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通過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相關因素的調查與分析,總結出大學生體育消費的規律性,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體育消費大學生消費意識消費水平
一、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逐漸形成了健康投資的理念。體育消費作為提高人類生存及生活質量的手段,在人們的生活中顯得越來越重要,成為未來社會消費的熱點之一。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定量的體育消費支出是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前提條件,是體育運動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保證,也是體育市場和體育產業得以開拓和發展壯大的經濟基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還很落后,有待于進一步開發。作為大學生,他們是體育運動開展很廣泛的群體,其體育消費行為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未來人們體育消費行為的走向。本文著重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為促進高校體育產業化發展及有關部門制定體育政策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以河北省部分高校非體育專業全日制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研究過程中查閱了與本研究有關的大量文獻與相關書籍。
(2)問卷調查法:本文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依據社會學調查的理論與方法擬定調查問卷,并請有關專家進行效度和信度檢驗,為論文的分析提供了實證材料和數據。本文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80份,回收率96.67% ,其中有效問卷569份,有效率98.10% 。
(3)數理統計法:對調查所獲得的各項數據,運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三、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分析
1.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調查與分析
表1 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調查表
由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體育消費是現代生活的體現”理解最深,占總人數的36.2%,其次是“體育鍛煉應該由個人和學校共同投資”,占23.3%。由于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特殊性,即學生本身就處在消費者的位置,本身沒有收入,大多數靠父母供給,因此在個人體育消費方面希望能由學校和個人共同投資。
2.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內容
消費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前提,人類只有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才會產生其它方面的需求。按照恩格斯的需求分類,體育消費是屬于發展和享受需要的一部分。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期,往往以實物性體育消費為主。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務性體育消費的比重會不斷增大。現階段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以實物性體育消費為主,勞務性體育消費所占比重較低,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高校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會逐步由物質產品的消費轉向以發展和完善自我、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的體育勞務消費上。
表2 大學生體育消費支出情況調查表
從表2可以看出,在運動服裝、鞋、帽、襪等的消費方面,男女生的選擇比例都比較高,幾乎沒有差異。主要是因為這些體育消費品具有可替代性,運動服既可以參加體育活動穿,又可以代替普通衣物穿著,可以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因而深受學生的喜愛。在“到俱樂部鍛煉”這一選擇項上,女生明顯高于男生,可能主要是因為性別不同喜好項目不同的原因。女生比較喜歡健美操、形體訓練及小球類項目,而男生則更喜歡籃球、足球等對抗性較強的體育項目。
3.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
體育消費水平是指一定時期內為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費各種體育物質產品和勞務的數量,它從量的方面反映個人體育消費在某一時間的水平。通過調查發現,男生的體育消費水平主要集中在200元以上和100--150元兩個檔次中,而女生能夠承受的消費則集中在150--200元,占女生總數的31.41%。利用組中值加權法求得男生年均體育消費為145.55元,女生的年均體育消費額為138.44元。歐楊柳青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國居民在2000年的人均體育消費額為人民幣78.5元。我省大學生年均體育消費遠遠高于我國居民年均體育消費水平。究其原因:第一,高校學生與普通居民相比具備了較高的體育消費能力,即消費者所具備的善于消費以及如何使用消費對象的知識和才能。他們不僅對體育消費的價值有較深刻的認識,而且也能夠認識到體育消費的生物和社會價值。第二,大學生較普通居民而言有較多的消費時間。由于高校學生大多寄宿在學校,學校提供的后勤服務使其花費在這方面的時間減少到最少,為其進行體育消費創造了條件。第三,高校學生由于受高校體育鍛煉環境的影響,其體育消費意識較普通居民要好。
表3 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調查表
四、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調查發現,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依次為:缺乏場地器材、經濟條件不允許、沒有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有資料表明,我國居民人均場地到目前為止也不超過0.8平方米左右,而在發達國家,如美國的人均體育場館面積竟達16平方米,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體育的社會化程度還比較低。除上述影響因素外,大學生的體育消費還受消費心理、高校集合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及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五、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通過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的分析可知,我省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較好,健康投資的理念已基本形成。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以實物性體育消費為主,主要體現在運動服裝、鞋、帽、襪等方面,總體上呈多樣性。我省大學生的年均體育消費水平較我國居民的年均體育消費水平要高。
(2)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為場地器材的缺乏和經濟條件不允許。
2.建議
(1)加強體育設施設備和體育場館等建設,組織和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使其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強化其體育行為,引導其健康合理地進行體育消費。
(2)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從整體上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消費和體育消費投入。
(3)通過高校教學的途徑激發高校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增設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使其掌握多種體育健身的方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