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社會責任論證已成為我國產品出口新的貿易壁壘,外貿企業應早做準備,以免日后陷于被動。本文通過介紹SA8000的含義、內容及產生的原因,指出了它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 SA8000外貿企業影響應對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百姓耳中不斷傳來有關企業的負面事件:“泉州某大型玩具公司使用童工”事件、“富士康勞工權益”事件、“安徽阜陽劣質毒奶粉”事件,“新疆阜康等礦山礦難”事件等。中國當前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往往與企業行為有關,如:雇用童工、雇用勞工超時加班、勞工待遇低下、重大食(藥)品安全事故、信用缺失、破壞環境、拖欠工資等。上述現象的產生有多種原因,但重要的一點是,中國企業缺乏一些約束、考核企業社會責任的硬指標。歐美等國家不斷設置貿易壁壘,SA8000社會責任認證正逐漸成為外貿企業出口面臨的新門檻。中國不少外貿企業因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未過關而錯失訂單。
二、SA8000的含義及其內容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社會責任論證是一種以保護勞動環境和條件、勞工權利等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的管理標準體系。其以加強社會責任管理為名,通過管理體系認證,把人權問題與貿易結合起來,最后達到貿易保護主義的目的。以勞工標準為本質的SA8000是道德壁壘的一個表現形態。它的主要內容涉及:公司不應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強迫性勞動;公司要為員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公司應尊重所有員工自由組建和參加工會以及集體談判的權利;公司不得因種族、社會等級、國籍、宗教等歧視員工;公司不得從事或支持體罰、精神或肉體脅迫以及言語侮辱;公司應遵守適用法律及行業標準有關工作時間的規定;公司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應低于法律或行業的最低標準;高層管理階層應根據本標準制定公開透明、各個層面都能了解并實施的符合社會責任與勞工條件的公司政策等九個方面。
三、SA8000產生的原因及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
1.SA8000產生的原因
SA8000社會責任論證,原本是發達國家一些大企業迫于社會輿論、同行壓力的自律守則,從一開始,就兼有“人權”和“公平貿易”兩方面的訴求因素。如果某個工業企業使用廉價勞動力,或是不執行同行業約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是違反工作時間的社會約定,它的生產、運營成本自然會比較低,從而形成對別的企業的不平等競爭。在“人權”和“公平貿易”兩方面的問責之下,1997年,美國經濟優先認可委員會(CEPAA)成立,積極關注勞工條件。其后更名為國際社會責任(SAI),該機構設計了社會責任8000(SA8000)標準和認證體系,同時加進了一些國際人權專家認為對社會審核非常重要的因素。“企業社會責任”就成了發達國家企業界類似行業公約的東西。
隨著發展中國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大量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對發達國家的國內市場造成沖擊,服裝紡織品、玩具、鞋類等相關行業工人失業或工資水平下降,其工會等相關利益團體要求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日起,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工條件及勞工環境的批評指責聲日益高漲。時至今日,SA8000已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一些跨國公司在海外選擇供貨商的條件,成為發達國家抑制發展中國家商品出口的又一個“壁壘”。
2.SA8000對外貿企業的影響
(1)SA8000對外貿企業的有利影響
從長期動態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SA8000認證的實施和引入將對我國外貿企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一,它有利于我國外貿企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對員工權益的保護。外貿企業執行SA8000認證標準,一方面,順應了當今的管理潮流,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將道德與精神予以指標化管理,可以保障員工的權益,維持良好而穩定的勞資關系,最大程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第二,它有利于推動我國外貿企業競爭優勢的轉型。外貿企業即使未受到SA8000標準認證的沖擊,低勞動力成本優勢也是很難永遠保持,無法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因為,建立在低勞動力成本基礎上的行業市場進入壁壘低,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也能進入這些行業,進而對我國外貿企業形成激烈的競爭沖擊。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勢必會不斷上升,這也使企業很難再擁有低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優勢。因此,外貿企業可利用歐美推行SA8000的契機,推動企業競爭優勢的轉型。
第三,它有利于外貿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積極參與SA8000認證,無疑有利于維護我國外貿企業的形象,幫助企業贏得國際市場消費者的青睞,最大限度地爭取市場份額,實現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可持續發展。
(2)SA8000對外貿企業的不利影響
第一,近期內SA8000將形成一道新的貿易壁壘,減少外貿企業的出口。目前我國受威脅最大的企業集中表現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上。這些企業在勞動條件、生產安全、職業健康、勞工權益、勞動時間及薪酬等方面存在種種問題。全面推行SA8000,歐美許多企業會因為我國企業不符合SA8000要求而撤銷訂單,減少外貿企業的出口。
第二,SA8000帶來成本上升,減弱出口企業競爭力。多年來,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核心優勢是總成本領先,以較低的成本取得價格競爭的優勢。這種產品價格的優勢主要通過支付低工資、延長勞動時間、提供不良勞動環境等方式獲得的。實施SA8000標準后,工資及改善勞動設施的費用要大幅度提高。以一家中型出口加工企業為例,如果嚴格執行8小時工作制,增加安全措施的投入,支出的費用全年將可能要增加約300萬。一家1500人工廠的認證總費用約為23萬元。這些費用導致成本的猛增,在最近幾年內,將大大削弱我國外貿企業的出口競爭力,進一步拉大與發達國家企業競爭的差距。
