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劇營銷
一部《劉老根》把東北的二人轉和龍泉山莊推向了全國;而在日本,由于零售業的激烈競爭,經營艱難的老字號排名第四的三越(Mitsukoshi)百貨公司推出的偶像劇《山女壁女》正在熱播中。全劇取景、人物制服、公司用品等都來自三越。為了給三越爭取更多的宣傳曝光機會和宣傳影片,深田恭子、伊東美哄等演員們特地到三越百貨列隊迎接顧客,三越百貨的顧客也日益增多。
家樂福全球戰略布局原則
全球擁有1.25萬個店鋪和超市的家樂福集團首席執行官迪朗在8月31日法國某報的訪談中稱,家樂福戰略調整遵循以F原則:是否成為市場第一梯隊;是否擁有很好的晶牌知名度;是否能夠盈利。8月20日剛剛出售了其在瑞士的12家超市,而7月份則出售了其在葡萄牙的12家超市。
而另一零售巨頭沃爾瑪縮減了在中國的定單,轉向移價格更低的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采購。
長虹自建零售渠道樂家易
繼TCL集團幸福樹之后,長虹近日成立了樂家易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自建零售渠道,其門店暫時稱為“c生活體驗店”。樂家易和幸福樹定位不同,幸福樹是一個專業家電零售企業;樂家易是一個開放的零售企業,不僅銷售“長虹系”產品,還銷售其他家電廠家的產品,甚至包括櫥柜廠家的產品。樂家易的模式,包括自建“直營店”和“加盟店”,且其加盟店免加盟費;而TCL幸福樹推廣的是加盟店模式,目前已經發展到500多家。
“買斷式”銷售
全球最大的家電連鎖零售商百思買上海店又出新招,針對最暢銷的產品,給生產廠家20%的利潤,買斷產品的銷售權。2006年底上海店開張時,宣布“與供貨商先付款后拿貨”、“取消進場費”、“促銷員都由百思買公司雇用”、“產品按種類而非品牌進行陳列”。而國美和蘇寧也在嘗試取消廠家的促銷人員,自己雇用促銷員。
索尼關閉數字音樂商店Connect
在最近的柏林消費電子貿易展上,索尼展示了NWZ-A810和NWZ—S610音樂播放器,它們可以播放視頻和瀏覽照片,包含一個FM調諧器,和iPod一樣,可以播放Windows Media Audio、MP3和HAAC格式。
同時,索尼承認其私有音頻技術在市場上失敗,宣布明年初關閉其數字音樂商店Connect,其便攜播放器將面向其他格式開放。視頻營銷
傳統的公司門戶一般僅對于產品規格、性能等作簡要的介紹,而今Mercedes-Benz、Audi和BMW等高檔車公司都推出了如電視臺一樣的品牌視頻網,包括精選報導、時尚生活、汽車、賽車、歷史與傳奇、創新等頻道,用德語、英語等播音。節目內容包括車賽、賽車手專訪、時尚活動、廣告花絮、頒獎、研發生產以及安全測試過程,甚至有車友們自己拍攝的短片等。極大地推動了品牌形象的傳播。并且,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帶設置有單面近千平方米的巨大電子廣告屏,循環播放廣告、賽事活動以及車友評論等內容,吸引了眾多的市民駐足觀看。
而來自北京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近60%的人更愿意從網上購車。
國內首個家電零售行業標準出臺
近日,商務部頒布了的國內家電零售首個行業標準《家電專業店經營規范》,該標準對于賣場和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提出了一系列規范要求,將于12月1日實施。
統一方便面下架好又多
近期,在華東許多城市的好又多超市,統一品牌方便面被全部撤柜,超市方面稱主要原因是統一方便面的漲價幅度大。而五谷道場品牌方便面在鄭州、南京、上海等地出現嚴重斷貨。上海家樂福從數月前就停止了銷售五谷道場,沃爾瑪電中止了與五谷道場的合作。至于斷貨原因,五谷道場方面承認自己的資金鏈出現了問題。
家得寶VS百安居
8月26口,全球最大的家庭裝修材料零售商——美國家得寶在天津、北京、西安等大城市從家世界收購的12家分店同步舉行“家得寶中國開業慶典”,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向目前中國最大的建材超市百安居在中國擁有近60家分店,與家得寶的競爭勢必很快展開。
微軟開發手機,與蘋果iPhone交鋒
據悉,微軟公司將可能開發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手機,對抗蘋果的iPhone,并且已經與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商HTC合作推出了Touch手機。據介紹,Touch手機的“指尖觸控瀏覽”技術比蘋果iPhone觸摸技術還要略勝一籌,號稱iPhone“殺手”。
