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把姜文變成了二流演員?
不知道我說“姜文已經淪落為二流演員”這樣的話會引起多大的爭論,大家只要看看那些已經公演、正在拍攝和籌備拍攝的可能成為中國最有影響的電影里都看不到姜文的名字就知道這其實早已成為事實。
那么,是誰取代了姜文——這個曾經被譽為中國男一號的演員呢?答案是,香港演員取代了他。那么,香港演員憑什么能把以姜文為代表的內地男演員們“掃”為二流呢?

是演技嗎?非也。既看過《滿城盡帶黃金甲》又看過《秦頌》的觀眾想必都很清楚,姜文演的皇帝在霸氣上絕非周潤發(fā)的皇帝所能比。也許,將姜文和李連杰進行對比更能說明問題:武術運動員出身的李連杰在演技上根本不是姜文的對手,可是,在片酬上姜文卻根本不是李連杰的對手。
如果不是演技,這幾個屈指可數(shù)的香港演員到底是憑借什么能夠把人數(shù)眾多的內地的姜文們“打倒”在地呢?
憑的是國際知名度!
我們調查了內地、香港、臺灣共計18位主要男演員在西方女人中的知名度、魅力指數(shù)、形象定位等多項指標。這18位男演員分別是:陳道明、劉燁、姜文、張豐毅、葛優(yōu)、李亞鵬、濮存昕、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成龍、李連杰、周潤發(fā)、黎明、周杰倫、金城武、王力宏。
在知名度這項指標中,調查發(fā)現(xiàn)內地男演員慘不忍睹,連其中的佼佼者姜文,他的知名度都幾乎是零。甚至,我們這項調查曾經在法國——這個姜文前妻的故鄉(xiāng)——進行過一個小規(guī)模的試調查,也沒有遇到一位知道姜文的法國人。而排在知名度榜首的清一色是香港演員:成龍、李連杰、周潤發(fā)、劉德華、梁朝偉等。
“游擊隊隊長”、“諸葛亮”這些內地男演員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角色都先后“失守”于港臺演員,是內地男演員正在走向被“集體淘汰”的重要標志。只一個周潤發(fā)就將我們人數(shù)眾多的內地男演員打得七零八落,我們看了他的黃金甲、他的大姨夫,還要看他的周瑜、游擊隊長,別忘了還有一個海盜。
劉德華發(fā)型變化背后的奧秘
你注意過劉德華的發(fā)型變化嗎?我猜你大概沒有。你知道劉德華發(fā)型變化背后的奧秘嗎?我猜你大概也不知道。
據(jù)說,若干年前,一家美國媒體記者采訪葛優(yōu)被葛優(yōu)拒絕。葛優(yōu)解釋說,我能把中國觀眾伺候好就成了。當時,聽到葛優(yōu)這番話,我記得心里還忍不住泛起過一股強烈的愛國激情。可惜,此一時彼一時,由于缺乏國際知名度,在香港演員的壓迫下,內地男演員正面臨整體淪為“配角”的尷尬處境;由于缺乏國際知名度,連姜文這樣的優(yōu)秀演員也只能屈居“第二”。我首先簡單介紹一下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我們選取了內地、香港、臺灣三地共計18位男演員的照片,請西方女人對他們“評頭論足”。
我們挑選照片的原則有四個:第一,照片清晰、分辨率高;第二,正面照,實在找不到完全正面的也要找一張基本上是正面的;第三,表情比較平穩(wěn),沒有大笑、大悲;第四,生活照,只有張豐毅例外,我們用的是一張劇照。
內地演員李亞鵬我們使用的是一張披肩發(fā)的生活照,在“評頭論足”的部分(實際上沒有論足,所有的照片都只用了上半身),許多西方女人指出,李亞鵬這種披肩發(fā)在西方已經過時了,更有西方女人指出,這樣的發(fā)型在西方現(xiàn)在只有乞丐、流浪漢中比較常見。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劉德華,如果你上網把劉德華的照片比較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趨勢,劉德華的頭發(fā)是越來越短了,他以前經常留的是“三七”分發(fā)型,近年來他再也沒有留過。目前,劉德華留的發(fā)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短發(fā),額頭的發(fā)際線呈清晰的“V”字形;另一種稍長,但也不是“三七”分,而是“兩邊往中間匯聚”。
為什么劉德華會選擇這兩種發(fā)型呢?答案是,這是球星貝克漢姆的發(fā)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查找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劉德華的發(fā)型和貝克漢姆的何等地相似。當然,劉德華可能會辯解說,他模仿貝克漢姆僅僅是因為他喜歡足球。問題是,貝克漢姆的發(fā)型可不是由一個普普通通的理發(fā)師理出來的,而是由專門的設計公司設計出來的。
接下來,我就要告訴大家“西方女人眼中的中國男人形象”研究中我們所得到最重要的結論之一:中國女人擁有自己的審美標準,而中國男人做到這一點很困難。這樣一來,我們就非常容易理解劉德華的做法了,在今天這個依然由西方人主導的世界里,一個中國的男演員要想得到西方的認可,他首先只能模仿西方。
從這一點可以清楚地看到,香港演員不但有經營自己國際知名度的意識,更有具體的手段和方法。認識到這一點,對于內地男演員整體落后于香港男演員的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當然,有人會說,光一個發(fā)型不能說明全部;也有人會說,發(fā)型的流行長短只是一個輪回。但往往正是細節(jié)上的差距其實更足以說明問題。
給內地演員支個招
結合我的“西方女人眼中的中國男演員形象研究”獲得的結果,我鄭重地給內地演員提出如下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樹立遠大的志向。不必關注女人裙內的短褲走光,也不必關注女人乳溝的深淺。有些內地男演員陶醉于老婆、情人、多生孩子的生活,偶爾炒一點緋聞加丑聞,恐怕“世界夢”還從來都沒有做過。
第二,下工夫學英語。當年章子怡把英語的“沙發(fā)土豆”說成“沙發(fā)西紅柿”,有的“白癡”說章子怡因此丟了中國人的臉。試問,一個美國人中文說錯了,你會因此認為他丟了美國人的臉嗎?章子怡今天已經能夠為美國動畫片配音,是學的過程中犯錯誤丟臉還是學了十幾年都不會說丟臉?
第三,全面研究章子怡的運作經驗,這一點我就不再重復了。
第四,虛心向香港演員學包裝。在“西方女人眼中的中國男演員形象”的研究過程中,眾多西方女人直言不諱地說,她們能夠接受港臺男演員作為男友或丈夫,但是無法接受內地男演員,因為內地男演員看上去太“土”。我也特別提到了姜文有過法國妻子,但是我調查過的所有法國女人都表示,不排除有些喜歡中國文化的法國女人會接受姜文,但是總體而言,姜文對西方女人的吸引力肯定遠遠低于香港演員。
第五,用中國功夫作為走向世界的敲門磚。據(jù)我的推斷,許多內地演員的內心深處有點看不起功夫明星,打打殺殺的功夫電影對演員的演技要求不高。但是,嚴酷的事實是功夫電影是中國極少數(shù)能夠輸出的電影樣式之一,所以內地男演員不妨把功夫電影作為敲門磚,先混個臉熟。切記,今天沒有知名度,明天你連機會都沒有。這方面,周潤發(fā)的成功經驗極值得借鑒,發(fā)哥到好萊塢闖蕩多年未有嶄獲,直到拍了《臥虎藏龍》,在美國的人氣一下子就上去了。一位美國女士告訴我,“《臥虎藏龍》在全球上映之后,中國男人的形象得到了改善,你們要感謝周潤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