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充滿變數、各種競爭激烈、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人們易患憂郁癥、焦慮癥,而憂郁、焦慮正是健康的一大殺手。據調查:長期生活在憂郁、焦慮狀態中的人比普通人罹患癌癥的幾率增加10%左右;患心臟病、高血壓、肝病等疾患的幾率比普通人增加5%左右。因此,人們素有“笑一笑疾病少,愁一愁病來磨”的說法。那么,在競爭激烈、事難如愿的現實生活中,該如何使自己心寬情悅保健康呢?
一是低比自慰法 俗話說:“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這句話中的比,自然是跟各方面條件比自己優越的人比,如此之比,你當然會悲觀失望。而低比自慰法,就是跟各方面條件不如自己的人去比。這樣一比,你就會覺得自己還不錯,就會增添優越感、自豪感、愉悅感。這樣,你的心情自然就好了,身體也自然健康了。
二是辯證自慰法生活中十全十美的如意事總是少之又少,而更多的卻是不盡如人意的煩心事。但是,從辯證的角度去觀察,事物又不是絕對的,事物常常是好中有孬、孬中有好。禍之福所倚,福之禍所伏,這就是哲理性、辯證法。而這里所說的辯證自慰法,就是從短中見長、劣中見優,從不如意事中發現優越性。從前有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賣布鞋。一到晴天,小女兒的布鞋好賣了,但大女兒的傘卻賣不出去;而一到雨天,大女兒的傘好賣了,小女兒的布鞋就賣不出去。為此,老太太一遇晴天為大女兒憂,一到雨天為小女兒愁,幾乎沒有一天好心情,身體也變得病懨懨了。后來,一位智者告訴老太太,晴天,小女兒的布鞋好賣,你該為小女兒高興;雨天,大女兒的傘好賣,你應為大女兒快樂。經這位智者的辯證點撥,果然,老太太每天都是好心情,身體也慢慢健康了。所以,遇事辯證地看,善于洞穿事物反面的積極意義,這樣自慰,你就會每天樂呵呵,心寬保健康。
三是希望自慰法人生活在社會中,只要健康地活著,你就應該樂觀。即使你在生活中敗得很慘,也要看到自己潛在的光明和希望。在遭遇打擊和挫折時,一定要善于從不幸中看到萬幸、從黑夜中看到光明、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用如此的希望自慰法,你就會把心放寬,把身修壯,你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四是慶幸自慰法 生活中遭遇不如意事時,欲使自己心情愉悅、永葆健康的另一種方法就是常懷慶幸之心、富有阿Q精神。懷有慶幸之心,你就會從挫折、打擊和不如意中聊以自慰,進而使自己的情緒步出低谷,促進身心健康。俄羅斯著名作家契訶夫說:“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燒起來,那你應當高興,而且感謝上蒼,多虧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你的手指被扎了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多虧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要是有窮親戚來找你,那你應當高興,幸虧來的不是警察;要是你的一顆牙痛,那你應當高興,幸虧不是滿口牙痛。”運用這樣的慶幸自慰法,生活就會歡樂無窮,身體就會因心寬情悅而健康強壯。
(編輯 方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