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品牌相對論是傳承國學智慧的全局觀商業方法論,強調打造優勢品牌必須內外兼修,在“態”與“勢”之間尋求均衡發展,使新聞、公關、營銷與廣告相互協調、揚長避短。
新引言:橡果品牌啟示錄
中國式品牌相對論是用傳統哲學的“態”和“勢”解析品牌發展的。筆者在此以橡果國際公司為例,綜觀橡果國際的成長軌跡,我們不難發現: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一個綜合利用傳播技巧均衡商業品牌的“態”與“勢”的軌跡:
1、1998年的橡果看準電視購物的潛在市場,便執著地投入其中,通過對各地級電視媒體零碎時段的批量購買有效降低產品宣傳成本,并且通過不厭其煩的大量重復傳播。
2、獲得了初期資本積累的橡果走入第二個階段,即“重復累計增長階段”,同期還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兩萬多個零售終端,并且在各項目間實現“單體運作”與“集中配送”的組合式經營,防范因某個產品的風險影響到橡果的整體品牌形象。
3、2005年橡果通過央視廣告大力推廣好記星電子學習機,是橡果在固有“電視直銷+渠道分銷”基礎上嘗試品牌運營的試水之作,隨后橡果國際籌劃海外上市,并先期獲得軟銀賽富三千五百萬美元投資。
4、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同年的消費者投訴熱線受理電視直銷類投訴共約460件,在國內400多家電視直銷企業中,橡果成了眾矢之的,但是也達到了對橡果國際的品牌炒作目的,通過損失部分子品牌的美譽度而使“橡果國際”這個母品牌的知名度得以幾何倍率增長,同時讓大眾感覺到這是一個可以制造“暴利”和“營銷神話”的高贏利型企業,并被稱之為“強大的品牌孵化器”,這就為其上市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畢竟投資者更多看中的是資金回報率。
5、2007年5月3日,橡果國際(Acorn International Inc.)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股價表現搶眼,成為中國電視購物公司成功在美國上市的第一只股票。
從品牌積累到把負面的信息換個角度調整為正面的有利因素,通過品牌運營升級為資本運營,再利用資本螺旋式滾動發展,就能使品牌能量得以相互轉換,把企業一步步打造成為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品牌“航母”。
勢論:品牌的中國式崛起
品牌,具有可見之“態(Form)”和無形之“勢(Power)”兩個主要的構成元素,是一種綜合反映的客觀存在,也是一種有時間和空間歷史跨度的復合體。
“有態無勢”或者“有勢無態”都不能成就真正成功的品牌。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如果能夠有與無兼修、虛與實相顧,那么消費者就能從物質到精神兩個層面都得到愉悅和享受的快感,美譽度、忠誠度也往往就是從這里開始產生的。
筆者對品牌的概念所進行的中國式表述為:
中文定義:品牌,是一切相關聯之態與勢的反映存在。
英文定義:Brand,Is a phenomenon about Form and Power。
意譯:品牌是關于“態”與“勢”綜合反映的客觀存在。
態(Form),有形!是已經客觀存在已知的東西,可以通過人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種感覺去感知得到。在物理學里表示為Form Factor,形態系數、形式因素。
勢(Power),無形!廣義地講,勢就是指系統運行過程中的一種能量。簡單地說,勢就是一種未知且可改造的可控能量!
從《孫子兵法》古典軍事概念角度來看,可以誘導軍隊高度作戰積極性和強烈殺敵欲望的這種能量就是“勢”。
從人文的哲學角度來分析中國式品牌相對論的(品牌態勢理論),其基礎是創新的“有機二元論”哲學思想,因為從哲學角度來看,商業品牌必須具有一種創新式哲學思想與內涵。
傳統二元論的意義只是發現了事物具有正反兩面性,而有機二元論則真正是國學智慧的精髓所在,強調不要割裂、強調有機融合、強調辯證態度、強調互通互融、強調和諧狀態,所謂“勢”就是一種使二元論得以有機轉化的潛能量。
中國太極概念就是具有“有機二元論”特征的最好例子,黑白圖形構成不是簡單的對立或徹底的割裂開來,而是呈現相輔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溶互動之勢,強調對立的統一、強調和諧的永動狀態。
在現今品牌商戰中,提中國式品牌相對論就必須要解釋太極密碼的玄妙之處:那兩個視覺上非垂直排列的虛實圓點,其實完全垂直且大小相同,只是受環境因素影響的視覺誤導。其存在意義絕不在其大小,這兩個“時空奇異點”就是“勢能動力點”,蘊涵著能量變化與轉換的關系,使得整體感覺是:靜中蘊動勢、動中有靜態,它們所具有的這種能量就是“勢”!
如果真正按照完美的制造工藝生產出這樣一個實體,當我們把它放到絕對水平的平面上,即使不用施加任何外力,那兩個點所具有的潛在物理勢能之間相互轉換,就像保持了理想的永動狀態,足以讓這個物體永遠不停止、永遠以加速度的形式運動下去!
