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愛潛水的人需要有對未知探索的勇氣,他們邊欣賞邊體味生命中新的經歷,享受著在大自然中尋覓樂趣的愉悅,在一個新的世界里不斷地去展現新的自我——北京銘鴻時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黃川就是這樣一個人。
黃川出生于西安,這位二十五歲就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的青年人眸子里有著陜北人特有的質樸和智慧。他喜歡爬山、沖浪,尤其是潛水,在充滿刺激和挑戰的生活中不甘平凡,在事業上為自己拼畫出一幅美麗的圖景。一個下午的談天,讓筆者深深感受到,坐在面前的這個年輕人,激情中滲透著深邃的智慧、沉穩的秉性,堅定而執著,他用淡定樂觀的心態行走于無疆的生命征途中。
求學異國:
淡定人生之旅的開始
一個時代的特征往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性格的發展,影響著人們對于生活的選擇。中國的改革開放激起了一大批有志氣的留學生出國求學、回國創業的浪潮,他們帶來了國外先進的思想理念和高新技術,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黃川即是這一浪潮中的幸運兒,回憶起多年前遠赴澳大利亞求學的情景,他已顯得很淡定。
高考當年,黃川以高出重點線60多分的成績進入南京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專業。作為一所重點軍事院校,學校的政治氣氛十分濃厚,外交專業的學生主要是外語授課,在語言學習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同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的中國改革開放得以進一步深化,一時間,去海外留學成為一股時代熱潮。作為學習外交專業的學生,黃川比常人更能近距離地接觸國外的文化、思想,這促使他在大學三年級便做出了申請海外留學的決定。當時,商科逐漸成為熱門專業,加上自身興趣和語言優勢,黃川很快通過了GMAT考試,并在1995年憑著托福成績650分的高分,接到了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在異國他鄉的求學生活對于任何人來說都不輕松。在交完第一年學費后,黃川身上只剩下1000美金,生存成為頭等大事,像其他留學生一樣,他只有利用白天的空閑時間,開始了打工生涯,從最初的清潔工、面包工廠工人做到后來的市場調查人員,為調查做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并獨立完成了學業。
其實,黃川在接到墨爾本理工大學通知不久還接到了美國排位前十名的哥倫比亞大學的通知書。當記者問起黃川,放棄了哥倫比亞這么優秀的學校有沒有覺得特別遺憾時,他說:“人生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人生道路上就會欣賞到不同的風景,所以沒有什么選擇是更好的選擇。”中國有句古話:既來之,則安之。也許正是這份淡定的人生觀讓他從第一個大決定開始就以一種欣賞風景的心態開始了人生之旅。
羽翼初豐:
梅花香自苦寒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就大的事業就要具有更多的資源和經驗積累。黃川緊緊抓住每一次機會,在大公司中累積經驗。
1996年,黃川在墨爾本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畢業后,進入了網絡遍布全球的專業服務機構畢馬威公司。其實,進入畢馬威工作也是巧合,讀研期間,一家中國公司想在澳大利亞尋找礦廠收購目標,但苦于對市場行情不夠了解,困難重重。黃川利用自己的專業背景幫助中國公司找到一家符合收購條件的合作伙伴,并通過畢馬威使中澳兩家公司完成收購,不僅為中澳兩家公司牽線搭橋,也為畢馬威贏得一筆訂單。之后,畢馬威看中了黃川的工作協調能力,向他敞開了大門。
在畢馬威,黃川主要從事服務中國和澳大利亞企業之間經濟往來的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業績,這使黃川的業務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公司中過于復雜的人事關系和中規中矩的處事環境與黃川的性格格格不入,而且,負責中國市場的合伙人也離開了畢馬威,對于喜歡追求挑戰的黃川來說,他期待自己的事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1998年,他辭職離開畢馬威,并隨即進入ITIG公司,開始接觸網絡營銷。九十年代末期,互聯網剛剛興起,網絡營銷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對年輕人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黃川喜歡新興事物,并一直對這一領域有自己的研究,他敏感地覺察到網絡營銷這個當時比較先進的概念是很有發展前景的,代表了營銷行業未來的一種走向。
