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名已經或即將走上法庭的涉案者構成了上海社保案核心尋租鏈,上達官場顯貴,下聯市場作手,中間活躍著特殊的秘書群體。多條利益鏈彼此交織,互通利害,印證了中央紀委《審查報告》對陳良宇嚴重違紀情況通報的主要內容
8月2日上午,上海市盧灣區經緯公寓,86歲的陳更華關切地向《財經》記者詢問陳良宇案的案情。與他同歲的老伴李謀真神色憂郁,不時長吁短嘆。
他們手里捏著一份翻得很舊的《新民晚報》,上面刊登著《中央紀委負責人就查處陳良宇嚴重違紀案件答記者問》的全文。出版日期是2007年7月27日。
“除了報紙上的通報,我們確實什么都不知道。”陳更華說。
陳更華是上世紀40年代的留美碩士,研究金屬疲勞的高級工程師,李謀真退休前是醫生。兩人膝下三子,長子即為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
自去年9月24日被宣布免職并被帶至北京接受組織調查十個月后,陳良宇嚴重違紀問題的審查與處理逐漸明朗。以此為標志,去年夏季爆發的上海社保案的調查與處理,也正全面進入司法程序。收官的時候到了。
結論
7月24日,上海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37次會議和上海市黃浦區第三屆人大第二次會議,罷免了陳良宇的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十二屆上海市人大代表職務;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于陳良宇嚴重違紀問題的審查報告》(下稱《審查報告》)。
《審查報告》是在去年9月24日《關于陳良宇同志有關問題初核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初核報告》)基礎上,歷時十個月形成的。
《審查報告》查明的情況,無論是涉及的范圍還是惡性的程度,比《初核報告》要嚴重得多。
根據去年新華社公開報道的初核情況,陳良宇涉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使用社保資金、為一些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袒護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謀利不正當利益”等問題。
此次的《審查報告》則列舉了陳良宇的六項“主要違紀事實”,時間是他“在擔任上海市黃浦區區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市長、市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期間”,跨度達20年。
這六項主要違紀事實是:
一、支持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違規貸給不法企業主和有關公司巨額社?;穑:ι绫;鸢踩?;
二、為不法企業主收購國有公司股權提供幫助,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
三、利用職權在項目審批、資金安排、招商合作、土地規劃、職務升遷等方面為他人謀利,本人或家人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
四、以權謀私,幫助親屬在經營活動中獲取巨額非法利益;
五、道德敗壞,利用職權玩弄女性,搞權色交易;
六、包庇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身邊工作人員。
中央紀委副書記夏贊忠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介紹,7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中央紀委《關于陳良宇嚴重違紀問題的審查報告》,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決定給予陳良宇開除黨籍處分,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有關規定,決定給予陳良宇開除公職處分;對陳良宇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至8月2日,中央紀委副書記、秘書長干以勝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陳良宇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
《財經》記者獲悉:陳良宇因在上海社保案中嚴重違紀,涉嫌收受賄賂、濫用職權兩項罪名,已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公訴及公審機構。目前,檢方專案組已啟動相關工作。
對陳更華、李謀真夫婦來說,可以帶來些許安慰的消息是,干以勝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陳良宇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良好”。
