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是美國近年來很流行的理論,也是美國企圖將第三世界國家和前共產主義國家納入它的經濟體系的指導思想。根據這兩個理論,美國要求世界各國開放市場,全球一體,自由競爭,但是在這場實力懸殊的競賽中,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占絕對優勢,結果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杰拉爾德·薩斯曼的新書《政治全球化》研究美國如何將沒有國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結構運用到政治上,通過全球競選活動達到它干預別國內政的目的。作者指出,全球性的資本主義、全球性的企業公司、新的通訊和信息科技,使選舉政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選舉變得專業化和工業化了。他的書中對美國選舉的全部過程和選舉活動常用的各種策略都有詳盡的評述。此處重點介紹大企業(包括大眾傳媒)與選舉的關系以及美國如何向別的國家推銷它的選舉模式。
在美國這樣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選舉已不再是簡單的公民投票,而是一個由大公司操辦的復雜過程。政黨和候選人必須依賴這些公司提供的專業服務,當然也要付出昂貴的酬金,選舉費用不斷上升,據統計,一九九○年美國國會的選舉費用是五億八千八百萬美元,到了二○○○年便上升到十億六十萬元。不管什么選舉,充足的資金才是獲勝的保障,于是,向大企業募捐便是每一個參選者的第一要務,而各大公司也樂于慷慨解囊,因為它們把政治獻金當做一種投資,通過這個方法可以左右政府的政策,并可贏得各種利潤豐厚的合同,一旦爆發什么戰爭,那更是賺錢的好機會,目前對伊拉克的戰爭便是一個例子。選舉投資真是一本萬利,難怪各大公司對此都十分熱衷。就拿安然公司(Enron)來說吧,在十二年期間它與兩大政黨的兩百五十個議員有金錢上的往來,并通過與聯邦政府中高官的關系向外國政府行賄,二○○○年總統大選,它是捐錢最多的,但是當該公司宣布破產政府審理它的業務時,只有公司管理財務的人被判貪污罪,那些曾得到好處的議員與從該公司拿到千百萬美元捐獻的克林頓和布什總統則沒有受到一點牽連。安然公司的丑聞象征美國政治的腐敗,但它只是冰山一角。布什總統為全國人口中最富有的2%的人減稅,這些富豪也正是對競選活動貢獻最大的群體,他們受到的特殊待遇明確地顯示政治獻金所得到的報酬。政治與企業間的權錢交易還表現在二者之間的人事流動,企業界的人士因向政黨候選人捐錢而出任大使是常見的事,政府中的部長和閣員也有來自財富五百強的企業家,很多國會議員、政府官員退休后,搖身一變而成為大公司的顧問。這個旋轉門式的關系使政治與企業結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團。
大眾傳媒在選舉中的重要性當然是不言而喻,每次周期性的選舉(全國的、各州的、地方性的)都為媒體(特別是電視)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暴利,花在媒體宣傳上的錢占選舉費用的一半以上。為了獲取更多盈利,各媒體大肆編造有“戲劇性”的報道,比如競選者之間的個人沖突、不是爭議的爭議、花邊新聞等等,而真正的社會問題,如國民收入的巨大差距,高貧窮及高失業率,在教育、住房和醫療方面經費的不足,軍隊的階級成分等藍領階級和中產階級選民所關心的問題則被擠得不見蹤影。大量的版面和廣播時間都賣給政治廣告,選民無法從媒體上得到關于參選人的真實信息,而那些沒有大企業支持,沒有錢登廣告的小政黨和競選者根本不為選民知曉。在這種由大企業控制、媒體操作的選舉過程中,選民變成旁觀者,選舉只不過是模擬民主。真正的民主需要高度的公民參與,而美國的選舉只能算是沒有人民的民主。
美國這種政治與大企業結合的選舉模式也是美國全球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在世界各地建立親美政權,擴大美國的利益。為了成功地推廣新自由主義貿易和全球化經濟,美國必須支持歡迎外資企業投資并且對外資設置的限制最少的政府,美國的選舉方式便可達到這個目的。在過去,企圖影響和控制別的國家的勾當都是由中央情報局秘密進行,而現在,中情局的間諜活動已被比較公開的方式所代替。美國操縱外國的選舉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一、外國的政黨與候選人聘請美國顧問,特別是民意調查和政治廣告專家;二、由美國的政府機關參與,如國際發展機關(U.S.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國務院和中央情報局,三、非政府組織加入助選行列,如全國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NED)、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國際選舉制度基金會(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lection Systems)、索羅斯基金會(George Soros Foundation)等。這些組織對任何國家都造成嚴重的挑戰,但是美國卻把對別國政治的干預美其名曰“民主協助”。
