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價值的貢獻越來越大,所以企業文化已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本文分析了企業文化的內涵、類型和企業文化類型診斷案例。
[關鍵詞] 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類型文化診斷
20世紀90年代來企業文化在國內外已成為一個熱門研究課題。企業文化的概念最早由Pettigrew(1979)提出,作為企業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載體,企業文化成為影響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企業管理層迫切希望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來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我國企業界先后掀起了多次企業文化建設的高潮。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分析
關于企業文化的內涵,尚未形成比較一致的認識。國內外學者最有代表性的大約有3種:第一種是“總和說”,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物質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第二種是“同心圓說”,認為企業文化包含3個同心圓。外層同心圓是物質文化,中層圓是制度文化,內層圓是精神文化;第三種是“精神現象說”,認為企業文化指一個企業以物質為載體的各種精神現象,以價值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精神和行為方式,是全體員工在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一般包括四個層面,從里到外依次為精神層、制度層、行為層和物質層。其中,物質層是構成企業文化的硬件外殼。行為層是處于淺層的活動,構成企業文化的軟件外殼。制度層是在觀念形態上的轉化,成為企業軟硬外殼的約束及支撐,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載體。精神層是最中心的層面,表現為觀念形態和文化心理,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對整個企業文化起決定作用。
兼于企業文化分為四個層面,所以本文采用的企業文化概念是廣義上的企業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
二、企業文化類型分析
1.企業文化三種類型
美國著名教授約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提出了企業文化三種類型:強力型、策略合理型和靈活適應型。強力型企業文化闡釋了企業文化中價值觀念在激勵、管理企業員工中的作用;策略合理型企業文化是從“適應型”的角度,即適應還是不適應行業環境的角度來談企業文化的強與弱,指出了企業采取與企業文化運作的市場環境相適應的重要意義;靈活適應型企業文化揭示了企業文化中某些具體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可以推動企業改革。
2.企業文化四種類型
美國著名教授Quinn將企業績效的指標進行歸類,得出兩大維度:“彈性-控制”維度,“外向-內向”維度。根據CameronQuinn(1999)的研究將企業文化分為創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效率型文化和官僚型文化。創新型文化的特點是具有彈性和外向性;支持型文化則擁有彈性和內向性特征;官僚型文化強調一個規范化的企業內部環境,重視正式化、標準操作程序,成員高度標準化和程序化地工作,管理者認為他們自己的角色是協調者和組織者;效率型文化趨于外向性和控制,強調競爭和市場占有率,注重成效。
三、企業文化類型診斷案例分析
1.案例企業的背景
該企業為某管委會組織,成立大約10余年,該組織承擔著政府的一些任務,但是總體發展方向是向企業化發展。該企業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以招商、服務業為龍頭,非常注重效率。該企業愿景是打造優良的投資環境,爭創全國商貿、旅游城市。為了更好的發展,該企業想通過塑造企業文化來擴大其影響力,進行了企業文化診斷和塑造。
2.工具和方法
本文采用了定量方法來對該組織的企業文化類型進行診斷。本次調查參考了Quinn和Cameron的組織文化類型問卷,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制定了企業文化診斷量表。該問卷在西方國家經過多項研究使用,問卷結構良好。
3.結果分析
其中計分標準為:彈性程度分減去控制程度分,外向程度分減去內向程度分,用此兩指標來衡量企業文化的類型。如果此兩指標為“++”,則為創新型文化;若此兩指標為“-+”,則為效率型文化;如果是“+-”,則為支持型文化;如果是“――”,則為官僚型文化。通過統計分析得出:(彈性得分)-(控制得分)=-49(-);(外向得分)-(內向得分)=48(+)。因此,該組織的企業文化類型為效率型文化(—+)。
外向、競爭、冒風險、創新、講效率是效率型文化文化的特征。在該種文化下,企業的員工講求工作效率,敢于冒險和創新,強調競爭和市場占有率。從上圖可以看出,組織彈性程度低于組織的控制程度,外向大于內向。這說明該組織作為政府部門的對外窗口,比較重視正式化、規則、標準操作程序,與目前組織的背景相一致。同時也說明管委會具有現代企業的特征,整體作風比較傾向于外向性,講究工作效率和績效,追求高風險及重大變革挑戰,善于思考,勇于創新和開拓市場。
四、總結
綜觀近l0多年來對企業文化的測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對我國企業文化研究具有很大作用。但是企業文化建設還需要進一步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從實際出發,與企業實際情況相適應;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發動廣大員工共同參與;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構建本土化的企業文化診斷量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