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中風能預防嗎?
我母親年過花甲,患有高血壓病,數日前早晨起床時,突感左側上下肢麻木,不久因左下肢無力而摔倒,家人立即將她送往醫院就診,可是到醫院之后,她感到左側上下肢已不再麻木,經醫生做腦CT,發現她右側大腦前動脈有一小血栓而診斷為短暫性腦缺血引起的腦栓塞,遂囑她做頸動脈超聲波檢查,以了解是否有頸動脈狹窄,如有狹窄,可做頸動脈內膜切除術,以預防再次發生缺血性腦中風。請問,這手術能預防缺血性腦中風嗎?
上海 呂 杰
呂 杰讀者:
你母親患的腦栓塞是老年人早期缺血性腦中風中的一種常見病,它發病時的癥狀是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一側上下肢麻木等,但這一系列癥狀能很快恢復而和正常人一樣。可是有些人在事隔不久會再出現較嚴重的缺血性腦中風。
從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病來看似乎位在腦部,但據近年來的深入研究表明,60%缺血性腦中風的禍根在頸總動脈分叉處,如該處有硬化、狹窄,其硬化斑塊脫落的栓子或頸內動脈的繼發性血栓都能導致此病的發生。目前,較常用的了解頸動脈病變的方法有頸動脈超聲波檢查和CT頸動脈造影術等,若發現頸動脈已有超過50%的狹窄或內膜有斑塊、潰瘍,應立即做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該手術已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目前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其安全性也有明顯地提高,所以你母親可以放心去做這種手術。一般在手術后一年內的復發率已大大地下降,原因是手術后頸動脈的內壁已較光滑,且內徑大小也恢復正常,故確能預防缺血性腦中風的再次發生。
上海公惠醫院 陳身修
如何防護腳拇指外翻?
我認識的好幾位老同志腳拇指大跖骨處紅腫,不能穿鞋,走路困難,非常痛苦。不知這是一種什么病?如何防護更有效?
遼寧 西 菲
西 菲讀者:
老年人易患各種腳病,走起路來十分痛苦。最常見的腳病是第一跖骨內翻轉,大拇指斜向外側,在醫學上稱“拇外翻”。
人的足掌楔骨間與跖骨間有堅強的韌帶(筋腱)相連,但是第一楔骨、第一跖骨與其他楔骨、跖骨的連接較弱。倘若站立過久、行路過多或經常穿尖頭鞋,第一楔骨易受非生理壓力的影響而向內移位,引起足之縱弓和橫弓塌陷。腳拇指由拇收肌和拇長伸既拉向外移。拇指近節趾骨基部將第一跖骨頭推向內內側,使第一、二跖骨間的夾角加大,第一跖骨頭在足內側形成一骨贅,拇外翻逐漸加重,第二趾被拇指擠向背側,趾間關節屈曲,形成錘狀趾。
拇外翻的臨床表現是:拇外翻常呈對稱性,也有是右腳比較嚴重的。腳拇指的跖趾關節輕度半脫位,內側關節囊附著處因受牽拉,可有骨贅形成。第一跖骨頭的突出部分,因長期受鞋幫的摩擦,局部皮膚增厚,并可在該處皮下產生滑囊,如經常紅腫,則發展為拇指滑囊炎(又稱拇囊炎腫)。還有一些病人癥狀比較嚴重,拇趾的跖趾關節可產生骨關節的骨質增生,走路時發生劇烈疼痛。第二趾近側趾間關節處背側皮膚因與鞋幫摩擦可形成雞眼,加重疼痛癥狀。那么,拇外翻應如何防治呢?
平素應穿合適的鞋子,以運動鞋為最佳,經常練習用足底外側行走,臨睡前可做屈趾運動,如以足趾撿物(撿鉛筆或撿襪子等),以防拇外翻的發生和發展。輕度拇外翻可在第一、二趾間夾薄棉墊,夜間在拇指內側縛一直夾板,使拇指逐漸變直?;螄乐厍乙巡l拇囊炎腫者,用抗生素不能徹底治愈,只有手術才能根治。可做滑囊骨贅切除手術或拇內收肌腱切斷術和第一跖骨基底部截骨術。手術預后良好,只要醫生技術熟練,可恢復正常生理功能。
凡是懼怕手術的,可到藥店購買醫用艾條(艾卷)點燃后在太白、公孫或阿是穴熏烤5~10分鐘,以局部紅潤為宜,有明顯的通經活血止痛的功效。另外,每晚用紅花、透骨草、伸筋草各5克沖水,用40~50度溫熱水泡腳20分鐘,療效亦佳。
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楊元德
高血壓患者便秘會誘發中風嗎?
我岳父年過7旬,患高血壓病已20多年。近日來,他排便費勁,2~3天才解大便一次,服過兩天通便藥,又買了香蕉、蜂蜜等食物給他吃,大便才松軟些。聽說高血壓患者因為便秘可以誘發中風,我們十分擔心,這是真的嗎?
