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對河南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現狀進行了抽樣調查,以了解和把握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意識、動機、行為等方面的現狀、特征及規律,探討大學生體育消費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為體育消費市場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
隨著人類生活方式的進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已逐步深入人心,體育消費日趨火爆,花錢買健康、運動享受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消費趨勢。大學生作為體育消費的特殊群體,他們對物質和精神消費敢于大膽追求,銳意創新,往往成為物質和精神消費最新潮流的代表者和生力軍。本文通過對我院大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了解和把握現今大學生的體育意識與體育消費狀況,為體育消費市場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河南科技學院2006年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發放《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問卷》1000份,收回1000份,剔除異常問卷26份,有效問卷974份,有效率為97.40%,其中男生506人,女生468人,分別占被調查人數的51.95%和48.05%。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和數理統計法。數據經計算機的常規統計處理。《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問卷》發放前,請有關專家、教授對問卷進行了檢驗,認為問卷可行,具有較高效度;問卷回收后,間隔一個月后對其中的100人進行了重測,并對兩次的調查結果進行了相關性分析,有較高的相關性,相關系數r=0.862,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二、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
在對“健康第一”的觀點調查中,有90.76%的學生表示認同。可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被絕大多數大學生的所接受,與我院的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長期始終如一的向學生灌輸“健康第一”的思想有關。30%多的學生對“花錢買健康”的觀點表示肯定,“愿意‘花錢買健康’”,兩成左右的學生表示說不清,這一現象與我院的基本校情有關,因為我院絕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家里經濟條件很不寬松,認為“花錢買健康”不值得。47.63%的學生表示“今后愿意加大體育消費投資”,說明近半數的學生已經認同了體育消費,一但條件成熟,他們將成為體育消費的生力軍,但仍有四成的學生表示說不清。在“你更愿意購買哪類體育用品”和“你更愿意到哪去購買體育用品”的調查中,有近80%的學生更愿意購買知名品牌的產品和到體育用品專賣店購買,說明大多數學生已經具有名牌消費的意識和追求消費時尚的心理。
2.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
調查顯示,身心健康是大學生體育消費的首要動機。說明大學生對體育鍛煉能夠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功能給予了積極地肯定。因此,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緩解學習壓力和精神緊張就成了大學生最基本、最主要的體育需求。體育成就是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導動機。說明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不僅僅是為了身心健康,同時也是為了能有一技之長和多掌握一些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使身體得到全面發展,為自己將來能謀取一個好的職業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審美娛樂、社會交往、攀比炫耀是體育消費的高層次動機。只有當人們的基本需求實現之后,才會去追求更高一級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產生更高一級的需求動機。大學生這種體育消費動機符合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也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消費心理。
3.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
(1) 影響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因素
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平均為200元~300元,94.05%的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由家長供給,67.35%的學生平均每年用于體育消費的費用不足100元,6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購買的體育用品質量”不太好和很不好;70%的學生“對體育用品和體育器材的售后服務”表示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在“制約你的體育消費原因”調查中,選擇經濟條件差876人,占89.94%;閑暇時間少458人,占47.02%;活動場館少348人,占35.73%;沒有興趣142人,占14.58%;服務與產品質量差54人,占5.54%;其他(如體育消費種類少、場館質量差等)106人,占10.88%。這與我院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和體育場館設施的現狀相符。
(2)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結構
從體育消費結構上看,現階段我院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仍然以物質型消費為主,消費單一。統計數據顯示低年級學生偏重于實用,主要用于購買運動服裝、運動鞋,這與體育教學中對服裝的要求有關,而高年級學生的體育消費層次有所提升,用于購買體育器材、報刊、圖書、音像,參加體育技能培訓班和觀看體育比賽等比例明顯增加。在“你更喜歡哪種款式的運動服裝、運動鞋”和“你購買運動服裝、運動鞋的主要用途”的調查中,50%的學生表示更喜歡運動和休閑兩者兼有的款式,其中男生偏向于運動款式,女生則更喜歡休閑款式;76.18%的學生購買運動服裝和運動鞋希望在運動和休閑時都能穿著,以展示自身的朝氣與活力。這與對體育用品經銷商的訪談結果相一致。
(3)大學生的體育投資項目
在“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的調查中,大學生喜歡參加的體育活動項目呈現多元化,其中包括足球、籃球、排球、武術、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爬山、郊游等,并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生普遍對足球、籃球、武術、游泳、爬山等項目比較感興趣,女生則比較熱衷于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郊游等項目。表明現代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項目正逐漸從傳統的運動項目向休閑、娛樂、富有創新和冒險精神的戶外運動項目轉變,以緩解學習壓力和精神緊張。調查發現大學生投資較多的體育項目仍然是一些比較傳統的項目,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游泳、旱冰等。這些體育項目具有較高的趣味性、刺激性和對抗性,符合大學生生理、心理的需求。
(4)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場所
“喜歡在哪里的場館活動”,選擇校內免費場地678人、公園或群眾性體育場地206人、校內收費場地68人、其他(如社會上純營利性場地、某個單位福利性場地等)22人;高年級學生選擇校內免費和收費場地者均高于低年級學生,而低年級學生選免費場地者遠多于選收費場地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過幾年的大學生活,高年級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已有較大地提升。
“校內的體育場館課外活動是否應該收費”,只有6.98%的學生表示肯定,在“你認為收費是否合理”上,30%的學生認為收費基本合理。在上述兩項調查中,高年級學生略高于低年級學生。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不贊同校內體育場館有償使用,還不理解學校場館為什么要收費。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近半數的大學生具有健康的體育消費意識。調查中發現兩成學生對“花錢買健康”和四成學生對“今后愿意加大體育消費投資”表示說不清、不理解,說明我院體育教師在體育消費理念上對學生的教育與引導不夠。
(2)身心健康、體育成就是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動機,審美娛樂、社會交往、攀比炫耀則是次要動機。
(3)經濟條件是制約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學習緊、空閑時間少。主要投資項目是那些具有較高趣味性、刺激性和對抗性的項目,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游泳、旱冰等。主要活動場館是校內免費場地。絕大多數學生對校內的體育場館課外活動時間收費表示不理解。
(4)現階段我院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仍然以物質型消費為主,消費單一。低年級學生偏重于實用,主要用于購買運動服裝、運動鞋,這與體育教學中對服裝的要求有關;高年級學生的體育消費層次有所提升,用于購買體育器材、報刊、圖書、音像,參加體育技能培訓班和觀看體育比賽等比例明顯增加。
2.建議
(1)加強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觀念新、時代感強,但由于受經濟條件、傳統觀念等方面的影響,制約了他們對體育消費的認識。對此,我們應從實際出發,加強體育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學校報刊、廣播、宣傳欄、校園網等形式,讓他們明確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意義,提高大學生的體育素養,大力宣傳體育消費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以促進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2)建立大學生比較喜歡的體育項目(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體育舞蹈等)俱樂部。一方面可以大量吸收大學生積極地投身到這些運動中來,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市場創造條件和機遇,同時還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經濟條件的學生向著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實施理性投資,以促進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多元化。
(3)大學生是未來體育消費的生力軍,各種體育用品生產廠家和經銷商應該通過提高其產品的生產與售后服務質量、讓利等一些手段,積極開拓大學生這個極具消費潛力的市場,在大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增加企業與產品知名度。另外,政府部門應對大學生體育消費市場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逐步建立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市場,以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