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AMD競賽兩敗俱傷
英特爾與AMD這兩個冤家今年拼了個“頭破血流”。從“價格戰”到“技術競賽”,兩大芯片廠商兩敗俱傷,其利潤雙雙下降。
12月,被AMD寄予厚望的Barcelona處理器和最新的Phenom處理器均被爆出存在缺陷。
英特爾即將發布的45納米Core 2 Quad也因為發現Bug而被迫延期。兩大芯片廠商雙雙陷入“缺陷門”,是競爭過度的惡果。
AMD與英特爾長期以來的價格戰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iSuppli副總裁Dale Ford曾表示,過去幾個季度中,不斷壓低的價格,雖然讓微處理器的出貨量猛增,但由于成本及原材料價格在上漲,廠商收入在不斷走低,較好的情況僅是持平而已。因此,目前AMD與英特爾正在逐漸拋棄價格戰,將注意力轉移到產品特征和性能上,由此展開了激烈的“技術競賽”。
為了搶占市場,英特爾與AMD的產品戰從普通處理器演變成雙核,再迅速升級到四核;芯片所采用的工藝則越來越復雜,去年90納米芯片還是主流產品,今年60納米芯片就已經批量生產了,45納米也呼之欲出。
雙方的過度競爭后果很嚴重。四核處理器主力產品Barcelona推出后,就一直處于缺貨狀態, AMD方面遲遲不能大規模出貨。而3個月后,AMD給渠道的解釋是——Barcelona和最新的Phenom處理器都發現了相同的缺陷。
在AMD的缺陷風波尚未平息時,法國媒體Hardware.fr又刊出一條驚人的消息—英特爾即將發布的45納米Core 2 Quad也發現了Bug,并因此將該產品延期。
在過去的2007年,雙方的競爭只能用慘烈來形容,2008年會怎么樣呢?

IBM金蝶深度合作利益共享
面對跨國巨頭的資本誘惑,中國軟件企業如果拒絕,也許會失去參與國際分工和做大做強的機會;如果順從,則有失去自我的風險。那么,拒還是從?
6月4日,金蝶國際發布公告稱,IBM公司與雷曼兄弟結成的境外商業聯盟——“中國投資基金”購入金蝶國際7.7%的股份。中外軟件企業再次演繹資本聯姻。金蝶國際董事會主席徐少春稱,此次注資是金蝶繼香港創業板上市、轉到香港主板上市之后,在資本國際化歷程中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此次以資本為紐帶的聯姻是近幾年全球軟件業并購、整合風潮刮進中國的一個縮影。有分析師認為,中國軟件企業已經進入到全球軟件整合浪潮中,即將醞釀新的變局。
面對國際巨頭的拉攏戰,國內軟件企業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如何利用好機會,實現企業的成長是關鍵。
但是,對于國內企業而言,利用好別人的資源,真正強大起來才是根本。中國軟件企業應當知道利益是“婚姻”的基礎,實力則是合作中制衡的資本。要平衡好聯姻,不是跟著別人走,而是找準自己的方向。
中國軟件企業能否在與國際軟件巨頭的競爭與合作中成長壯大起來?誰會成為世界級的管理軟件廠商?目前結果不得而知。但全球整合的不可避免的趨勢,是集中度增強、優勝劣汰。新一輪的整合更加殘酷,也會呈現兩極化結果,要么被消滅掉,要么越活越強。只有增強實力,才能有產業整合的參與權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