此前一周,上海市黃浦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一鴻等一行人曾專程赴京,向陳良宇宣布市區兩級人大的決定。這是陳自去年被“雙規”后,第一次見到來自上海的干部。據接近黃浦區人大的人士說,陳良宇的身體和氣色尚可。
清算
此時, 歷時整一年的上海社保系列案,已經完全進入司法程序。
據《財經》記者了解,有關該案的調查實際在今年6月底就進入收官階段,該案所涉政府官員及企業高官,則分批在上海、吉林、安徽三省市偵查辦理。
其中,在上海偵查辦理的官員和國企高管共計七人,包括原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國雄、財務總監李易曾,原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吳鴻玫,原華安基金總經理韓方河,原上海電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部副部長程彥敏,原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財務總監徐偉,原上海房地局土地利用處處長朱文錦等人。其中部分案件,如王國雄案已于6月14日開庭(參見《財經》2007年第13期“上海社保系列案‘公開審理’”)。
由安徽方面偵查辦理的,則為原上海市長寧區區長陳超賢、上海新黃浦集團董事長吳明烈、上海體育界聞人郁知非等。
吉林遠在東北,但吉林檢察機關承擔了更多的查辦工作。該省一度派駐60余名檢察官在滬辦案,及至今年6月底才陸續撤回。至今年6月中旬,仍有20余人在上海市查辦案件。
6月14日,即上海一中院開庭審理王國雄受賄案的當天,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呂英儒在該院新聞通報會上稱,經中央紀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并指揮,吉林檢察機關參與查辦上海社保案,共立案11件14人。
經《財經》記者逐一核實,上述被立案14人中包括:原上海市社保局局長祝均一,原上海市寶山區區長秦裕,原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孫路一,原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2727,下稱上海電氣)董事長王成明、常務副總裁韓國璋,以及同為上海電氣董事的上海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福禧投資)董事長張榮坤、明園集團董事長李松堅等人。
“經中央紀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確定,上海社保案部分案件將由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負責一審,終審則是在省高法。”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蔡彰告訴《財經》記者。
已經和即將在各地走上法庭的這20余人,或為原陳系重臣干將,或為穿針引線長袖善舞的掮客,或為煊赫一時的市場作手。隨著事實被漸次披露,由這些涉案者構成的兩條核心尋租鏈業已昭然——以上海社?;鸸芾?、上海電氣兩個平臺為中心,上達官場顯貴,下聯市場作手,中間活躍著特殊的秘書群體。多條利益鏈彼此交織,互通利害,印證了中央紀委《審查報告》對陳良宇嚴重違紀情況通報的主要內容。
正如官方通報所言,專案組正是在調查上海社保案時,發現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的陳良宇涉嫌嚴重違紀。
作手
上海社保案歷程的權威敘述,來自于7月27日新華社發布的中央紀委副書記夏贊忠專訪。
據夏贊忠介紹,2006年7月5日,中央紀委會同有關部門對反映上海市社保局違規運營社保基金問題進行調查。當年7月17日,原上海市社保局局長祝均一被“雙規”。
上海市委在當時的內部通報中稱,?!斑`反財經紀律,用社保基金進行違規投資”。僅六天后,福禧投資公告顯示:“公司董事長張榮坤先生正在協助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調查。 ”
張榮坤、祝均一既是上海社保案最先獲查的官商組合,亦是此后上海社保系列案件的聯接中樞。
張榮坤成名始于2002年3月。此前,張榮坤藉藉無名;此后,成立僅一月的福禧投資即報價32.07億元,收購上海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持有的上海路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路橋)99.35%股權,后者擁有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收費經營權。
驚嘆之聲未絕于耳,福禧投資又連下數城,截至2005年6月底,共參與管理的公路里程達200公里,張榮坤“公路大王”之名在業界鵲起。
