4.除了轎車行業,今年以來重卡市場也越來越景氣。重卡行業的產業鏈條發展強勢,中國重汽、濰柴動力、威孚高科都有搶眼的表現。今年1-8月份,重卡行業銷量為33.45萬輛,增長75.34%,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仍在繼續。其中中國重汽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沉淀,超越一汽集團躍居行業銷量第一位,同比增長亦達到78.25%。預計四季度重卡市場將延續這一趨勢。
5.預計今年四季度,價格戰還會繼續打下去,在品牌、新車眾多的情況下,價格不可能穩定下來。年末市場特點以及目前市場營銷手段的缺乏,決定了降價將是四季度市場、商家促銷的主要手段。事實上,10月份以來,在吉利的降價聲中,東風日產、駿捷、賽豹、福美來二代、凱越旅行車、賽弗、新寶來等車型應聲而起,紛紛舉起降價大旗,掀起四季度的第一波降價潮,令市場和消費者對年末車市價格充滿期待。
在各種積極因素的帶動下,年末銷量會有一個較大的攀升,第四季度將再創新高。預計全年乘用車銷量將達到620-630萬輛,商用車銷量將達到250-270萬輛,汽車總量將奮力沖擊900萬輛大關。2007必然是個“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