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據新華網報道,近日中國首臺采用國產高性能通用處理器芯片“龍芯2F”和其他國產器件、設備和技術的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KD-50-I”在中國科技大學研制成功。這臺體積僅0.89立方米大小的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于日前通過了以王守覺院士為主任的專家委員會鑒定,成為中國高性能計算機國產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在已見公開報道的運算次數達萬億次級的國內超級計算機中,中央處理芯片主要來自IBM、Intel或AMD等國外公司,尚未見基于中國自主研發的處理器芯片的萬億次計算機系統的報道。
據悉,“KD-50-I”萬億次計算機采用單一機柜,集成了330余顆“龍芯2F”處理器,理論峰值計算能力達到1萬億次,整機系統結構先進,采用了高密度節點設計技術,在高度不到4厘米的1U標準機箱內部緊密部署了12個處理單元,組成1U12P高密度節點結構。硬件系統采用了中國自主設計的龍芯2F處理器、華為自主研發的千兆以太網交換機,以及曙光服務器前置機等。系統軟件以開源軟件為主。
“KD-50-I”還具有低占地、低功耗、低成本、高計算密度等特點,適合于高性能計算教學和科研方面的應用以及創新型人才培養,可直接推廣應用在數學、物理、化學、地學和空間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以及國民經濟建設的諸多方面。
專家稱,“KD-50-I”萬億次計算機的研制成功,是高性能計算機向個人化方向發展這一理念的首次成功嘗試,確立了國產高性能通用處理器在高端并行機應用中的核心地位,為中國未來研制國產千萬億次計算機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了示范作用。
新聞點評: 龍芯的產業化是焦點問題。萬億次計算機的研制只是一小步,如何應用起來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