憑著踏實的工作和行業知識的積累,在進入ITIG公司后不久便完全能夠勝任ITIG公司的工作,還為公司接到了有史以來第一份大單——建立悉尼奧運會的官方網站。但是,失去挑戰性的工作也就失去了促使人繼續前行的動力,黃川說:“在一個崗位上待得太久就會有惰性,我需要不斷地創新來保持活力。”半年之后,他離開了這里,去尋求創業更廣闊的新天地。
首次創業:
8個月的融資神話

1999年,黃川與朋友合伙創辦了“eyah.com”(咿呀網),這是一個中英文門戶網站,為使用者提供海量信息。在3月咿呀網正式上線的日子,澳大利亞的傳媒給予了廣泛關注,人們對這個被稱為南半球最大華文網站的運營情況拭目以待。令人驚訝的是,咿呀網發展速度極快,半年后就擁有了30萬的海外會員;8個月后,咿呀網與澳大利亞上市公司Telco達成協議,黃川以自己手上51%的股份,換取了Telco的400萬澳元的投資,成功被澳大利亞重量級的上市通訊公司收購。融資當日,澳大利亞主流英文媒體《墨爾本時代報》《悉尼晨鋒報》《澳洲人報》,澳大利亞官方SBS廣播公司,日本《產經新聞》等均對此作了報道,黃川8個月賺400萬澳元的故事也成為許多想在網絡科技浪潮中有所作為者的榜樣。
然而,在黃川的心里,對這個神話般的業績仍有些許遺憾,咿呀網曾經與一次絕佳的機遇擦肩而過。當時,由于咿呀網經營效益良好,香港首富李嘉誠看中了這一商機,并對咿呀網的資質進行了調查,擬寫了收購意向書。但在2000年,美國股市出現了大幅度下滑,跌幅之大實屬歷史罕見。納斯達克指數暴跌,投資者信心喪失,股市不穩定的局面直接影響了李嘉誠的投資意向,最終雙方沒有達成合作協議。
在咿呀網CEO職位上留任到2000年8月后,黃川又一次選擇了一個嶄新的平臺,進入安達信從事跨境交易。黃川在安達信和寶澤的工作都是以顧問的身份出現,為公司提供戰略層面上的交易撮合,這與黃川在中澳兩國金融界多年來的摸爬滾打所積累出的人脈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國背景更成為黃川事業的一個強大后盾,推動著他走向事業成功的一個又一個巔峰。
戎馬歸來:
舍不了的中國情
2006年,黃川決定回國。采訪時,本想從這個決定中挖掘點新鮮的故事,但黃川很淡然地回答說,現在大家都到中國來嘛,中國經濟發展吸引了有識之士的匯聚。
黃川幾乎是帶著一身的光環回來的。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澳大利亞從事投融資行業的人屬于少數,而專門從事中澳經濟發展項目的人更少。在黃川的工作經歷中,他一直充當了兩國經濟交往的橋梁的角色,不僅在商界甚至在整個澳洲社會都有一定的影響。2004年作為中國商務部邀請的唯一一位澳大利亞特邀演講嘉賓,黃川在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論壇上作了“中國企業如何利用澳大利亞金融市場”的專場演講,同時出版了《澳大利亞上市——中國企業的全新選擇》一書;2004年6月,黃川被提名為新南威爾士州太平紳士,經過總督府及律政部聯合考察,2005年,黃川被正式授予“太平紳士”的榮譽。
他25歲成為上市公司的董事,有在著名跨國公司的豐富經驗,獲得澳洲太平紳士的頭銜,經過多年的拼搏,黃川已從一名普通的留學生成長為讓人欽羨的成功企業家,作為一個青年人,該得到的東西他都得到了,然而骨子里不斷追求挑戰的因子促使他決定回到中國來,重新開創嶄新的事業。
談到銘鴻時代旗下莎啦啦中國連鎖鮮花網,黃川說,在過去、現在、未來人們都有送禮品的風俗,莎啦啦只是利用了互聯網的媒介將這一風俗便捷化了,“我們在做一件很傳統的事業”。
從出國到創業至今,黃川的道路似乎走得非常平穩,當我們把這一疑惑說出來的時候,他淡淡地笑道:“車到山前必有路。遇到事情我們要從戰略上蔑視它,從戰術上重視它。剛開始出國讀書的時候也很苦,但是心態好了就不覺得苦了。”
這位喜歡潛水的年輕人,用冒險的精神探索著未知的市場,他說自己是個開拓者,不甘平凡,不斷尋找嶄新的東西。他信奉態度決定一切,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有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就會決定有什么樣的人生。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讓黃川不斷把握著生命之帆的航向,享受每一次浪潮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