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新版本的GB4660-xxxx《汽車用燈絲燈泡前霧燈》即將發布實施,由于新舊版本在技術內容上存在較大差異,筆者通對新老版本在檢測試驗中不同之處的詮釋,使讀者更方便理解GB4660,以便更好地開展檢測試驗工作。
綜述
GB4660-xxxx的修訂,其技術內容對應于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ECE R19-2000《關于機動車前霧燈認證的統一規定》,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GB4660-xxxx的主要技術要求,如一般要求、配光性能、光色、測試屏幕、前霧燈的配光性能穩定性試驗、塑料配光鏡前霧燈的要求(包括配光鏡或材料試樣和整燈試驗、試驗程序、漫射光和透射光的測量方法、機械磨損試驗方法、粘膠帶附著力試驗、制造商一致性檢驗的最低要求)也與ECE R19-2000法規一致。此次修訂在盡可能提升標準技術要求的同時,考慮到中國國情,給與比較合理的過渡期等要求,以方便標準的實施。
1、GB4660-xxxx與GB4660-1994實質性差異內容如下:
a第4章對前霧燈不同型式的規定;
b表1規定前霧燈所使用的燈絲燈泡的內容;
c第7.4.3中生產一致性檢驗對抽樣燈具的最大最小值要求的改變;
d第7.4.4對光色為黃色和白色的前霧燈分別有不同的要求。
2、GB4660-xxxx對應于GB4660-1994內容增加如下:
a第5.1.2對前霧燈光束調整裝置的要求;
b第5.4對前霧燈配光性能穩定性試驗提出要求;
c第5.5如果前霧燈配光鏡為塑料配光鏡,對其塑料配光鏡提出要求。
新老版本差異分析
一、關于不同型式的規定變化
1、 GB4660-xxxx第4章的內容為:
a商標名稱或商標;
b光學系統的特性(包括配光鏡和反光鏡);
c通過反射、折射、吸收或工作時的變形來改變光學效果的部件;
d燈絲燈泡類型;
e配光鏡和涂層的材料。
2、GB4660-1994第4章的內容為:
(a) 商標名稱和商標;
(b) 光學系統的特性;
(c) 包括能通過反射、折射或吸收改變光學效果的外加附件;
(d) 半封閉式前霧燈使用的燈泡型式。
3、解析:
從“第4章前霧燈的不同型式的規定”可以看出,這一章的內容直接涉及到燈具生產廠家對其生產的相關燈具產品是否需要申請新型式做明確的判定依據,相對舊版本來說,新版的判斷依據增加了一條關于配光鏡和涂層材料的要求,即如果前霧燈的配光鏡和涂層材料發生改變也將被認為是前霧燈燈具型式的一種改變。
二、關于前霧燈所使用的燈絲燈泡的類型變化
1、 GB4660-xxxx表1

3、解析:
GB4660-xxxx增加了半封閉式前霧燈可使用的燈絲燈泡范圍,相對GB4660-1994來說增加了H27W、H7、H8、H10、H11、H12、HB3和HB4,刪除了已不使用的F2燈絲燈泡和封閉式燈光組。
由于GB15766.1或ECE R37相關標準在不斷更新,所以可使用的燈絲燈泡在不斷的增加,新版標準中列出了半封閉式前霧燈常用的燈絲燈泡,以便查閱相關光電性能數據。
三、前霧燈生產一致性檢驗對抽樣燈具的最大最小值要求的變化
1、GB4660-xxxx的7.4.3內容如下:
按第6章“試驗方法”的規定進行試驗,隨機抽取的樣燈,其測量結果最小值不小于本標準配光性能照度限值的80%;最大值不大于本標準配光性能照度限值的120%。
2、GB4660-1994的相關對應條款9.5.3內容如下:
按第8章“試驗方法”,隨機抽取的樣燈,應符合本標準第7章“配光性能”的照度限值規定。
3、解析:
GB4660-xxxx在生產一致性檢驗中,對抽樣燈具配光性能的照度限值作了20%的放寬,即最大值放大到120%,最小值減小到80%。這里對產品的型式檢驗要求值和生產一致性檢驗要求值的區別,更符合實際生產的要求。
四、新版標準增加了光色為黃色和白色的前霧燈的不同要求
GB4660-xxxx在生產一致性檢驗中,由于黃色配光鏡的透光率相對白色配光鏡為低,所以如果前霧燈的光色為黃色,那么它的照度限值要求只要達到生產一致性值的0.84倍即可。(注:在型式檢驗時,黃色前霧燈的測量值要求與白色前霧燈一致。)
五、新版標準增加前霧燈安裝光束調整裝置的要求
GB4660-xxxx要求增加前霧燈安裝光束調整裝置。因為前霧燈作為一個照明燈具,如果沒有光束調整裝置,會對車輛駕駛員產生較大影響,所以需要強制性安裝。
六、新版標準增加了前霧燈整燈配光性能穩定性試驗