已為人知的事實是,張榮坤用于購買上海路橋股權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經手的巨額委托貸款,委托方正是祝均一掌控的上海市社保局下屬事業單位——上海市企業年金發展中心。
今年1月30日上午,上海市長韓正在上海人代會上通報了有關社保違規資金的挪用與追回過程:2002年四季度發生第一筆挪用,此后兩年內共七次挪用社保資金總計34.5億元,經委托貸款轉給福禧投資董事長張榮坤。至2007年1月17日,社保違規資金本息共37億元已全部收回。
《財經》記者獲知,張榮坤名下公司在一些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的投資,公開發行的短期融資債券等,已在今年通過“行政手段”解決,其資產除用于償還社?;稹y行欠款和未到位的入股股金,所剩無幾。
接近檢方人士介紹,張榮坤主要涉嫌行賄、欺詐發行企業債券兩項罪名。其2006年7月18日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時,案由即是涉嫌欺詐發行債券罪。
所謂欺詐發行企業債券罪,是指在招股說明書、認股書、公司、企業債券募集辦法中,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此項指控源于2006年3月6日,福禧投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10億元短期融資券,期限365天,主承銷商為工商銀行。福禧投資在當時的招股說明書中,并未提及張榮坤共有34億余元社保資金貸款。
《財經》記者另獲得的財務資料顯示,工商銀行為福禧投資最大債權人。2002年以來,福禧向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累計貸款超過60億元。而福禧投資旗下現金流最為充沛的兩項資產——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收費經營權和嘉金高速路收費經營權,均已為工商銀行長期債務做質押,共計47.3億元。
張榮坤彼時雖已負債累累,但對外隱瞞上述事實發行了10億元短期融資券。
將為張榮坤提供辯護的,是北京知名律師許蘭亭、錢列陽。許蘭亭告訴《財經》記者,張榮坤案將在吉林審理,由于目前尚未接到法院的通知,何時開庭尚未確知。
接近檢方的上述人士稱,張榮坤是上海社保串案的關鍵人物,其以禮金及賄款公關的官員目標達十余人。
牽線人
張榮坤一夜崛起,平步青云,自然有其憑借。
今年7月中旬,棲身于上海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申能集團)的王維工被檢察機關逮捕。王維工今年1月方加入申能集團,曾被任命為集團副總經理。
消息人士稱,王維工此番被捕,系因涉入上海社保案。王本人正是當年將張榮坤介紹到上海的關鍵人物。在中央紀委調查上海社保案件早期,王維工曾在北京接受過談話調查。
王維工原系上海市委辦公廳秘書,并于1994年出任市委主要領導秘書。此后,他曾任職上海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及上海市委副秘書長。2002年秋中共十六大之后,王上調北京,進入國務院辦公廳,擔任一位領導的秘書,直到今年初返回上海后直接進入申能集團。在申能集團內部,王維工任職副總經理,并配有專職秘書,系“副廳職正廳級待遇”。
有此奧援,自不難理解張榮坤在上海灘摧城拔寨之力。
《財經》記者獲知,張榮坤交結頗密的人物,不僅包括上海社保局局長祝均一,還包括原上海市寶山區區長秦裕、原上海市委辦公廳主任孫路一等。他們同歸吉林省檢察院偵查。
事實上,張榮坤與祝均一的聯結點,正是上海官場紅人秦裕。
秦裕和張榮坤均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是相差近十歲的校友。張攻讀碩士時,秦裕則任教于該校。秦后步入仕途,成為陳良宇最為親信的秘書。在張被查同期的2006年7月6日,秦被火線由上海市委辦公廳副主任一職調任寶山區委副書記,7月25日被補選為寶山區區長,但不到一月即告落馬(參見《財經》2006年第18期“秦裕落馬”)。
繼秦裕之后,時任上海市委辦公廳主任孫路一亦因“受賄”被查,其賄金來源亦指向張榮坤。54歲的孫路一系學者出身,歷任上海行政學院副院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事局長,2004年2月調任上海市委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落馬之時,香港商報的報道作大幅標題“陳良宇大管家孫路一‘雙規’”。
支線
將在吉林受審的原上海電氣董事長王成明、常務副總裁韓國璋,以及上海電氣董事、明園集團董事長李松堅,卷入的是上海社保案的一個分支——上海電氣高層串案。
串聯上海社保案與上海電氣案的關鍵人物,還是張榮坤。自2004年起,上海電氣及其控股的華安基金,實已淪為張榮坤的重要運作平臺。
2004年間,福禧投資與李松堅旗下的汕頭明光公司以私企之身參與上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后更名為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一時傳為國企改制樣板。福禧投資成為第二大股東,張榮坤出任副董事長。汕頭明光以4億元參股,持有4.4%的股權。次年4月28日,上海電氣登陸香港H股市場,以上市時股價計算,張榮坤手上股權已升值至16億余元人民幣。
