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欄創新是黨報創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報進一步明確定位、尋求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近年來,《濟源日報》不斷加大新聞改革力度,積極探索黨報專欄創新的路子,使《濟源日報》的專欄產生了好的宣傳效果,尤其是2005年重新設立的新聞專欄《新聞會客廳》,它勇于創新,精心策劃,擔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相互溝通的橋梁重任,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地傳遞到群眾中去,緩解了社會矛盾,保持了社會穩定,為推動經濟工作和社會事業各方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新聞會客廳》專欄的改革與創新
《新聞會客廳》最先出現在電視節目中,中央電視臺和許多有名的地方電視臺都辦有這個欄目。他們的一般做法是邀請一些政府要員、科學家、影視明星現場訪談,報道觀眾關心關注的新聞和名人的軼事。《濟源日報》當初也模仿電視臺開設了這個欄目,但由于城市地方小,新聞人物和大腕人物少,辦得比較艱難,更談不上影響力。2004年年底,《濟源日報》對該欄目進行改革,給予重新定位,要求該欄目立足黨和政府的聲音直達基層群眾,立足職能局委的工作與老百姓的生活進行溝通,立足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說話的平臺。這樣一來,改革后的《新聞會客廳》發揮出了新的巨大的活力,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不僅能在《新聞會客廳》中迅速發布,而且有關領導還能與群眾面對面在《新聞會客廳》中溝通,使黨的政策讓老百姓及時了解,并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社會熱點以及群眾關心的問題也經常在《新聞會客廳》中出現,有關局委的負責人與百姓溝通,釋疑解惑,平息社會矛盾,實現了社會大局的穩定。如今《濟源日報》的《新聞會客廳》已成為黨和政府與群眾溝通的橋梁,成為老百姓信任關注的熱點欄目,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新聞會客廳》的編排中,我們借助電視的視圖效果,對參加《新聞會客廳》的人員都推出特寫圖片,普通老百姓的圖片與市領導一樣都放在《新聞會客廳》欄目中,提高了欄目的直觀性和親和力,更加引人注目,宣傳效果更加突出。
二、為黨的政策和群眾的理解執行找到結合點
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黨報應該想方設法運用新聞資源來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黨和政府的聲音直達人民群眾,在公眾當中形成廣泛關注的議題,最終實現黨群合力效應。黨報應以這種自我認知,更加主動、積極地服務于黨的中心工作,創造性地做好“中心工作報道”,協助黨委和政府從輿論動員、輿論整合上完成執政使命。因此,黨報必須尋求主流新聞輿論引導的新突破。地市黨委的指導思想如何正確地貫徹到人民群眾中去,這是地市黨報擔負的一項重要工作??砷L期以來,我們把握不好黨的政策與群眾理解執行的結合點,造成兩張皮,一方面我們在報紙上長篇、多篇地宣傳黨的政策,但由于形式不好,不容易被群眾接受;另一方面群眾急需與他們利益相關的政策,在報紙上得不到很好的體現。我們的《新聞會客廳》改革后,就是要想方設法找到黨和群眾相互的結合點,每當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出臺,我們都精心策劃、編排《新聞會客廳》,力爭使這個拳頭產品起到好的作用。2005年,濟源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的措施,這是一項要求全市人民共同參與的重大活動,我們編輯部策劃了一期《新聞會客廳》,找到市創建指揮部的主要領導、市文明辦的負責同志、有關局委的負責同志,并邀請城區4個辦事處老大難居委會的一些市民做客《新聞會客廳》,對創建工作進行訪談,共同提高認識。在這次的《新聞會客廳》中,市領導闡述了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的重要意義,老百姓代表離政策近了,又把他們的想法和思想提供給了領導,為市領導開展工作制訂方案提供了依據。專欄出版后,報紙上沒有以往領導的長篇強調和指示,而是和藹、親切的談話,加上普通百姓的圖片效果,在讀者中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對全市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這項活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營造和諧的輿論環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輿論引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黨報要適應這種要求就必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深入研究、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人們思想活動的特點和接受信息的規律,把正確引導與新聞宣傳藝術統一起來,改進新聞宣傳方式,營造和諧的輿論環境。有時我們政府的工作盡管意義重大,前途看好,但是在開展之初不一定能讓群眾理解和關注,尤其有些政策暫時還損傷了群眾的眼前利益,那就更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讓群眾把話說出來,再加以引導,這樣才能把好事辦好。2002年,濟源市出臺了建設生態園林的決定,可由于沒有把政策與群眾及時溝通,受到拆遷地群眾的抵觸,后來還出動了警力,效果非常不好,最后這項工程只好擱淺了。去年,濟源市開展對“空心村”的治理,這是一項對城市建設和群眾都有利的好事,但在開展之初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群眾對政策不理解,市國土資源局和濟源日報聯系,希望出一期《新聞會客廳》,與群眾溝通,增進共同理解。我們接到任務后,及時安排,邀請市國土局負責同志與部分鄉鎮、辦事處的群眾進行對話,講明政策,坦陳利害,各抒己見,求同存異,收到了好的效果,也推動了“空心村”工作的順利開展。
平時的黨報出現的領導活動比較多,不是領導指示就是視察,反映老百姓心聲的文章相對少。我們辦《新聞會客廳》,就是要為百姓發言提供一個平臺,使他們對市政府、對一些部門的意見和建議能夠通過我們反映上去,共建和諧的濟源。2005年春節前夕,我們承辦了一期“如何傳承中國傳統節日”的《新聞會客廳》,邀請市文化界的專家和部分市民到《新聞會客廳》訪談。大家對春節文化過的方式進行探討,并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我們把這些普通市民在《新聞會客廳》訪談的發言和他們的圖片刊登在報紙上,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后來,市里的春節活動采納了群眾的許多建議,辦得也比較出色。
(作者單位:濟源日報社)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