蘇聯解體后,美國不失時機地向以前屬于蘇俄集團的國家大力輸出“民主協助”。美國希望在中歐和東歐的二十四個國家中逐漸選出親美的領導人,讓他們把國有資產向跨國企業開放,孤立俄國或迫使它就范,以便美國在這個地區建立霸權,并且保護為美國所控制的歐亞輸油管道。在俄國、烏克蘭、格魯吉亞、塞爾維亞、白俄羅斯等國的全國大選中,美國顧問、外交人員與各種公共和私人組織都得以大顯身手,美國的錢更是源源不斷地輸入被白宮、國務院和中央情報局認可的候選人和政黨。與以前中情局偷偷摸摸的顛覆活動相比,美國現在操縱他國選舉則是公開的政治游戲,上面所提到的NED表現尤其出色,它號稱是私人組織,卻得到國會撥給它的款子,通過對它所選定的政治集團、民間組織、工會、學生會、反政府集團及媒體提供資金和技術協助,展開干預別國內政的工作,并且比中情局有效得多,因為它的目的掩藏在仁慈的面具下。
二○○三年,格魯吉亞的總統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在美國億萬富翁兼政治活動家喬治·索羅斯所操縱的選舉中被迫辭職。美國對格魯吉亞的巴庫—杰伊漢輸油管道極感興趣,布什政府很擔心謝瓦爾德納澤和俄國的石油交易,于是想以在美國受過教育的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代替他,中央情報局也暗中協助他的對手,烏克蘭的總統說謝氏的失敗是“西方國家一手制造的政變”。
二○○四年,烏克蘭的總統大選為美國與西歐提供了又一個影響東歐國家政治走向的機會。美國與歐盟所中意的人選是維克特·尤先科,它們認為尤氏可以使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并采用世界貿易組織的那一套方案。一九九○年代初期,尤先科擔任烏克蘭中央銀行的行長時(他妻子是美國人,曾在里根政府任職),積極推行國際貨幣基金會所倡導的體制改革。經濟機構改革導致通貨膨脹,人民的收入大大減少,烏克蘭的經濟也大幅下滑。
尤先科的競選對手是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總理,他是烏克蘭即將卸任的總統和俄國總統普京所支持的候選人,但是美國國務院表示不能接受他并發出警告說如果亞氏“偷贏”選舉,美國必將采取制裁。好幾個美國的政府機構和私人組織向尤先科的競選運動投入了大量的助選金,德國的兩個基金會和歐洲人民政黨(European Peoples Party)也加入了助選的行列,布什總統還派遣他的父親和前國務卿基辛格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監選,以保證選舉的公平。美國與歐盟出錢組織的民意調查聲稱如果亞氏獲勝,那便是一個不公平的選舉。美國政府和民間組織更大肆宣傳亞方在投票中作弊,而對尤方的作弊則不聞不問。在歐美聯手的“民主協助”下,尤先科當選了。全國民主基金會下屬的一個組織還在一些東歐國家選舉前策動當地人民上街游行,美國的主流媒體報道說這些反政府示威代表一股親西方的浪潮。
在美國全球競選活動中,俄國當然是最重要的目標,一九九六年俄國的總統選舉時,美國、德國和法國向葉利欽提供了數十億的競選資金,國際貨幣基金會宣稱它有支持葉氏經濟私有化的“道德義務”,基金會的援助大多是給俄國的財政部,但是有一個附加的條件,那便是如果共產黨獲勝,這些援助將停止。美國顧問更是大批涌到莫斯科,用各種美國慣用的競選方法拯救民調中表現很差的葉利欽。他們主要的策略是打反共牌,利用葉氏所控制的國家電視臺播放斯大林的暴政記錄,并大肆宣傳說如果共產黨的久加諾夫當選,俄國將回到以前的恐怖時代。為了贏得年輕人的選票,美國顧問還要葉利欽參加搖滾音樂會并上臺表演吉特巴舞。在美國的金錢和顧問的大力協助下,葉利欽當選了。盡管俄國當時的經濟一團糟,所有市場經濟國家對葉利欽一致支持,好像開放市場便是民主的試金石。美國《時代》周刊的記者對美國干預俄國的選舉做了如下的評論:“民主勝利了,連同現代競選所用的工具(包括那些美國人所熟悉的詭計與花招)也勝利了。這些工具雖然不那么美好,但是它們在俄國所產生的效果卻是十分美好。”
除了俄國和東歐,拉丁美洲也是美國政治顧問極為活躍的地方,隨著這些專家的到來,傳統的競選方式如群眾大會、游行、候選人在城市的廣場上發表演說被電視上的訪問和辯論代替了。拉丁美洲的政治顧問從他們的美國老師那兒學習的最重要的一課便是金錢對現代選舉的重要,金錢將顧問、候選人與捐錢的老板綁在一起,使所有的選舉都成為資本家的工具。一位拉丁美洲的著名政治顧問認為美國人在政治咨詢方面是全世界的領袖,他們對于現代通訊技術有廣泛的經驗,對于金錢在選舉中所發生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一九九九年墨西哥的總統大選便是一個典型的美式競選展覽會,曾經在可口可樂公司擔任總經理的總統候選人維森特·福克斯也很適合廣告性極強的競選活動,他對他的政治經理說:“推銷我,正如你推銷任何產品一樣。”像推銷產品一樣推銷候選人正是美國顧問之所長,他們大多是來自廣告、銷售和公共關系等行業,他們的任務是推銷候選人,而不是表現政治理念。
美國顧問的助選活動看起來正大光明,但他們并不真的要把民主過程傳播到世界各地,他們關心的是如何使親美的候選人獲勝,從而為美國贏得資源、市場與政治上的影響力,美國的“民主協助”實在是借自由之名,將全世界轉型中的國家都轉變成受美國支配的國家。作者認為新自由主義的政策和大企業對政治的影響都對民主不利,要實現真正的民主社會只有靠全民參與,使平民百姓和小政黨也能參政,以改變兩大政黨把持政壇的局面。但是政治與大企業結合根深蒂固,政治為企業服務,企業向政黨獻金已成為美國政治運作上的規律,要改變現狀,談何容易?
(Sussman,Gerald.Globalizing politics:campaign consulting,communications,and corporate financing.Lanham,MD: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