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再所說的“告別企業時代,擁抱消費者時化”,是一個從思維到行動的全面轉變。而思維的慣性和智障或許過早就中斷了這一過程。
有一個“反轉180度”的故事頗耐人尋味:父親是一家建筑公司最受客戶歡迎的設計師、公司年度最佳業績獎的連續獲得者。12歲那年父親帶他到公司參觀,他發現別的設計師辦公室掛滿了各種設計大賽的獎狀,而父親辦公室卻寥寥無幾。父親說:我受歡迎并不是因為我比別人更有才華。父親讓他去觀察設計師們的辦公桌。他走了一圈,見他們辦公室大大的桌子上或整齊或凌亂地放滿草圖、筆、尺等文具,幾乎沒什么不同。父親提示說:“你注意草圖的方向。”哦!原來父親桌上的草圖都是朝外的,而其他設計師的草圖都是朝里的!
想象著設計師們隔著大大的桌子和客戶討論方案的情景,孩子恍然大悟——父親能夠倒著畫圖!這樣,客戶就能看到正對著他們的圖樣,而不是像面對其他設計師那樣,聽著晦澀專業的術語、看著抽象不懂的圖畫,越聽越覺得自己愚昧無知,最后嚇得逃之夭夭。
從客戶價值出發思考,這就是消費者時代營銷的本質。從企業時代走出的你反轉了“180度”嗎?
哈佛商學院的克萊頓 克里斯坦森教授把影響企業能力的要素分為三類,即資源類、流程類和價值標準類。這三類要素界定了一個組織能夠完成和無法完成的事情,也決定了一個組織的優點、弱點和盲點。
資源類要素包括企業擁有的和能利用的資源,當企業把投入的資源轉移到具有更高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中去時,就創造了價值。而完成轉移的方式,就是流程。
流程是企業為完成從資源到價值的轉移所進行的內部協調、溝通交流和決策的模式。一個企業的主要流程包括新產品開發、制造、采購、市場調研、財務預測、員工發展、資源配置和市場營銷等。簡而言之,流程類要素就是指企業的做事方式。
正如“反轉180度”的故事,企業能力不等同于優勢。你的企業練就了“倒著畫圖”的技巧嗎?
接下來,我們會發現另一個懸念:我們對消費者真的理解嗎?本期話題四位大家不約而同地同持一個觀點:協同對接由外而內。
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后,中國作為一個消費大國的影響之巨人也許是前所未有的。一些跨國企業已經意識到,在諸如中國這些新興市場確立地位之重要,它甚至已經成為確立全球知名品牌地位的市場制高點。“中國市場”對于世界的影響不亞于“中國制造”。
在這個戰略性機會面前,蒙牛的“世界牛”視野、創維推動行業大轉型的營銷突破、西門子高起低就的嚴謹務實、陳春花教授的歸整提升,正如本年度他們的如一堅持,以不同的身份,位置視野,“四合”歸一,為中國營銷的當前課題提供了多維的務實參照與理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