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點
盡管電視和電腦等IT產品的生產和業務模式不同,但都面臨著廢舊產品回收和再利用的問題。電子產品的回收問題需要在立法的層面上有一個統一的方案來解決。
新功能、降價、質量的提高,再加上美國人的狂熱使得美國市場對電視機和電腦的需求有增無減。盡管兩個產品的生命周期都很長,而且在二手市場也十分有活力,但他們還是逃不了被淘汰的命運。
所有人都同意應該對這兩種產品的作廢和回收實行適度的管理,但對如何管理以及由誰來為收回買單卻一直存有爭議,進而導致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的國家計劃無法順利實施。
對于新企業來說,當幾年后它們的產品被淘汰時,生產廠商可能已經不存在了;對于老企業來說,它們已經生產出了數百萬臺產品,如果現在要他們為產品回收付費的話,這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無論電子產品回收規則對新企業和老企業中任何一方有利,都會嚴重地影響市場秩序。
另一方面,電視機和電腦生產商的業務模式差別很大,就像這兩種產品的使用一樣。而所以要找到一套對大大小小幾十家公司都適用的規則很有挑戰性。
最近,第一份由電腦和電視生產商達成的協議正式公布,基于電視和IT設備的不同,行業框架需要兩種融資方法,將電視同電腦及其他IT設備區分開,以反映出他們不同的商業模式、市場組成和消費者基礎。
電視的預期生命周期為15~17年,通常由個人消費者從零售商處購買,新企業可以很快取得大量的市場份額,但可能幾年之后就消失了。在電子工業協會的提議下,電視機的收集和循環利用主要由行業贊助的第三方組織負責,在最開始的階段是從消費者購買時所支付的費用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啟動資金。
而IT設備的預期壽命一般在6~8年左右,更多地是由生產商直接出售給消費者。電子工業協會的提議號召IT設備生產商實施收集和循環利用的計劃,而不給家庭消費者帶來任何成本。
到目前為止,對此項提議的總體回應還是令人鼓舞的。國會電子廢物工作組主席Louise Slaughter稱,如果要在今年編寫一份聯邦法案,電子廢品回收處理是一項重要內容。不少社論和專欄作家也表示,這對解決美國日益嚴重的電子廢物危機來說,將會是堅實的第一步。
不過我認為,所有這些計劃,無論是針對電視還是IT設備的,都要符合現有的環境管理標準和商業慣例。
據我所知,目前有八個州已經制定了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的相關法律,但它們之間的差別很大。其他很多州也正在考慮制定自己的法律。而對待這個問題我們還是需要一種更加一致和可行的方法。
在這個全國統一的框架中,兩項環境條款必須要注意。一是要遵守歐盟RoHS指令(限制有害物質指令),這和加利福尼亞州條例有些相似。實際上,RoHS指令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標準,因此,美國的企業也需要堅定地支持這套統一的要求。第二,國會還應該要求聯邦政府購買環保類型的IT設備,比如那些符合《個人電腦產品環境評價標準》的產品。州政府和其他公共機構,如醫院和大學也應該采取相似的政策。
另外,要使電子產業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要環保。很自然的,就需要建立一個國家級的電子產品回收再利用計劃。如果每個州都重新規定商業模型,那么消費者所擔負的成本就會增加,而所面臨的選擇會減少,對環境沒有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