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傷痕累累、脾氣暴躁且缺乏應有的效率,但它仍是目前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
“911事件”發生近6年后,對于美國“硬實力”狀態的緊張情緒與日俱增。伊拉克和阿富汗已經使五角大樓的資源告急。本來設計為應有17個旅隨時接受調度的軍隊,現有卻有25個旅在戰場上,預備軍人和國民警衛隊已被派上戰場。
眼下其他國家的現狀也令美國十分煩躁。中國日益崛起,其經濟總量很快將超過美國,已具備成為美國對手的超級大國相,中國的經濟可能很快就會超過美國(至少就購買力而言);一個好戰的、以煤氣燃料的俄羅斯再度崛起;朝鮮對山姆大叔不屑一顧,已成為核國家;伊朗也決意仿效朝鮮;歐洲對喬治·布什的反恐戰熱情不高;阿拉伯國家對美國的民主化進程不予理會;委內瑞拉的查維斯正在領導一場抵抗美國式資本主義的運動。目前的民調顯示,信任美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少。
然而目前美國是被低估了。美國的軟硬實力都沒有衰退。相反,美國的這些實力都沒有被充分利用。“911事件”后,白宮大肆吹捧美國的實力。同時,從布什宣布“反恐戰爭”而非僅是“反基地組織戰爭”開始,美國就把戰線擴大到了自己無法掌控的范圍之外。這是一個幼稚而愚蠢的錯誤。
但是,在某種意義上,布什為美國贏得了在海外的影響力。即使是現在,美國的“否定力量”依然可觀。最起碼要有美國的默許,才能產生一點想法。在各領域——無論是應對全球變暖抑或尋求阿以和平——絕對少不了美國。
那時因為美國仍然擁有最多的硬實力。美國的志愿兵的確人手不足,但是美國仍然能召集150萬人參軍入伍,而美國的國防預算幾乎相當于其它國家的總和。不過,美國還需要改善外交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反恐戰爭”中具有諷刺意味的現象是,布什先生聲嘶力竭地呼吁為地面戰場招募新兵,可是美國公眾和盟友并不相信他們真是受到威脅。的確,同一戰和二戰中西方國家所遭遇的強大對手相比;基地組織比起來就無足輕重了。
有調查顯示美國的軟實力不像以前那么受尊重了,但也顯示美國的價值觀,特別是自由和開放擁有持續而普遍的吸引力。讓美國人憂慮的大量移民和涌入美國市場的外國商品正是這種吸引力的最好表現。現在美國正在應對中國的挑戰,無論是收購美國公司、贏得奧運金牌或者向太空發射導彈。僅就實力增長而言,中國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但美國的優勢不可估量。此外,經濟不是一場零和游戲:迄今為止,一個更強大中國的已在美國的發展壯大中起了幫助作用。一個仍對中國開放的美國,一個堅持美國價值的美國,更有可能幫助美國塑造一個受歡迎的中國。
如果美國是支股票,那它將是一個“績優股”:一個被低估的、需要加強管理的市場領導者。美國能自我糾正,其他對手都不能。在選民的壓力下,布什先生已經重新發現了多邊主義的某些魅力;他正在談論氣候變化;使一項有關中東和平的動議成為可能。2008年的總統選舉提供了變革的機會。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斷恢復,這次它也將再次出現強勢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