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公司全球董事長兼CEO魯毅智低調訪華,除了高度稱贊中國的管理團隊外,還向競爭對手宣戰,AMD欲憑借整合ATI后的平臺優勢、新四核的推出和眾多OEM廠商的“支持”,向英特爾大反攻。
北京大學微處理器研究開發中心主任程旭教授向魯毅智博士和AMD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郭可尊女士做X86技術轉讓階段性成果展示。
“我們已經制定了一整套的方案來應對。未來12~18個月內,我們會收復失地。”6月27日, AMD公司全球董事長兼CEO魯毅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堅定地說,“競爭對手的一系列的措施,是出于AMD的壓力,同時也迫使AMD做得更好。”
過去6個月,由于競爭對手英特爾推出酷睿2 芯片和進行了一系列的降價,AMD的市場受到一定的影響。
但一切似乎正在發生變化。6月26日,AMD又擴大了陣營。東芝公司在新的筆記本電腦產品SatelliteA215系列中,所使用的處理器全都來自AMD,這是東芝在推出筆記本電腦產品的7年來,第一次采用來自非英特爾系的處理器產品。
然而,AMD所面臨的競爭將相當的激烈。有消息傳,英特爾將在8月份啟動新一輪芯片價格戰,計劃在AMD四核芯片巴塞羅那發布時爭奪市場,芯片雙雄的競爭態勢引人注目。

價格之戰
盡管英特爾和AMD的高層都盡量少談價格,但不可否認的是,價格戰的“殺傷力”不可忽視。正是因為英特爾從去年年中開始的一系列降價,使得AMD原本咄咄逼人的氣勢有所減弱。
魯毅智承認,“今年第一季度,由于競爭對手給出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價格,給AMD在財務和現金流上帶來了壓力。” 魯毅智認為,對手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AMD獲得成功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記者收集的資料,在過去的一年里,英特爾發起了多次價格戰。去年7月份,英特爾首次大規模降價,最高降價幅度超過60%;去年10月再次展開新一輪降價,主要涉及CeleronD、Pentium4和PentiumD三個系列,降幅超過25%;今年1月,英特爾再次大降價,涵蓋最新發布的Core2Duo雙核處理器的全系列處理器產品,最大降幅高達58%。
在英特爾的攻勢下,AMD銷量仍在增長,2006年第四季度AMD芯片銷量同比增長26%,比上一季度增長19%,但AMD在2006年第四季度凈虧損5.7億美元,平均每股虧損1.08美元。同樣,價格戰也拖累了英特爾。去年第四季度,英特爾銷售額為97億美元,凈利潤只有15億美元,同比下滑39%。
“我們不會放棄,也不會投降。我們將制定出一套合適的計劃應對在財務方面所遇到的挑戰。” 魯毅智說。
魯毅智沒有透露這個計劃的相關細節,但給記者展示了AMD未來的藍圖。未來AMD將在“高效能的計算、終極視覺體驗、高質量低成本技術”等三大領域進行拓展。其中“高質量低成本技術”即是著名的OLPC(即100美元電腦)項目。OLPC采用了AMD的芯片,這被視為是AMD的三大增長點之一。據魯毅智透露,OLPC預期明年1月進入大規模量產期,該產品的性能、壽命、質量等表現都超出了AMD剛開始時的預期。
無疑,未來雙方價格戰主戰場將蔓延到農村市場和3~5級市場。
根據記者獲得的信息,OLPC組織目前還沒有和中國政府達成協議,OLPC尚沒有在中國展開。而此次魯毅智訪華的主要目的,是拜訪信息產業部和科技部的相關官員。有消息透露,魯毅智訪談的一個主要內容是OLPC項目。
而一直詬病“100美元電腦”的英特爾忙不迭地推出了200美元電腦項目,并積極參與到農村市場的開拓中。英特爾去年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投資超過10億美元推廣“世界齊步走”計劃。中國的9.1億農民,將是這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OLPC項目尚未在中國開花結果的情況下,AMD采用了另外的方式來開拓農村市場。根據AMD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潘曉明介紹,AMD將和聯想、方正、同方等伙伴合作開拓農村市場。
價格戰使得雙方都元氣大傷。“我不會把目標放在價格上。” AMD公司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郭可尊在接受采訪時說,AMD希望成為客戶成功的DNA。
技術賽跑
價格戰雖然可以暫時顯效,但是要長期占據優勢地位,技術是第一要素。對這一點,AMD 、英特爾都明白。
