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0周歲,8年前患上了高血壓,5年前又被查出高血脂、高血糖。當時,三酰甘油(甘油三脂,以下稱血脂)為10.78毫摩爾/升,空腹血糖9,55毫摩爾/升,均遠遠高于正常值,俗稱的“三高”已形成。最近幾年,我堅持“有病不忌諱,管住自己嘴,勤動兩條腿,常喝秸須水(即玉米須茶)”的自我康復療法。目前,已停服降脂、降糖藥兩年多,停服降壓藥兩個多月,經多次檢查,血壓、血糖和血脂指標均恢復正常,“三高”癥狀都已消失,可以說,我終于戰勝了“三高”病。
一、“有病不忌諱”——不諱疾忌醫,及早查治。
2002年“五一”長假后,因為“三高”病,我去了醫院。在診療室里,我看到了幾個病情嚴重的病人。醫生指出:這都是平常吃得太好,太多,運動又少造成的。今后必須注意糾正。當聽說我還沒有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典型癥狀時,醫生告誡:如果等出現癥狀,再治就遲了。說完醫生給我開了二甲雙胍、威氏克、來運可、血脂康等藥物(后來又增加了拜糖平)。
從第二天起,我就遵照醫囑,正常服藥,病情逐漸有了好轉。到5月底,血脂已降到1,09毫摩爾/升,到6月底,血糖就降到6.15毫摩爾/升。治療初見成效,家里人也比較放心了。
二、“管住自己嘴”——合理飲食,是一切治療的基礎和前提。
俗語說:“病從口入。”我查了不少醫學書,上面分析的病因與醫生講的一樣。于是,根據醫囑,我注意到:①飲食不要過飽。每頓只吃七、八成飽,不足部分吃蔬菜。②晚餐控制主食,無饑餓感就行。③主食盡量以玉米面等粗糧為主(有人稱玉米為“黃金食品”)。④油膩食品少吃,以清淡和蔬菜為主。⑤牛奶天天喝。過去不習慣喝牛奶,自從查出“三高”后,每天喝一瓶鮮牛奶,后來又改為每天一瓶酸牛奶。
三、“勤動兩條腿”——適當運動。是治本之策。
自從查出“三高”,我聽了醫生的告誡,勤動起兩條腿來。
具體就是堅持每天晨練,風雨無阻。為此,我專門買了一身雨衣,用于對付刮風和下雨,且每天跑步半小時的“底線”不改變。我還經常變換跑步路線,選擇污染少、環境好的路線,邊跑邊欣賞周圍環境,放松自己的心情。跑步結束回到家沖個澡,結果神清氣爽一整天。到了晚上,晚飯后我再散步30分鐘以上,這不僅增加了運動量,而且對于第二天早晨大便通暢有益。
四、“常喝秸須水”——每天當茶喝,功效顯著。
剛開始接受治療我每天三頓要吃一小捧藥,兩個月后,我總感到胃不舒服。我跟醫生說了,醫生講,要想病好,不服藥是不行的!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對醫師的意見應充分尊重,但我的視野應更廣闊些。我就到處查找治“三高”的醫書,如能找到既能治病,又不需服藥和省錢的辦法,那豈不更好?不久,“捷徑”終于在幾本醫書上找到了,就是常喝秸須水(即“玉米須茶”)。它的功效是解毒泄熱,平肝降壓,降血糖,主治各型糖尿病,對中老年糖尿病并發高血壓病者尤為適宜。
當時正好是2002年七八月份,是玉米的收獲季節,我找來了幾口袋玉米須,就開始喝“玉米須茶”了。后來,我又在其中加入適量冬瓜皮和西瓜皮(即二皮)。2002年9月中旬我就停用了降脂、降糖藥。9月26日,我到醫院做了檢查。空腹血糖為6.57毫摩爾/升,較前幾個月已有了明顯下降。
以后的幾年當中,我一直以我的方法治療“三高”。到2004年8月9日,體檢測得血糖為5.45毫摩爾/升,血脂為1.09毫摩爾/升,血壓也正常。我就此停服了降壓藥。此后直到今天,我的血糖、血脂、血壓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可以說,我終于戰勝了“三高”。
(編輯 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