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的外形有了,璽文是什么呢?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是最流行的一種說法,也有少數別的說法,差異在后四字上,說是“既受永昌”。永昌在哪里?云南有一個!那是三星堆青銅器取銅的地方,并且云南也是除了四川之外另一個三星堆文明特征最為明顯的地區,可以說四川的三星堆人與云南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首先,云南是三星堆人從海上到蜀地的必經之路;其次,云南永昌是三星堆人取銅冶煉的場所,所以那里一定文明發達、技工云集,學成之后到北方賺黃河流域人的銀子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個所謂的王孫壽或者孫壽就是來自云南永昌的高超技工,否則,雕刻國家大印的差使不可能落在他手里。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和氏璧上面的正式璽文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但筆者認為真正的說法可能是“受命于天”是正式璽文,后面的“既壽永昌”是技工孫壽留下的個人印記,意思是永昌來的孫壽刻制了這枚玉璽。
當時在工藝品上刻上地名是個習俗,那么和氏璧上的“既壽永昌”作為工匠的印記也就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了。
令人奇怪的一點是,假如這個傳統是從中東而來,那為什么中國沒有發現泥板制作的印章呢?是泥質不好嗎?成都平原上的泥質與中東地區的泥質有什么差異呢?這些都是讓人迷惑的地方。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中國南方氣候濕潤,把所有的泥板都化解了。中東則因為氣候干燥至今仍保留了許多珍貴的泥板。假如這是事實,則可推斷該種文化從南方進入中國而非北方。
“漢族”、“漢語”的可能由來
在幾千年前,雅利安人初到印度時住在印度河流域。“印度”在古代梵文中發音“信突”(sindu),可是古代伊朗人把字母“S”的發音讀成了“h”音,即讀成“很毒”(hindu)。這樣,就把住在印度河流域的人叫成“很毒”,并把這一地區稱為“很毒斯坦”。斯坦在這里是地區的意思。
如果是這么發音的話,那么按照歷史語言學的思維邏輯,“閃族”(semites)在中國其實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被讀為“漢族”了。
無論歷史上有多少人解釋過“漢族”這一名稱的起源,我認為或許都沒有觸及真正的根源。所謂漢朝有“漢”,更像是“因為所以、所以所以”的轉轉話,只有找到漢朝人之所以鐘愛這個“漢”字并把自己的朝代命名為“漢”的原因,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漢族”命名根源。
我認為,漢朝之所以選擇這個“漢”,無非是一種復古罷了。因為自從劉邦開始不再是“姬姓”貴族當政,他必須尋找一種大家認同的朝代名稱,最后他使用了所有“閃族人”也就是“漢族人”的共稱,來取得大家的認同和諒解。
當然漢族更可能就直接是“含族”,這就需要說一說區分含族和閃族的問題。
《辭海》中認為,閃含語系通常分閃語族和含語族。因此,即便是“s”不發“h”音,也已經有了一個天經地義的“含(漢)族”存在。
要把含語族和閃語族從根本上分開的確是很困難的,這些人最初都主要分布在亞洲中部、非洲東部和北部。實際上無論是含族,還是閃族,運用歷史語言學都一樣可以被稱作“漢人”或“含人”。
挪亞在西方世界里被認為是人類之父,他有三子(也有說四子),長子叫“閃”,次子叫“含”。“閃”的后裔一直延伸到雅各、大衛和耶穌這里,摩西也屬于這個支系;“含”的后人“麥西”那里發展出“非利士人”,同時迦南人也是“含”的后代。英語版的《圣經》這樣描述諾亞生育的三個孩子:“And Noah was five hundred years old:AndNoah begat Shem(閃),Ham(含),and Japheth(雅弗)。”那么漢語中最初有沒有留下閃族或含族的原始痕跡呢?
查《辭海》有以下內容:
含生:佛教名詞。泛指一切有生命者。亦稱“含類”。
含識:佛家語。謂含有心識者,多指人。梁簡文帝《謝賜錢啟》:“謹長充放生,用濟含識。”
含靈:指人類。謂人為萬物之靈,故稱。《晉書·桓玄傳論》:“夫帝王者功高宇內,道濟含靈。”
含齒:口中有齒。指人類。《列子·黃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發含齒,倚而趣之,謂之人。”
含類:佛教名詞。泛指一切有生命者。亦稱“含生”、“含情”、“含靈”。
含斂:含,古代死人入殮時口里所放的珠、玉等物。因稱入殮為“含斂”。
含混:①模糊不清。②指一種含有多層意義的語言表達方式,使人無法確定詞語所表達的本意,從而引起不同的語義反應。
含蓄:①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韓琦《觀胡九齡員外畫牛》詩:“采摭諸家百余狀,毫端古意多含蓄。”②不做正面說明,而用委婉隱約的話把意見表達出來。
含米特人(Hamites):舊譯“含族”。舊非洲學對東非、北非說閃含語系含語族諸語言的非尼格羅人種諸族的泛稱。分東、北兩支:東支包括古代的埃及人、科普特人和庫希特各族;北支主要包括柏柏爾人。猶太教、基督教《圣經》第一卷《創世記》稱這兩支都是諾亞次子含的后裔,故名。隨著非洲學的發展,“含米特人”一詞已被實際上存在的民族集團稱謂所取代,如庫希特人、柏柏爾人等。“含米特語族”一稱也已很少使用。現分布在北非、索馬里半島及部分東非地區,人口約5218萬(1995年)。
假如含族就是漢族的話,一切就很清楚了。
我不排斥中國有閃族人,這里的漢族特指劉邦故意強調的這個種族,那么漢族人應該來自今天的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吉布提、厄里特里亞、蘇丹、埃及等國的非黑人族系。這個群體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曾經都說閃米特語,也就是含語或漢語。
實際上在秦之前中國的語言也是相當混亂的,是秦始皇統一了文字。因為這個“統一”,文化的多樣性被無情地破壞了,包括三星堆在內的少數文化都被掩蓋了。
(選自蘇三“破譯颶風系列”之《三星堆文化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