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互聯網慢慢融入金山的血液后,金山重新煥發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年齡37歲
創業 2次
員工人數 超過1640人
2006年營業收入 3.16億元
上市當日公司市值 6.8億美元
上市當日個人持股比例 14.9%
2007年10月9日,在經過長達八年的上市準備之后,金山終于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金山此次總共融資凈額為6.261億港元,并且造就了中國最大的程序員富翁群之一,據估計,身價在100萬元的金山員工至少有100名。當天,雷軍在寫給全體員工的信中說:“一起哭過笑過的兄弟們,讓我們一起舉起慶功的酒杯,一起為我們自己大聲歡呼:我們上市了!”
如釋重負的心情,溢于言表。“金山上市上了8年才成功,很多人不理解。”雷軍解釋說,目前來看,中國軟件業的市場環境還培育不出微軟這樣的巨人來,在金山之前,中國沒有一家做通用軟件公司的上市,金山能上市已屬不易。第二,金山之前靠軟件業務的利潤,足以支撐金山上市,但是“勉勉強強上去了,也就是一年幾千萬的利潤規模,這離金山的目標相差很遠,因而放棄了。”
1995年金山在微軟Office和盜版的雙重打擊之下從巔峰跌入谷底之后,雷軍帶領金山頑強地開始了為生存而戰的艱苦長征;而當金山逐步領悟到互聯網與公司業務的關系,互聯網慢慢融入金山的血液后,金山重新煥發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金山的長征
1992年雷軍剛剛進入金山的時候,金山還處在鼎盛時期。但是,沖擊金山的風暴已經在醞釀之中。1995年8月,微軟發布了中文版Windows 95和Office,微軟的強大攻勢和鋪天蓋地的盜版軟件導致的結果是:WPS在辦公軟件市場全線潰敗。1996年,金山一度賬面只剩下幾十萬元,瀕臨倒閉的境地。金山的苦日子開始了。此后的十多年,微軟和盜版一直是金山的心頭之痛。
那是雷軍最苦悶的時候,1996年4月,他甚至一度提出辭職。但經過半年的調整和思考,雷軍最終選擇了回到了金山。“讓自己的軟件運行在千家萬戶的電腦上”的夢想和對金山現狀的不甘心,成了支撐雷軍走下去的理由。
雷軍正是在這樣的時候臨危受命,帶領金山開始了在“鹽堿地”的左奔右突。活下去,成了金山的第一要務。然而,怎么才能活下去?雷軍提出的方案是“以戰養戰”的游擊戰術,不僅僅依靠單一的一款產品,而是全方位進軍家用應用軟件市場。金山利用自己的技術研發實力,四面出擊,開發了諸如金山詞霸、金山打字通、金山快譯等20多個種類的應用軟件產品。金山憑借自己在技術上的深厚積累,無論殺入哪個領域,都做到了市場份額的前列甚至是前三名,引起對手的一片恐慌。
但不論是這些軟件的斬獲,還是時不時獲得的WPS和毒霸的大訂單,金山的日子一直都沒有寬松過。而2002年開始的重寫WPS代碼,每年都會吃掉金山1000萬元的資金。
雷軍一直在尋找讓金山過得寬松的道路。2001年,雷軍訪問韓國,注意到了網游的巨大潛力。當年,金山就開始了網游的研發,但當時并未受到特別重視。
2003年4月,非典爆發,金山的WPS、毒霸等主營業務受到了巨大沖擊。雷軍在龐大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再次推動金山的轉型。當時金山內部有一個X mission計劃,一共確立了三個業務拓展方向,一是做彩信軟件,二是像用友和金蝶那樣做財務和管理軟件,三是做網絡游戲。彩信軟件,市場不夠大;而金山一直以來主要是做面向家庭和個人用戶的產品,做企業級的財務軟件不是金山擅長的。最終金山選擇了做網游。因為做游戲,金山“有基礎”,而且,網游沒有盜版。同時,金山對組織架構也進行了調整,形成了辦公軟件及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和工具軟件、數字娛樂三大業務群。
在雷軍的親自督戰之下,2003年9月,耗資3000萬元的《劍俠情緣1》正式上線,當年,僅這一款游戲,就給金山帶來了超過1億元的營收。隨后,金山又推出了《劍網2》《劍網3》《封神榜》《春秋Q傳》等多款游戲,開始扎入其中大展身手。2006年,在網游、辦公和殺毒軟件三大業務中,網游已經占到公司總收入的68%。
