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嘗試從降低庫存成本的角度探索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具體措施,開辟一種從操作層面思考戰略管理的思維方式。
[關鍵詞] 庫存記錄系統市場需求預測ABC分類法
現代企業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庫存成本和運輸成本,而庫存成本在一個企業中的物流成本構成比例相當大的,一般在40%~70%,因此,庫存成本的降低對于公司獲取競爭優勢來講意義非常重大。那么,企業應該如何降低庫存呢?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先進的庫存記錄系統
良好的企業庫存管理應做到能合理地確定企業的安全庫存。因為如果安全庫存量太高,將積壓企業資金,并會提高市場風險;安全庫存太低,則有可能出現供貨不穩定。為了合理確定企業安全庫存量,企業應該進行一系列的市場需求預測,它主要包括產品需求的確定性、需求的模式(穩定的,有發展趨勢的)、需求頻率(規則的或不規則的)、需求水平、成本水平與產品的生命周期(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等指標。而這些預測的準確性依賴于企業有一個先進的庫存記錄系統。
那么,企業如何保持一個先進的庫存記錄系統呢?企業需要準確記錄商品同期(年、季、月、旬、周等)的進出庫數量的絕對歷史數據和各時期相互對比的相對歷史數據。這些數據將有助于比較準確的確認每一產品需求的分布規律。但 準確的庫存記錄需要及時的對進入庫信息進行登記,成千上萬的物料品種僅僅依靠傳統的手工賬薄記錄將不能滿足企業對物料信息的共享性、準確性與及時性的要求,所以,現在許多企業紛紛采用條形碼技術與ERP管理軟件系統。采用條形碼技術自動記錄物品的出入庫信息,減少勞動量;ERP管理軟件系統提供現有的、歷史的庫存進出庫分析數據讓相關負責人隨時隨地取用。這樣大大方便了安全庫存的制定,有利于數據的采集與分析,不僅改善了庫存管理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隨著市場的波動不斷的變動安全庫存量。
二、較準確的市場需求預測
企業為了保持合理的安全庫存,另一個關鍵措施是進行準確的需求預測。預測越準確,就越可以避免庫存的盲目性,從而降低庫存成本與資金積壓,并使客戶的訂貨變得更加容易。
在現實中,大部分企業是基于工作經驗對企業庫存進行定性分析,但這往往帶有一定主觀性,因此,為了提高其準確性,企業還要進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依據一些科學的計算公式,把ERP管理系統里以往的進倉與出倉等庫存的賬面數據加以整理,得出最近的預期需求。這些方法分為短期的,中期的與長期的。最基本的兩種預測方法是:時間序列模型與因果關系模型。時間序列模型有簡單平均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與指數平滑法。他們的計算公式如下:(1)簡單平均法下的平均需求=∑Ni/總期數(Ni表示i期間的需求數量,i表示第i期);(2)加權平均法下的平均需求=(總需求*權重)/總權數;(3)移動平均發下的平均需求=期間總需求/期間總數;(4)指數平滑發下的平均需求=舊的平滑平均+a(新的實際需求-舊的平滑平均), a為平滑常數。因果模型又分為回歸模型、經濟計量模型與拖入產出模型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需求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每種模型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預測的誤差,不可能有精確的預測。
三、分類訂貨
分類訂貨主要是指在采購成本與儲存成本之間進行權衡,以確認不同的采購的方法。它是庫存分析貨物狀況的常用工具。其存在的原因是帕累托原理邏輯:少數的具有最重要的作用與多數具有不重要的作用的邏輯,即80/20原則。其具體的應用方法是找出占大量資金的少數物質,對其加強控制與管理;對那些占少量資金的大多數物資,則對其進行比較輕松的控制與管理。它是針對價值的不同或者重要程度的不同將其分類(見表),并分別采取不同的采購管理方法,以達到既滿足市場的需求,又降低整個庫存水平,節約費用的目的。
ABC分類法的操作非常簡單,實踐證明,應用這種方法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對于A類產品實施盡可能緊的控制,按訂單采購,沒有訂單就實行零庫存,不予采購。對于B類產品實行經濟批量采購法(EOQ)采購,其采購量=(2DS/H)1/2其中D為年總需求量;S為每次訂貨費用;H倉儲費用。對于C類則簡單控制,采用固定的數量采購或者固定的周期采購都行。
四、庫存水平對比法
庫存水平對比法是指企業將庫存水平同競爭對手和客戶服務目標進行對比。具體的做法是:建立客戶服務目標后,將降低的庫存水平與目標進行對比,看這種水平是否對目標造成影響,并對影響的情況進行監控和及時的報告偏差,然后確定原因完成修訂;同時,與同行業進行對比,以確認是否已經具備了這種優勢,找出成績與不足,實行持續的改進。
那么如何進行對比呢?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是運用最終產品值與一年的銷售費用進行比較,以確認庫存涵蓋的周數(庫存的水平),用這個周數與具有代表性的同行業水平進行對比,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差距,分析原因,進行改正。例如:某公司一年的銷售費用為900萬元(A),最終的庫存價值為300萬元(B),庫存涵蓋的周數=(B/A)*52(一年52周)=17.3周,這個結果的是好還是壞?主要依賴于企業的類型,以及同行業最好企業的庫存水平。對于顧客服務水平很高,市場需求的種類很多,持有大量的庫存可能是必要的,17.3周或許是一個滿意的績效;對于零售商來講,公司一般的庫存大約為兩周,這就是一個很差的績效。通過與同行業比較,確認自己庫存績效的優劣,進行改進。這種水平對比對于一個企業獲取競爭優勢來講是必需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