在福禧投資2004年的財務報表上,上海電氣10.5427%的投資赫然在目,價值為9.635億元。福禧投資首次付款5億元,為第二次購買股權所付資金為4.635億元。從今年年初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在上海一中院起訴福禧投資的情形看,福禧投資這筆股權投資的資金實則大部來自于上海電氣自身。
2006年夏天張榮坤被查不久,上海電氣董事長王成明、副總裁韓國璋相繼涉案。雙方是否存在個人利益輸送,曾成為市場議論的重點。
《財經》記者調查獲知,與福禧投資參股上海電氣的過程如出一轍,張榮坤控制的上海沸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沸點投資)還參股了由王成明擔任董事長的華安基金。
2004年底,經中國證監會批準,華安基金的股東及出資比例變更,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沸點投資各持20%。
因同案受牽的明園集團董事長李松堅,曾在2004年1月與福禧投資一道,以4億元參股持有上海電氣4.44%的股權。
今年1月10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協十屆三十次常委會議,撤銷了李松堅政協委員資格。相關部門通報稱,“犯罪嫌疑人李松堅為入股上海電氣集團,與原上海電氣集團常務副總裁韓國璋合謀,挪用上海電氣集團資金5000萬元,觸犯刑法、涉嫌挪用公款犯罪,已由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p>
愛將
中央紀委《審查報告》中指出,陳良宇“利用職權在項目審批、資金安排、招商合作、土地規劃、職務升遷等方面為他人謀利,本人或家人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數目至今未作公開。不同消息源傳出兩個不同的受賄數字。一說為263萬元人民幣;一說為400余萬元人民幣。
中央紀委官員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未披露陳良宇有關“六點嚴重違紀”的具體細節。《財經》記者了解到,7月27日上海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對《審查報告》有關內容作了口頭傳達。
據與會者身邊工作人員回憶,在受賄一節,“口頭傳達”提及原新黃浦集團董事長吳明烈、上海市長寧區區長陳超賢、中國華聞控股常務副總裁王政等人。
吳明烈和陳超賢仕途均始自黃浦區,吳出身街道環衛干部,陳出身飯店經理,均為陳良宇早年擔任黃浦區長時的下屬和心腹。隨著陳良宇在上海市地位高升,這些“圈中人”都得到擢升,俗稱“黃浦幫”。
陳超賢1998年后歷任黃浦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直至2003年間升至長寧區區長。
今年5月,陳超賢被移送司法機關。有關公告稱,陳在擔任長寧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多人現金,數額巨大。就是這位即將受審的巨貪,曾在2005年被陳良宇樹為上海共產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專門制作紀錄片作為黨員學習資料發行。
王政則是中國華聞控股常務副總裁及實際業務掌門人,去年因卷入上海社保案而被有關部門調查,起因應與華聞控股從上海市企業年金管理中心貸款10億元人民幣,以及華聞收購“新黃浦系”操作有關。
“新黃浦”收購案始于2005年初。當年2月,上海市黃浦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與王政掌控的華聞控股簽約,將所持新黃浦集團75%股權轉予后者。至年底,華控旗下的上海新華聞再與黃浦區國資委簽約,以4.25億元受讓后者所持新黃浦置業(上海交易所代碼:600638)18.18%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交易完成后,“華聞系”最終成為“新黃浦系”的控股大股東,華聞宣稱將把新黃浦置業作為旗下重要的房地產投資開發平臺。作為前上海市黃浦區的老牌房地產公司,新黃浦置業在寸土寸金的黃浦區擁有多處地塊。
這場交易的雙方主事者,正是王政和吳明烈。交易前,王政除擔任華聞控股常務副總裁,還是上海新華聞總裁,吳明烈則身兼新黃浦集團、新黃浦置業董事長;交易完成后,吳的上述兩大職務由王政出任,吳僅在新黃浦集團擔任總裁一職,同時出任華控副總裁。
華控收購新黃浦置業的資金來源尚不得而知。有消息稱,華控曾通過上海企業年金中心獲得約10億元貸款,用于華東地區部分業務,上海社保案事發后方償還。
在此前后,王政將陳良宇獨子陳維力延攬至中國華聞控股,擔任旗下中體傳媒總經理和華聞在香港一公司的總經理,領取高薪。 去年9月,陳維力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出境前往美國。多個消息來源稱,陳維力目前已經回到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