湖 南 劉洪鳴
劉 洪鳴讀者:
對患高血壓病的老年人來說,便秘確是一個誘發中風的危險“殺手”之一。究其原因是高血壓病患者便秘時由于用力排便,可使胸、腹腔壓力增加,靜脈血回流受阻,動脈內壓及顱內壓急劇增高,容易誘發腦中風(主要是腦溢血)、心肌梗死,甚至發生心臟猝死。去年底著名相聲演員馬季“衛生間事件”——因排便時猝死在衛生間就是明證。
鑒于此,患有高血壓病的老年人平時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多喝水,每天飲水不少于500毫升,最好每天早晨起床后堅持飲用一杯涼開水(約300毫升),除能增加水分外,還能刺激腸蠕動,軟化糞便。平時應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以提供較多的食物殘渣,還可適量食用蜂蜜、芝麻、核桃、豆奶等潤腸食物,除注意飲食外,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養成定時去衛生間的習慣,堅持力所能及的運動等。如患者發生便秘,要早重視,早治療??稍趯?漆t生指導下使用潤腸通便藥,但切忌長期使用瀉藥和通便藥,這樣會引起藥物依賴,甚至加重便秘。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王小衡
怎樣防范殺蟲劑危害健康?
我時不時看見家里有蟑螂、蚊蠅活動。為殺滅蚊蟲,我常在墻角、廚房等處噴灑殺蟲劑將其殺滅。據說專用于殺滅蚊蟲的殺蟲劑,對人體也有一定的毒性,不知是否如此,該怎樣防范殺蟲劑對健康的危害呢?
河南 何 強
何 強讀者:
夏秋是蚊、蠅、蟑螂等害蟲滋生繁殖和頻頻活動的季節,它們污染食物,傳染疾病。因此,人們常噴灑殺蟲劑將其殺滅。但任何殺蟲劑都不同于普通日用生活品,若使用不當,便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廣泛在居室使用的殺蟲劑、滅蚊片和滅蟑藥,一般都是采用國際上公認較為安全的屬于擬除蟲菊酯類的溴氰菊酯作為有效的殺蟲成分。但這種殺蟲成分對人體神經系統也有毒性,長期、經常接觸會引起神經麻痹、感覺神經異常、頭暈頭痛等神經癥狀。其他一般的殺蟲成分對人體的毒性則更大,如有的殺蟲劑和殺蟲乳油,還采用了毒性頗高的苯及其同系物做溶劑。長期接觸這些溶劑,會損害造血系統。殺蟲劑對人的毒副作用是一個慢性過程,有的要經過幾年或十幾年才會表現出來。因此,在室內噴灑殺蟲劑后,切勿以為未發生頭暈、嘔吐等急性中毒癥狀就高枕無憂。
防范殺蟲劑對健康的危害應做到:①節制使用,適可而止,可用可不用時盡量不用,不可為增強殺蟲效果而隨意加大使用劑量,以致過量使用。②選擇低毒級擬除蟲菊酯類制作的殺蟲劑,如植物除蟲菊花、安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等,不要輕易選用毒理、毒性和對人的毒副作用尚未明確的殺蟲劑。③噴藥前,必須先把所有食物、水源、碗柜遮掩,密封。④噴藥時,穿上長袖衣服,戴上口罩,防止皮膚或呼吸道中毒。⑤噴藥后,立即離開現場,待過半小時,打開門窗,充分通氣之后,方可進入。⑥不要讓大腦發育還不完善的嬰幼兒和兒童接觸任何殺蟲劑,以免影響大腦發育。噴灑殺蟲劑后,如果發現家人有頭暈、視力模糊、皮膚刺痛、惡心等癥狀,應讓他們及時離開、使用過殺蟲劑的環境,必要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華 平
拍X光片比透視更有利于疾病的診斷嗎?
我咳嗽十幾天了,醫生要我做胸部透視。結果顯示肺部有可疑陰影,建議再推X光片做進一步檢查。既然拍x光片比透視更有利于疾病的診斷,為何開始醫生不直接讓我拍片,而是要先透視,害得我多
彭 漢讀者:
透視和拍片,其實各有所長,拍X光片比透視更有利于疾病的診斷的理解是片面的。利用X射線穿透人體被檢查部位,從而在熒光屏上顯示的影像直接觀察診斷的方法叫X線透視檢查。X線透視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方面很常用,健康體檢的初篩也普遍采用胸部透視。它的優點是,在檢查時可以轉動受檢者的身體,從各種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觀察病變狀況,既方便,又省錢;缺點是,難以看到細小的病變,且不能留下客觀記錄,不能對治療前后的病變進行對比。
利用X射線穿透被檢查部位并感光在膠片上形成影像,然后再做診斷,叫x線拍片。拍片的優點是比透視清晰,并可留下客觀的記錄,有利于前后對比;缺點是不能觀察器官的運動功能,且費用較貴。
那么,是不是拍片比透視更好呢?不一定。在臨床上,有時在透視后需要再拍片,有時則拍片后仍要再透視,尤其在有可疑的情況下,往往要集兩種方法之優點,以做出準確診斷。例如,透視肺部有小片陰影,懷疑是肺炎,就需要再拍片。又如,拍片發現胸膜腔可能有少量積液,就應再做透視,在轉動軀體時可判斷是不是積液。
以上,僅是對胸部的透視和拍片而言。如果是胃腸鋇餐檢查,在吞服造影劑硫酸鋇后,透視和拍片誰也不能少。透視,可以觀看食道、胃和十二指腸在哪個部位出現問題,立即拍下片子;至于觀察胃的張力,這是判斷胃下垂的根據,必須依靠透視。
又如,對急性胃穿孔的診斷,一般做腹部透視;對計劃生育“透環”檢查,當然是做透視,不必拍片。如果是頭顱、骨骼、關節的檢查,透視難以看清楚,一律采用拍片。由此可知,透視和拍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應由醫生酌情采用。
袁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