2003年,AMD推出64位的芯片Opteron,這被魯毅智認為是AMD歷史上重要的一步,它使得AMD在服務器芯片技術上領先于英特爾。但去年英特爾推出了酷睿2芯片,把這一落差彌補上。AMD新的技術超越被寄托到“Barcelona” (巴塞羅那)——AMD的四核處理器上。魯毅智說,客戶試用巴塞羅那后表示,巴塞羅那性能很好。“我們對這一款產品有非常高的期望,我們希望看到它有很好的市場接受度。”
根據相關的報道,巴塞羅那預計會在今年8月推出。而那時,也許英特爾會給巴塞羅那制造麻煩。AMD公司還沒有公開巴塞羅那芯片的性能規格,但業界認為,英特爾的降價行動,可能會意味著,英特爾借此承認它可能很快就不能自稱為最大的芯片廠商,以及它的芯片速度是最快的了。Insight 64公司分析師Nathan Brookwood說:“誰開發出了性能最高的芯片,誰就能賣出最高的價格。”
AMD在技術上的另外一個布局是,在并購ATI后形成整體解決方案和平臺。“未來12個月時間里面,你們會看到基于ATI基礎之上的AMD全新的產品。” 魯毅智接受采訪時說。
AMD不惜重金買下ATI,使其進入了更加廣泛的業務領域,即消費電子領域和手持設備領域,為該領域提供設備和相關的解決方案,而這個市場比PC市場更廣闊。
OEM搶奪戰
魯毅智此次訪華,另外的一個目的是參加惠普的亞太區大會。在過去的一年來,惠普在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上采用了大批AMD的芯片,是AMD相當重要的客戶。
5月9日,惠普在上海召開“2007全球移動峰會”,同日英特爾在北京發布Santa Rosa新一代迅馳平臺。但該公司“第二把手”、英特爾執行副總裁、銷售與市場銷售部總經理兼首席營銷官馬宏升卻拋下在北京的發布會,到上海出席了惠普全球移動峰會,并發表了演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馬宏升對合作伙伴的關系非常謙虛,稱“我們僅僅是謙虛的、低調的、非常小的芯片制造商,為合作伙伴提供支持而已。”這與原先英特爾對合作伙伴的強硬態度大相徑庭。
而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楊旭,更是頻頻出現在合作伙伴的產品發布會上。對于地方品牌和新興的廠商,英特爾更是傾力扶持。6月25日,英特爾聯合13家渠道商在北京推出全國聯保的PC品牌——“寶聯登”。這被視為英特爾扶持地方品牌的重要舉措。“寶聯登”品牌電腦將能享受13家渠道商提供的聯合保修服務,實現了地方品牌產品異地保修。
目前,AMD在中國的客戶有聯想、方正、同方、七喜、曙光等廠商。像浪潮、海爾等廠商,目前還是和英特爾獨家合作。而和聯想在筆記本電腦上的合作,是AMD一直努力的目標。潘曉明說,AMD尊重客戶的選擇,即使和AMD的合作廠商,AMD也不會有排他性的合作條款。
相關人士分析認為,對于眾多的OEM廠商來說,他們打心底支持AMD的強大。AMD的強大意味著廠商和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是眾多廠商和英特爾博弈最重要的籌碼。郭可尊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一個電腦廠商老總在一次大會臨結束時,動情地說:“IT界需要AMD,中國需要AMD,我們需要AMD。”
眾多OEM廠商的“支持”,也許是AMD手中最大的牌。
“取悅”中國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對AMD 、英特爾來說,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AMD要在全球成功,必須在中國成功。” 魯毅智多次強調。為“取悅”中國,AMD在2005年10月向中國轉讓了X86技術。這次魯毅智訪華,還特意到北京大學聽取了x86技術轉讓階段性創新成果。“我很興奮。” 魯毅智說。在會上,北大宣布,已經成功地在FPGA系統板上啟動Windows(包括Win98、Win2000、WinXP、Win2003等)和Linux操作系統,并成功運行應用程序。這不僅標志著AMD完成了對中國的x86微處理器核心技術轉讓,并且表明北京大學已經掌握了x86兼容CPU的設計技術,北京大學下屬的北大眾志公司已具備開發x86兼容CPU產品的能力。
同樣,對于中國市場,英特爾也投入了重力。不僅把中國區從亞太區獨立出來,而且在6月11日英特爾還宣布,自6月20日起,在中國銷售的全線盒裝臺式機處理器產品都使用中文品牌包裝。并且有消息稱,英特爾將在組裝市場上對 盒裝臺式機處理器采用中國單獨統一定價的策略。之前的3月26日,英特爾宣布將投資25億美元,在中國大連建造新的芯片生產基地,也被認為是對中國“示好”的措施。
在中國管理團隊的建設上英特爾和AMD均非常重視各自。2002年,AMD在中國的員工不足100人,現在員工人數接近了2000人,并且在中國建立了上海研發中心、蘇州的工廠等。
當記者問魯毅智對郭可尊率領的中國團隊的評價時,魯毅智說:“如果10分是滿分,我給她打11分。”
這次魯毅智訪華的重點,是拜訪政府官員——毫無疑問,AMD希望取得這個大國的鐘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