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它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女性內生殖器官(包括子宮、輸卵管、卵巢)及盆腔組織(盆腔腹膜、盆腔結締組織)發生了炎癥,稱為盆腔炎,其中以輸卵管炎最為多見。卵巢與輸卵管猶如“鄰里”,緊靠在一起,一旦輸卵管發生炎癥,常常會累及卵巢。人們通常將卵巢與輸卵管統稱為附件,因此,將輸卵管卵巢的炎癥稱為附件炎。
附件炎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慢性附件炎多由急性轉變而來。引起附件炎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流產后(包括人流、藥流及中孕引產后)及分娩后感染,還有像宮腔操作的手術或檢查,例如,診斷性刮宮術、輸卵管通水術、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術、宮腔鏡檢查等,也可因無菌操作差,引起急性附件炎。此外,個人衛生,尤其是經期衛生差,如經期游泳、盆浴或性生活等,也是引起急性附件炎的原因之一。
急性附件炎的主要癥狀是下腹痛和發熱。炎癥較嚴重者,發熱前可寒戰(俗稱怕冷),有的可伴有直腸、膀胱刺激癥狀,如腹瀉、尿頻、尿急等表現。倘若,急性附件炎治療不徹底,或病人免疫力差,造成病程遷延,可轉變為慢性附件炎。大多數慢性附件炎患者可有急性發作的病史,但也有部分患者急性炎癥過程不明顯,尤其是衣原體、支原體感染者常無明顯炎癥表現。慢性附件炎的癥狀通常較緩和,由于慢性附件炎引起的盆腔粘連和充血,可引起以持續性下腹部墜脹、腰骶部酸痛為主的癥狀,常于勞累、性交及月經前后加重;有的可出現性交痛或痛經。盆腔粘連、充血還可引起月經增多和白帶增多。由于慢性附件炎癥狀長期折磨患者,所以,不少患者還可能出現神經衰弱的癥狀,如周身不適、失眠、容易疲勞等。
慢性附件炎是一種缺少有效治療方法的婦科疾病,通常治療效果不甚滿意,所以,預防慢性附件炎顯得尤為重要。預防慢性附件炎,首要要預防急性附件炎。如平時注意性的衛生,經期嚴禁性交、游泳、盆浴,特別要杜絕男方或女方性生活紊亂,避免淋病等性傳播疾病引起的急性附件炎;認真落實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及由此引起的人流、藥流手術;流產后,要重視流產后休養期的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不要過早恢復性生活等,如果能做到這一些,附件炎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一旦發生了急性附件炎后,應選用有效的抗生素,進行正規徹底的治療,爭取一次治愈,不要導致慢性病變。可是,許多患者,或因工作原因,或因醫療費用原因,以及認識問題,常將體溫正常、癥狀緩解誤認為急性炎癥已治愈,從而不再繼續就診治療。對這類患者,醫生通常只能開3天左右的處方用藥,如果3天后患者不再隨診,僅憑這3天抗炎治療,難以達到治愈的目的,其后果必然是慢性附件炎的結局,所以,什么時候終止治療,應由醫生根據治療效果而定,患者千萬別自作主張隨意終止治療。
慢性附件炎患者,由于附件組織受到炎癥影響,產生炎性粘連等病理改變,這些病變通常較難消除,因此,治療效果常難以令人滿意。目前的治療主要為物理療法,通過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等治療,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況,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癥的吸收和消退。活血化瘀、消熱解毒的中成藥也是常用的治療方法。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等炎性包塊可手術切除,附件炎癥反復發作者大多存有小的感染灶,藥物對它常難奏效,也宜手術切除,避免日后復發。此外,增加營養,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慢性附件炎的康復也有裨益。
(編輯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