第三,SA8000有可能會擴大失業率。我國大多數企業還處于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勞動時間長、勞動環境差等現象在所難免。如果完全按SA8000要求實施,在一段時間內企業的勞動成本會大幅度增加。如果勞動力成本提高導致企業總收入下降的話,必然會驅使企業的領導者作出裁員的決策,導致就業率降低。
四、應對SA8000的策略
1.政府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企業應對SA8000
首先,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SA8000標準的宣傳、培訓和普及工作。其次,政府部門要組織專門機構認真研究SA8000標準,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和管理體系。第三,政府要組織與之相關的部門加強對SA8000的研究,促進企業了解并樹立危機意識,自覺提高勞工標準。第四,我國地方政府可以參照國際慣例,對于開展SA8000認證的中小企業和單位進行補貼與扶持。
2.外貿企業應對SA8000策略
(1)順應新潮流,樹立新觀念
思想觀念決定行為方式。先進的思想觀念對經濟發展會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而落后的觀念卻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沒有新觀念,就不可能有現代經濟的發展。筆者認為,外貿企業應該順應“保障勞工的權益、重視生態建設、重視環境保護、重視消費者保護等”21世紀的世界潮流,樹立新觀念。一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觀念。企業應積極改善生產環境和勞動條件,提高職工的勞動報酬,保障職工的勞動安全,對職工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教育培訓等。同時企業應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可以通過激勵、調動和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職工去實現預定的目標;運用行為科學,重塑人際關系;改善勞動管理,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建設企業文化,培育企業精神;積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激勵職工的工作熱情,最大可能地激發人力資源的創造性。二是要樹立綠色經濟新觀念。企業應實施綠色經營戰略,實行綠色管理,開展綠色營銷,把開發綠色產品作為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的重要舉措。
(2)積極申請并取得SA8000認證
積極申請并取得SA8000認證,進一步改善國外對我國勞動標準的片面看法。特別是要重視貿易對象國的產品認證要求,根據進口商要求的標準提供產品。2006年,美國耐克公司負責人帶著SA8000標準,到即墨市藍村鎮三湖制鞋公司“驗廠”。品嘗了可口的食堂飯菜,看了工人舒適的住宿環境后,對方連連稱贊:“三湖公司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已和國際大公司接軌,完全符合SA8000標準要求,我們就要和這樣的公司長期合作……”。“驗廠”順利過關后,三湖制鞋公司得到了耐克公司原計劃投放到越南等國家的全部訂單,2006年前8個月產值達到4.76億元,較2005年同期增長14.4%,成為全球第五大制鞋公司。像三湖這樣成功突破SA8000“道德壁壘”的企業在即墨并非個例,青島即發集團、青島永元體育用品、青島高麗鋼線等20余個企業均已推行此體系。筆者認為,即墨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國外貿企業借鑒。對外貿企業來說,只有達到SA8000標準認證,才有資格與外商洽談購銷業務,擁有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這樣選擇訂單空間大,利潤增速才能快。
(3)重新培育我國外貿企業的競爭優勢
前文已述,實施SA8000標準,會使我國外貿企業原有的成本競爭優勢蕩然無存。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必須轉換視角,重新培育我國外貿企業的競爭優勢。筆者認為,一是可以通過開展社會營銷,從更高的層次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社會營銷是以營銷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的長期利益為準則的一種高層次的營銷模式,要求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考慮社會與道德問題,并通過企業向社會提供具有社會責任的產品來推動社會的進步。開展社會營銷,是在比SA8000標準更廣泛的領域里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用超前的營銷模式,在更高的層面來運作企業,爭取在新的一輪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二是可以通過品牌文化建設,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優勢。品牌作為企業的重要資源,是企業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經營工作的有力武器。品牌文化是指在品牌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品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品牌文化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品牌本身的資源所形成的文化,另一部分則是由企業文化所構成的部分,這兩大塊組成的綜合體就是品牌文化。我國外貿企業應從品牌文化入手,在品牌文化的建設上,要做到表里如一,也即品牌對外傳播和表達的內容,要和企業內部文化理念一致。尋找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的空間,重新進行品牌定位,提高品牌質量,通過品牌形象的重塑和傳播,向顧客傳達企業所能承載的社會功能和社會責任,改變我國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形象。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應對各種挑戰并處于不敗之地。
(4)外貿企業應建立和完善新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
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各種形形色色新的貿易壁壘還會不斷出臺,我國企業必須密切關注。首先,要加強對國外新貿易壁壘的研究和動態跟蹤,目前,尤其要重視對SA8000標準的研究跟蹤,主動采取相應措施,創造良好的出口環境;其次,要建立包括ISO9000、ISO14000、SA8000等在內的信息中心、數據庫和網站,做好新貿易壁壘的預警防范,采取積極措施突破國外的各種壁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