冰酒競爭白熱化
日前,五糧液集團“仙林30°冰酒”上市;8月28日,通化與加拿大皇家冰酒酒莊簽訂了收購協議,計劃大力發展冰葡萄酒;而2006年9月份,張裕與加拿大冰酒企業奧羅絲結盟,在本溪打造全球最大的冰酒酒莊。
目前,全球最大的紅酒品牌美國星座,以及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品牌法國卡斯特在中國已經有了總代理,近期將全面登陸中國市場。里座公司聲稱中國將成為他們的第二大冰酒市場。有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2010年,中國葡萄酒的消費量將達5.58億升。
瓶裝水價格戰烽煙再起
在各種商品價格飆升的當前,瓶裝水的價格卻一路下滑,許多地方600ml康師傅水低于0.6元/瓶。長期以來,行業公認娃哈哈為龍頭,但由于其與達能的糾紛,營銷力度明顯減小,康師傅乘勢發動促銷大戰,超過娃哈哈成新“水王”。
雀巢收購嘉寶
雀巢公司于8月31日以55億美元成功收購嘉寶,目前已經開始將嘉寶整合進雀巢嬰兒營養業務部。據了解,嘉寶是美國最大的嬰兒食品公司,在美國的嬰兒食品市場占有率近80%,其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全部從美國進口。
宏碁收購Gateway
8月27日宏碁宣布,以7.1億美元收購美國第四大PC制造商Gateway,交易完成后,宏碁將再次超過聯想,成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Gateway將會行使其對歐洲PC巨頭Packard Bell的優先購買權,屆時,Packard Bell也可能將并入宏碁。這意味著聯想收購Packard Bell失敗,進軍歐洲市場、布局全球的步伐受阻。
TOM退市
9月3日,國內門戶巨頭之一的TOM在線從美國納斯達克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退市,成為首只退市的中國互聯網概念股。同時,其業務也在轉型,原來的四大業務易趣網、SP、SKYPE、Tom.com將會被拆分為四家獨立的公司,而與eBay合作的新易趣也正式誕生。
中國碟機有望突圍高額專利費
中國碟機市場有800萬臺年銷售的規模,但高額的專利費導致許多DVD制造廠商成本大增,喪失了利潤。9月初,中國華錄集團被國際藍光光盤聯盟評為“有負獻級會員”,并且,華錄申請將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DRA音頻編碼標準和AVS視頻編碼標準加入國際藍光標準,如果申請被接受,中國下一代碟機有望突圍高額專利費。
采訪對象:鷹牌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張孟友博士
記者:建陶業即將進入殘酷整合競爭階段,未來建陶企業如何才能做強做大?
張孟友:一個公司要快速做大做強,打造好的盈利模式很關鍵。建陶企業要想做大,首先要打造可復制的盈利模式,然后通過資本運營實現陜速的低成本擴張來做大。好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樣的呢?
首先,現金流要好。朋友常問我做什么事最賺錢,我說印鈔票。他們說我開玩笑,其實現在很多賺錢的行業都是在印鈔票,比如說游戲卡、網絡卡。你買了游戲卡,如果半年后才用,而你的錢已經付了,網絡游戲公司的資金就已經回籠了。好的盈利模式要有好的現金流,企業具有“印鈔票”效應就是擁有好的現金流。其實陶瓷企業在現金流方面還算不錯,企業收到訂單后,拿到部分定金才生產,款到了才取貨,也沒有三角債。
其次,渠道為王。什么樣的企業才能做大?世界500強里,排第一的沃爾瑪就是做渠道的,它不做生產。一般來說,做生產的永遠比不過做渠道的,陶瓷行業也是,搞生產制造的永遠做不過搞銷售的,那我們怎么處理呢?我們大部分經銷商都有展廳,這是一種渠道;像陶瓷行業的百安居、華耐也是做渠道的。但是做渠道所需的庫存很大,一般陶瓷企業承受不了,這是制約陶瓷企業發展的一大障礙。現在建陶企業的營銷渠道一般都是代理制,我們也在探索新的營銷模式,以便快速擴張。
第三,解決好銷售收入增長與成本增長的矛盾。為什么蓋茨能成為首富?因為他的企業成本是基本固定的,他賣得越多,利潤就越大。但陶瓷行業就很難,賣得越多,成本越大,所以很難做大。
一個盈利模式,如果具有以上三點中的一點就算比較好的了,如果具備兩點或全部具備,那肯定是賺高額利潤的企業。
記者:“鷹牌”陶瓷今后的發展思路是怎樣的?
