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點
價位過高,不能滿足游戲開發商需求,并且錯誤地估計了大型游戲市場的發展方向,導致PS3成為索尼的一大敗筆。
早在今年一月份,PS3上市不久,我就認為PS3對索尼來說是個災難。現在,已經過去6個月了,PS3的銷量僅達到任天堂Wii的1/4。盡管索尼把它的價格下調了100美元,并且對藍光的娛樂內容進行了大規模促銷,但仍不能說服顧客要買PS3。
即使降價了,索尼的PS3還是有很多問題。據統計,2005年秋天發布的Xbox 360銷售額已達560萬美元,其次是Wii,每臺售價250美元,銷售總額已達280萬美元。而PS3的銷售額僅有140萬美元。
市場證明,PS3是索尼的一大敗筆,主要原因在于其價位過高,不能滿足游戲開發者需求,并且錯誤地估計了較大型游戲市場的發展方向。
現在,索尼終于降價了,但就在一周前,索尼才剛剛否認了降價傳聞。顯然,這樣的做法與其說是否認,不如說是祈求更加貼切,“我們等不及你們一周之后再買PS3了。”
不過,關于價位的問題,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有100多萬人愿意花500~600美元購買iPhone,另外每月再加80~100美元的通信費。這說明什么?可能會有人說這是因為蘋果制造出的假象,讓人們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包括我自己),但也許正是由于蘋果出色的營銷能力,人們才愿意為它的產品支付更高的價錢。還有一點不要忘記,iPhone已經成為時尚的標志,而PS3不是。
過去,索尼由于沒有為游戲開發者和游戲玩家提供頂級的工具受到批評,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微軟則全力以赴為Xbox 360的用戶提供一切能夠滿足他們需要的工具。市場表現可以說明一切。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平臺的排他性消失了,這對于大多數游戲開發商來說,交換式的平臺變得十分重要。幾年以前,只要開發PS2或Xbox游戲就夠了,但如今開發商開發的游戲,不僅要同時適用于這兩種游戲平臺,還要在PC上也能夠運行。
問題是,開發PS3游戲十分困難。所以6個月前,當PS3發布時,開發商們并不欣賞冠在它頭上的一系列的稱號,更何況,這些稱號完全沒有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微軟在這方面擊敗了索尼,為Xbox 360吸引了更多的開發者,比PS3早一年上市的Xbox360顯然更受歡迎。
這就解除了索尼最主要的競爭武器——索尼的市場滲透力。“市場份額越大,你得到的就越多”,這條古老的公理在游戲界似乎并不適用。
游戲市場已經有了新的發展,婦女、家庭和老人是主要的市場對象,而核心玩家的重要性則逐漸降低。我妻子曾經建議我們應該買一臺Wii,這既說明了任天堂的市場營銷做得有多好,也說明了游戲機是如何發展成為家庭娛樂設備的。
盡管擁有藍光播放器和聯網能力,但說到娛樂,PS3與索尼Connect的整合,以及與PSP和數字成像產品的整合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