此前,WPS和詞霸一年只能給金山帶來1000萬元收入,毒霸是三四千萬元,而進入網游后,金山僅靠游戲的年收入就超過了2億元。金山,終于“從鹽堿地走入大草原”了。
但是,“說向網游轉型挽救了金山,其實我一直不同意這種說法。”雷軍解釋說。2003年,金山如果不在網游大量投入資金,財報會更好看,也可以上市。不過,雷軍承認,網游的豐厚收入使得金山“終于有了一個可以把公司市值做大的平臺,‘網游+軟件’這種雙引擎倍速增長的模式,會讓我們朝一個世界一流的公司一步一步邁進。”
WPS不再重要了嗎?不,雷軍一再明確表示不會放棄WPS,金山的業務中,WPS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產品,WPS所在的辦公軟件市場至今仍然是全球除操作系統外第二大的軟件市場,每年的市場空間有數百億美元,遠遠超過目前的網絡游戲等市場。隨著正版化環境的改善,金山不放棄WPS,也是著眼未來的戰略。
從卓越網理解互聯網
如果說游戲使得金山的業務對網絡更加依存的話,雷軍早年“觸網”的經歷則加深了他對互聯網的理解。
1998年,金山當時獲得了聯想450萬美元現金的投資,而當時中國大批互聯網企業獲得了風險投資,開始了燒錢之旅。雷軍在這個時候創辦了卓越網,主要做IT資訊與軟件下載。但是,網站做成后,一沒有訪問量,二沒有效率,雷軍力主卓越網轉型。
2000年初,雷軍找到王樹彤、陳年,邀請他們來經營卓越網。5月,轉型后新的卓越網上線,成為一個主營圖書、音像、禮品的B2C電子商務網站,和以前的業務完全無關。

卓越網的幾個創始人仔細研究,決定不采用亞馬遜“大而全”的模式,而采用“精選產品,少品種,大批量”的“精品路線”。再加上“4元賣《大話西游》VCD”等大型促銷活動,卓越網業績迅速上升。2003年,銷售額達到了1.6億元,到2004年,卓越網成了中國最大的B2C網站。
總結卓越網成功的經驗,雷軍認為是口碑。“第一,送貨速度,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卓越首創4小時送貨;第二,商品便宜。”
“當時我們半個月見一次面,每次聊三四個小時。任何一個新項目上線,雷軍都會認真的看,對細節非常關注。我們換一個新的網頁框架,他會仔細地看一天,發一百多個意見和Bug給我,我們再去改。”卓越網創始人之一陳年向《創業邦》回憶。
2004年8月,雷軍以7500萬美元將卓越網賣給亞馬遜,比起500萬美元的投入,這是一筆令雙方都滿意的交易。
互聯網玩法
就在辦卓越網的同時,雷軍也慢慢找到了通用軟件與互聯網的結合點,也就是所謂“通用軟件的互聯網玩法”,2004年,金山開始全面向互聯網轉型。
毒霸和詞霸傳統的銷售方式是借助光盤等形式通過渠道逐級分銷,金山決定將軟件放到網上,用戶可以免費下載試用一段時間,期滿后可以通過手機、銀行、游戲點卡付費繼續使用。這一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06年4月到9月間,一共有1200萬人次下載了金山毒霸,而金山以前通過渠道賣出去的毒霸總共才300萬份左右。
在傳統銷售模式中,渠道要消耗產品售價的50%,而通過互聯網下載,這50%就完全省下來了。“研發投入更大,利潤空間是以前的三倍多,這就是互聯網玩法的優勢。”雷軍說。
傳統軟件是按版本收費,為了說服用戶,就得增加新的功能,最終是產品越來越龐大復雜,卻不一定是用戶需要的,而按互聯網的模式,產品完全免費,只按時段收服務費,而且可以隨時升級。
WPS輝煌的時代,金山依靠的是技術;在“長征時代”,金山一度過分重視營銷;而對互聯網特性的認識讓金山重新回歸了“技術立業”的軌道。經過漫長的摸索,雷軍總結的規律是:借助互聯網開展的業務,核心是產品和口碑,“因此我們提出了‘產品王道’的概念,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扎扎實實把產品和用戶體驗做好,自然而然會成功。”
“金山所依賴的都是這20年來強大的技術積累,也許10年后,20年后,殺毒軟件行業不行了,網絡游戲行業不行了,但是有了深厚的技術積累,在別的業務方向上,金山也一定能做到優秀。”雷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