前霧燈整燈配光性能穩定性試驗共分三部分,分別為:點燈試驗、污染試驗以及明暗截止線垂直位置的變化試驗。
1、 配光性能穩定性點燈試驗:
(1)在進行前霧燈整燈配光性能穩定性試驗時,當兩只樣燈做完配光性能初測試驗后,用GB15766.1或ECE R37或GB4660-xxxx表1中所規定的90%最大功率調節燈絲燈泡電壓點亮前霧燈,其點燈方式如下:
a對于單獨的前霧燈,相應的燈絲點亮12h。
b當前霧燈與其他功能燈混合時:
對于正常使用情況,前霧燈燈絲和其他功能的燈絲依次點亮6h;在其他情況下,前霧燈燈絲點亮15min,其他功能的燈絲點亮5min,并以此點亮方式工作至12h。
c對于組合照明功能的情況:
按a規定,同時點亮所有的單獨功能至規定的時間;按制造商規定,也可考慮使用混合照明功能b的點亮方式。
(2)由于上述描述比較復雜,不易理解,下面用相關圖形對配光穩定性測試點燈方式進行多種組合的舉例,僅供參考。


(3)點燈后前霧燈應無明顯變形、扭曲、裂紋或變色,并檢驗兩樣燈的EHV和D區中Emax配光值,試驗前、后允許偏差10%。
2、配光性能穩定性污染試驗:
兩只樣燈進行污染試驗,試驗混合物均勻地涂在前霧燈整個透光面上,待干燥后重復敷涂,直至D區中的Emax值下降至初始值的15%-20%,隨后按前述前霧燈點燈試驗點燈方式規定的要求等比例點亮1h。之后,目視檢驗配光鏡,應無明顯變形、扭曲、裂紋或變色,并檢驗EHV和D區中Emax配光值,與前次點燈試驗的照度值允許偏差10%。
3、配光性能穩定性明暗截止線垂直位置的變化試驗:
測量其中一只樣燈在受熱影響下,明暗截止線垂直位置的變化,既其明暗截止線的垂直位置偏移是否超過規定值,分別測量前霧燈工作3min(r3)和60min(r60)時的垂直位置,如ΔrI=|r3-r60|≤2mrad時,則判為通過。若2mradΔrI≤3mrad時,則第二只前霧燈再次測試。此時,第二只前霧燈應先經歷1h點亮,1h熄滅的時間循環。試驗后,若(ΔrI+ΔrII)/2 ≤2mrad,則判為通過。(注:前霧燈生產一致性試驗只要做明暗截止線垂直位置變化的測量,并且要求也有所降低。)
七、新版標準增加前霧燈塑料配光鏡或塑料材料試樣試驗以及整燈試驗
GB4660-xxxx在型式試驗和生產一致性試驗中都增加了對前霧燈塑料配光鏡或塑料材料試樣試驗以及整燈試驗,其通過對試樣材料試驗后配光性能的復測以及透過率和漫射率來評判材料的耐溫、耐光源輻照、耐化學試劑、耐洗滌劑、耐燃油、耐機械磨損及涂層附著力等性能(所以生產廠商必須準備7塊配光鏡及6塊配光鏡或材料試樣以供試驗);整燈試驗為對完成所有配光性能穩定性試驗的兩只樣燈分別做耐機械磨損及涂層附著力試驗。
振動試驗分析
GB4660-xxxx的5.1.1中提出了前霧燈的設計和制造應保證其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即使受到振動,仍能滿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本標準的規定,根據這一規定,安裝在不同類型車輛上的前霧燈應進行不同的振動檢測。
N類車的前霧燈加速度譜密度:
10Hz-56Hz 0.07g2/Hz;
56Hz-1000Hz 0.07g2/Hz開始,以-3dB/oct下降,總均方根加速度值(RMS)3.8g。
M類車的前霧燈加速度譜密度:
10Hz 0.213g2/Hz;
10Hz-1000Hz0.213g2/Hz開始,以-3dB/oct下降,總均方根加速度值(RMS)3.15g。
初始上升斜率不小于30dB/oct。
試驗由2個循環組成。對于N類車前霧燈裝置,每個振動方向試驗持續時間30h;對于M類車前霧燈裝置,每個振動方向試驗持續時間7h。振動方向上、下為基本方向,左、右和前、后方向按商定選擇。
總結
GB4660-xxxx相對于GB4660-1994在設計和檢測上都有不小的變化,因此對生產企業提出了一定要求。
生產企業需關注的問題:
(1)GB4660-xxxx生產一致性檢驗中,對抽樣燈具配光性能的照度限值作了20%的放寬,這使生產企業能適當降低相關技術成本,但對進行型式檢驗的送樣燈具并未降低要求,仍應滿足新標準規定的照度要求。
(2)同樣對于一致性生產的黃色的前霧燈,新版標準作了相應的放寬調整,但對進行型式檢驗的送樣燈具并未降低要求,仍應滿足新標準規定的照度要求。
(3)雖然不少生產企業已將配光穩定性試驗和塑料配光鏡附加試驗列入企業內部標準并作了相關開發試驗,且已具備相關生產能力。但該試驗項目作為次新版標準的基本要求,還希望各生產企業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