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的國際創投基金DFJ正式向中國市場宣告:我們來了。
管理著55億美元,曾孕育出如Skype、Hotmail等眾多TMT領域巨頭的DFJ(德豐杰,Draper Fisher Jurvetson)正式進入中國。在DFJ上海辦公室,本刊特約記者采訪了其合伙人Steve Jurvetson,以及負責中國區業務的董事張希。
解剖DFJ
《創業邦》:對中國創業者來說,DFJ三個字并不陌生,但是人們卻常常會被搞糊涂,DFJ-ePlanet、 DFJ-Dragon,現在又有了DFJ,這三個基金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
Steve Jurvetson:我們的全球網絡一共有21支關聯基金,DFJ是核心基金。但以前我們所管理的基金不允許投資美國本土以外,所以我們和同樣有全球化戰略的ePlanet合作,成立了DFJ-ePlanet,進行全球化的投資。后來我們將這種合作方式在全球進行推廣,使得我們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4大洲。
中國的市場很大,應該有自己的區域基金,而我們從第8個基金開始,可以進行全球化的投資,所以這次是我們的核心基金直接進入中國市場。
關注創新
《創業邦》:DFJ以投資早期的高科技公司而出名,現在對于中國市場,你們會關注哪些行業?
Steve Jurvetson:在美國,我們擅長投資信息技術、納米科技、生命科學、清潔能源等,來到中國后,我們仍然會比較重視這些方向。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我們也會關注零售領域。現在中國的消費市場發展很快,零售業會有很多機會。但我們只關注有真正創新模式的零售企業。
《創業邦》:在技術領域,DFJ以投資早期階段而著名,現在進入中國的零售業,會堅持關注早期的風格嗎?還是像其他很多拼殺消費市場的VC,只投資規模很大的成熟期企業,希望投資后一兩年內上市的?
Steve Jurvetson:階段不是我們最看重的,我們更強調的是創新的模式和團隊的能力。
張希:在消費領域,晚期已經有很多人在看,而我們的專長、對企業的價值更多是體現在早期階段,因此我們不特別強調企業已經很成熟,比較傾向于發展期,要求企業已經有一個被證明的模式,團隊有實際運作的經驗,在財務上不作太多要求。
商業模式是闖出來的
《創業邦》: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與美國有什么不同?
Steve Jurvetson:從業務方向上,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有兩種,面向國內市場和面向國際市場。前者面對的用戶在國內,因此會有更多(適合中國的)娛樂元素。而后者所面對的客戶是全球性的,與國外的企業沒有什么不同。
《創業邦》:前兩年在線視頻很火,中國很多創業者迅速跟進,一下子出現了很多在線視頻網站,但是大多數都只是在簡單地抄襲,缺少自己真正的創新。DFJ也投資了中國的幾個視頻網站,你怎么評價他們?
Steve Jurvetson:團隊最重要。比如酷6,創始人是以前搜狐的高層,很有親和力,能鼓勵人。PPLive是第一個實現在電腦中播放長視頻,同時在線用戶達200萬。這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國外很晚才出現相同的模式。
《創業邦》:另一方面,缺少可信的盈利模式也一直困擾著這些網站,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張希:在線視頻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潛力,需要和其他行業相結合,比如時裝、汽車、電子商務等。目前的商業模式確實有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