簡單地說,中國式品牌相對論的基礎是哲學的有機二元論思想,更強調品牌與消費者“溶”與“動”的和諧狀態,這種哲學觀念也正是今日商業品牌得以可持續性增長的命脈根本。
應用:相對論三大實用定律
做品牌,亦如滾水之道:做到60度、易;做到80度、不易;做到90度、難;做到99度、更難。然而更多時候,就是差那么一度或幾度,我們的某些商業品牌便如強弩之末,問題出在哪里?大部分是出在品牌與消費者的“溶”與“動”方面,出在對于“勢”的理解和應用方面。
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應用,中國式品牌相對論直接應用的三大基本應用定律:
定律1初建型企業:堅定一個基礎行業,制定好品牌發展的長遠大計,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需要做全面而細致化的品牌工作,要先解決好企業發展的溫飽問題。
定律2成長型企業:除了審時度勢,企業還必須有持久耐力與恒心去完善,一點一點為品牌加分,切忌拔苗助長的毀滅式炒作,除非有相對保險的防護措施(危機預案)。
定律3成熟型企業:企業與品牌都已具有一定規模,就要在“態”與“勢”之間作好均衡的基礎上,把握好“拐點”與“路徑”,尋求安全穩定的可持續性贏利與發展。
中國式品牌相對論是傳承著國學智慧的全局觀商業方法論,通過解悟太極式品牌密碼,剖析商業品牌成功非偶然的內在規律,強調打造優勢品牌必須內外兼修,在“態”與“勢”之間尋求均衡發展,將一切相關聯因素在品牌戰略角度加以有效過濾、變通應用,并使品牌與商品或服務呈現相溶互動的積極態勢,使新聞、公關、營銷與廣告相互協調、揚長避短。
比如中國品牌相對論很重要的應用——知勢。知勢的難點不在于從劣勢中看出發展中的優勢所在,而在于優勢中看出發展中的劣勢。IBM就是“知勢”的很好例子。
長久以來,IBM始終依靠PC向消費者售賣高科技商品、傳播國際化品牌,于是人們對IBM這個藍色品牌的印象已經形成:IBM就等于PC!
而在2004年底,IBM卻把始終以技術超前享譽業界的PC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全球業務以12.5億美元賣給了聯想,在后PC時代,剝離了PC業務的IBM更倡導著On Demand(隨需應變)的創新理念,揭示了豐富的品牌內涵、更傳達了其不僅僅局限于PC,甚至IT領域的廣闊的國際化品牌沿展趨勢。
陳慶新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聚勢英盟品牌傳播機構總經理
名家評述:
李光斗:品牌之“勢”乃最高競爭力!
中國企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產品至上階段,奉行以產量取勝的規模擴張模式;第二個階段是管理至上階段,通過營銷創新、管理效益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第三個階段是品牌至上階段,要求企業在資源、能力、技術、管理、營銷、人力資源、廣告等各個方面都服務于品牌,可見品牌之“勢”已經逐漸成為一個企業最重要、最核心的競爭力。
獨辟蹊徑地從“勢論”的角度詮釋中國式品牌的概念,明確闡述了品牌戰略規劃的具體操作方法與技巧,這對中國企業客觀理解自身的商業品牌建設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李光斗:著名品牌戰略專家)
周培玉:品牌時代的思想者
品牌理論來源于西方,但經陳慶新一番中國式的思考和梳理,就頗有幾分東方韻味,且富有哲學意義。不僅如此,他還融通地采用眾多學科知識,分析品牌態勢理論存在的廣博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逼渲幸舶环N態勢的思想,治國如此,用兵如此,經營企業亦難出其右。(周培玉:全國商務策劃師總部主任,主編大學商學院公共課教材《商務策劃管理教程》。)
茅理翔:勢、理、情,交融之說
將創牌、樹牌、維牌、保牌及充分發揮品牌的威力抓住了一個“勢”字,順勢、趨勢、借勢、造勢,真是把品牌的核心思想說透了,從《孫子兵法》、誠信道義及西方文化的融通,好象找不到真正如何講創牌的方法之說,但是如果細細體味,這一理念其實就是教你如何創牌、維牌、用牌。(茅理翔:方太集團董事長)
鄭展威:品牌時代,勢在必贏!
“勢,是指系統運行過程中的一種能量”。在品牌傳播過程當中,無論采用何種“勢”能,只要能夠準確地審時度勢、把握好時機出手,往往就能產生勢如破竹、勢不可擋的必贏態勢!
中國式品牌相對論(品牌態勢理論)的觀點及現實商戰應用更是把中國兵家傳統智慧進一步發揚光大,融通了多學科的品牌態勢理論,新穎獨特、自成一派。(鄭展威:中國品牌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