張孟友:現在我們在努力抓產品、抓渠道、抓服務,致力于提高“鷹牌”陶瓷的核心競爭力,希望走快速復制之路。現在很多企業去外地圈地,只看到地皮、原材料、勞工成本很低,但是忽略了配套的產業鏈,缺少熟練的工人,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會很低端。陶瓷行業對專業技術要求很高,佛山的陶瓷就是比其他地方檔次高,質量好。現在有技術的工人都在佛山,你不可能把他們挖到外地,那樣成本就大了。這些不確定因素就是圈地的風險,而做投資最忌諱風險。
所以我們的思路很簡單,走收購之路。市場需要培育,等你培育好市場之后我們再去。過兩年等你做起來了,我們直接收購。因為我們現金流好,我們可以貸款,發股票融資,收購要比圈地快得多,這是我們鷹牌今后低成本快速擴張的主要方式。
采訪對象:環亞集團總裁 胡興國
記者:化妝品行業的競爭格局如何?
胡興國:化妝品行業是典型的傳統行業。隨著國有著名品牌小護士和大寶相繼被外資企業收購,70%以上的化妝品市場已經被外資品牌壟斷。換句話說,化妝品行業是絕對的外資品牌壟斷行業,但是國有品牌依然有機會,不過壓力很大。
面對此種現狀,我將國內的化妝品企業分為四檔:第一檔是外資品牌,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如歐萊雅等;第二檔是著名的國產品牌,如雅倩、好迪等,上海家化算是這個檔次的領軍企業,定位挺好,但是目前與外資品牌抗衡仍然吃力;第三檔是正在成長的日化企業,希望抓住機會,也很拼命,有機會趕到第二檔,環亞也歸到第三檔,進入第二檔是我們的目標;第四檔是現有的4000多家生產企業,他們的機會相對比較小了。
化妝品行業里,中小型企業就有4000多家,品牌過萬。這類企業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底子薄,如果沒有遠見,機會就很小。一個行業有幾千家生產企業是不正常的,三五年之后會有一些企業快速成長起來,而大多數弱勢企業可能會出局,失去發展機會。我預測第二檔和第三檔的企業將會合并,5年內會有比較好的品牌跳出來和外資品牌抗衡。
記者:造成這些現狀的因素有哪些?
胡興國:造成化妝品行業如上格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中國的一些消費者“崇洋媚外”;二是產品本身和市場宣傳與外資品牌有差距;三是國內媒體的宣傳導向不正確;四是國產品牌在通路里受歧視,比如在國內的大賣場,最好的展臺不會給國產品牌,自己歧視自己。
我們和外資品牌的差距既有主觀方面的也有客觀方面的。主觀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而客觀上的差距顯而易見,如品牌宣傳和售后服務上等。拿韓國的例子來看,我相信2008年奧運會及2010年世博會之后國人對國產品牌將會有新的認知。
記者:面對外資品牌壟斷的局面,民族品牌的出路在哪里?
胡興國:從市場角度看,民族品牌要做成像歐萊雅這種全能冠軍不太可能,但是可以進行單項突破。環亞制訂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做冠軍產品,創世界名牌。我做不了全能冠軍,但是可以在短期內在某一方面做成冠軍。比如,我們最近提出的“美膚寶,爭做冠軍洗面奶”,就是從單項進行突破,如果突破成功就可以逐步擴張。從市場切割上講,沿著這個路線走會更踏實、更到位。令人遺憾的是,在防曬領域絕對第一的小護士也被外資品牌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