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介紹國內外研究現狀,然后介紹物流中心選址的理論。在此基礎上,研究企業(yè)物流中心的應用模式,歸納出三種物流中心選址模式:沃爾瑪物流中心選址模式、海爾物流中心選址模式和中國郵政物流中心選址模式。
[關鍵詞] 企業(yè)物流中心選址理論應用模式
一、企業(yè)物流中心選址的研究現狀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國在物流中心建設和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問題較多,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物流中心選址不夠合理
許多物流中心在建設前缺少科學的規(guī)劃和預測,甚至只是政治干預的產物或某一公司牟取利益的工具。選址隨意性較大,不僅浪費資源,還會對物流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甚至間接制約本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
2.物流中心系統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我國與發(fā)達國家在物流成本、周轉速度,以及產業(yè)化方面存在較大差距,服務水平和效率都相對較低。
3.物流中心規(guī)模不合理
由于我國發(fā)展物流處于起步階段,對物流認識和了解深入不夠,照搬照抄外國成功經驗的現象較多,物流中心建設不夠科學,不能結合我國實際,規(guī)模設計不夠合理,導致物流中心運轉效益不明顯,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使許多企業(yè)喪失發(fā)展物流的信心,貽誤我國發(fā)展物流的大好時機。
二、企業(yè)物流中心選址理論介紹
近年來選址理論迅速發(fā)展,各種各樣的選址越來越多。特別是計算機的應用,促進了物流系統選址的理論發(fā)展,對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選址的方法大體有以下幾類:
1.專家意見法
專家意見法是以專家為索取信息的對象,運用專家的知識和經驗考慮選址對象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客觀背景,直觀地對選址對象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尋求其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并進行選擇的一類選址方法是專家選擇法,其中最常用的有因素評分法和德爾菲法。
2.運籌法
運籌法是通過數學模型進行物流網點布局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首先根據問題的特征、已知條件以及內在的聯系建立數學模型或者是圖論模型。然后對模型求解獲得最佳布局方案。采用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夠獲得較為精確的最優(yōu)解缺乏是對一些復雜問題建立適當的模利比較困難,因而在實際應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解析法中最常用的有重心法和線性規(guī)劃法。
3.仿真法
仿真法是將實際問題用數學方法和邏輯關系表示出來然后通過模擬計算及邏輯推理確定最佳布局方案。這種方法的優(yōu)化是比較簡單,缺點是選用這種方法進行選址,分析者必須提供預定的各種網點組合力案以供分析評價,從中找出最佳組合。因此,決策的效果依賴于分析者預定的組合方案是否接近最佳方案該法是針對模型的求解而言的,是種逐次逼近的方法。對這種方法進行反復判斷實踐修正直到滿意為止。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模型簡單,需要進行方案組合的個數少,因而,容易尋求最佳的答案。缺點是這種方法得出的答案很難保證是最優(yōu)化的
三、企業(yè)物流中心選址的三種應用模式
1.沃爾瑪模式
從沃爾瑪物流中,沃爾瑪物流中心要接受多個供應商的供貨,然后把貨配送給多個超市。沃爾瑪的物流中心的選址模式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如下建立,雖然影響物流中心選址的因素很多,但這些因素可概括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主要方面。滿足經濟效益是保證物流節(jié)點穩(wěn)定運行和發(fā)揮最大效能的前提條件,而滿足社會效益則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物流中心選址時,應適當設置在遠離市中心區(qū)的地方,使得大城市的流通機能,道路交通狀況能夠得到改善,城市機能得以維持和增進。按層次分析法對影響物流中心的影響因素進行歸納,建立層次分析法模型。最后得到最優(yōu)的選址。
2.海爾模式
從海爾物流模式中可以看到,海爾物流中心接受從工廠的送貨,然后把貨物配送給本區(qū)域的多個銷售企業(yè)。配送中心的各種選址方法主要是依據相應不同的選址原則進行的。選址依據的原則有很多,例如:競爭原則、交通原則、最低運費原則,以及其他一些原則。根據這些原則,統籌兼顧,充分考慮,設置配送中心。目前,對于配送中心的選址,有較多的實驗方法和數學計算公式。這些方法和計算公式主要是根據最低運費原則得出的。由于運費和運距有關,所以低運費原則常常簡化成最短距的問題,用各種數學方法求解出配送中心與預計供應點之間的最短理論距離或實際距離,以作為配送中心布局的參考。
3.中國郵政模式
從中國郵政物流模式中可以看到,中國郵政物流中心要多個客戶的貨物,然后把貨物配送到多個客戶,建立混合整數規(guī)劃模型來求出最優(yōu)解,得到合適的物流中心選址。除了恰當設置配送中心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外,還可以制定配送計劃,實行計劃配送,把多數顧客按地區(qū)、銷售量分不同層次,再按顧客層次等分開貨物,根據高效的配送路線,進行巡回服務,使貨物到達顧客手中的時間定時化。再者由于物流費用是構成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有機地結合運輸樞紐站,倉庫、配送中心、卸貨地區(qū)的功能、切實地配備現代化的物流據點,采取完善環(huán)境保護的對策可以提高物流效益。在今后物流中不斷消除多余的流通環(huán)節(jié)、壓縮不合理的銷售儲備,減少流通費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四、對企業(yè)的借鑒意義
大型零售企業(yè)的物流中心一般設在城市的邊緣,要考慮的因素較多,所以應用系統理論里的層次分析法進行選址,可以較合理的選址。制造企業(yè)的物流一般要面對大區(qū)域范圍的客戶,距離因素在整個選址中占重要的權重,所以利用重心法選址較宜。第三方物流企業(yè)要面對眾多的服務客戶(包括托運的客戶和交付的客戶),這樣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業(yè)選址時要考慮各種成本因素,因而建立一種考慮各種成本在內的選址模型。以上三種物流選址模式,對于各種不同的企業(yè)在選址時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