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獎得主專訪
2007年8月4日下午,第六屆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寫作大賽頒獎典禮結束后,初中組的金獎獲得者唐雪卉最后一個走出頒獎現場。看到我在門外笑著等她,一下就抱住我,在我耳邊直說:“嚇死我了,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我獲了大獎!”說的時候臉上還掛著淚,很快,又笑了。
本刊記者:先恭喜你獲得了這一屆美文寫作大賽的金獎。你的獲獎作品構思很巧妙,你是怎么想到要以“七”為線索的呢?
唐雪卉:今天名單一宣布,我都蒙了,上去領獎時我還問旁邊的人是我嗎?不是在做夢吧?
其實剛拿到題目時我覺得比較容易,因為我沒有看后面的材料。構思了一會兒才看見原來那個話題“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下面還有材料:一個父母離異的背景。不過我的思路很快就調整過來了。我和老師商量了一下,他同意我的想法,于是以“七”為線索,寫了一篇記敘文。
沒有比賽之前我就在想,應該有一個小線索,從前到后貫穿文章。到現場寫作時這個念頭就十分清晰了。魚的故事是別人講給我的,只有一句話,“你知道嗎,魚的記憶只有七秒。”我在比賽的時候想起它后就決定以“七”為線索,“七秒,七天,七年”文章里其他內容都是我現場發揮出來的。其實我當時寫提綱時還計劃寫“七十年,我們幸福的一生”,但是時間不夠了,寫完七年就趕快結尾了。
本刊記者:你為什么來參加美文寫作征文大賽?是什么吸引你參加這次比賽?
唐雪卉:我平時會看《美文》,一直比較關注咱們的大賽,而且學校很支持我們參加這樣的比賽。爸爸媽媽也對我很有信心,再加上我自己十分喜歡,所以我就來了。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美文大賽的規格,無論是命題人、評委還是參賽人數,都是國內其他寫作比賽無法比擬的。
本刊記者:那么在你的寫作道路上,誰對你的影響最大呢?
唐雪卉:應該是我們學校的于憲平老師和少年文學院了。是他們激活了我的寫作細胞,激發了我的寫作熱情。
我上初一的時候,于老師的作文課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說文章要小、細、深,對我啟發很大。在課堂上,他會規定字數讓大家來寫一個小物件,練得多了,自然就能把很多東西寫細,會從小的角度選材選題,能把文章寫深。我那段時間寫了很多抒情、寫景的散文。
學校每周安排兩節作文課,同學們都比較喜歡。第一節課老師用課件講解,給話題、欣賞好的段落、放音樂、看圖片。第二節課開始寫,這時很多人就開始頭疼了,但是我很愿意寫,有時甚至是渴望。
到了初三,“寫身邊真實小事”的意識開始強烈,我的文章就轉向了敘事。除了老師每周都會布置的一篇話題作文,平時還會寫日記記錄身邊的事情。
少年文學院聚集了一群喜歡文學的人。我們做刊物,大家自己編輯,定主題、組稿、作封面、找插圖、排版都是我們做,很有成就感的。
本刊記者:你想以后當作家嗎?
唐雪卉:能當作家當然好了,但那是要經過努力的。我這次來參加大賽,最大的收獲就是拜了賈平凹老師為師,能夠在寫作上得到賈老師的指導。
2005年我到深圳參加全國首屆校園文學論壇,一位與會嘉賓說“文學是讓人快樂的”,我當時特別認同,但是現在我認為,文學是為了讓人感動的,要感動自己,也要感動別人。要有感動,寫文章就一定要真誠。寫作對于我,一直是快樂和幸福的,一直令我感動著。
本刊記者:是啊,當作家是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的,尤其是讀書和練筆。那么你平時喜歡看什么書?
唐雪卉:你是說《紅樓夢》、《三國演義》之類的書嗎?那肯定看了。剛開始看有些費勁,不過看多了就會覺得很好看。
我最喜歡看雜志。小的時候喜歡看連環畫和童話,因為很有意思。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寫作文寫得不好,我媽就給我買很多作文書,但是我一點都不喜歡看。五年級的時候買了一本封面很古典叫《名段 名句 名詞》的書,里面全是摘錄大師寫的精彩文章的段落,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詞語,我特別喜歡那本書,幾乎把它背完了。到現在,我一看到精彩的段落還會背誦下來,或者用自己的語言去改寫。
本刊記者:我們剛剛說的都是些經典名著,說說現在的流行文學吧。我知道你們這一代有很多人喜歡80后新銳派作家,你呢?
唐雪卉:我接受一部分。比如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好像就沒有開頭,以至于我剛看的時候還以為掉了幾頁呢。它的故事情節不錯,但是太灰暗了,有些詞(指臟話)還會誤導人。我曾經在同學的影響下用郭敬明式的語言寫博客,過了一段日子老師說我的風格變了,我自己看了之后也覺得思路很亂,不敢再用了。我覺得寫作應該有清晰的思路。
本刊記者:你今年已經摘得了美文寫作大賽的金獎,明年的比賽還會參加嗎?
唐雪卉:我一定會再來的。因為,得金獎固然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參賽我都能學到很多很多知識,并且認識好多朋友。跟這些收獲相比,金獎也并不是參加大賽最重要的理由了!
本刊記者:咱們今年高中組的金獎空缺,現在全國范圍內征集稿件。你打算參加投稿嗎?
唐雪卉:我是很想寫高中的題目,但是怕人家說我心野,都拿了初中組的大獎了還不滿足?(笑)
我們那里的學校是五四制的,就是小學上五年,初中上四年,開學后我上初四,還可以再參加一次初中組的大賽。我特別喜歡初中生活,也愿意在初中生活中創造更好的成績,我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