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外包化整為零企業輕裝上陣
與幾年前相比,IT外包并沒有隨時間的推移變冷卻,而是越來越熱,其概念的延伸也已經超出了市場發展的版圖所及。
不過有趣的是,企業們在選擇IT外包時,不再像以前一股腦甩給合作伙伴,而是從中選擇合適的業務,分門別類地外包出去。這說明,IT外包市場正在變得成熟,而企業也愈發理智。
企業選擇IT外包的理由很多,但是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成本原因—“將自身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聚焦于企業的核心業務上,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不過,通過幾年的實踐,企業領導們正在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全部外包并不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有鑒于此,很多企業開始選擇性地收回部分業務,或者縮短合同時間,讓大單變成小單。對于多數技術力量不是很雄厚的企業來說,選擇外包的確是補充企業技術不足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但這種外包應該是建立在針對具體職能基礎之上的。
以前企業選擇全面外包,主要是因為企業沒有認清IT的真正價值。同時,這也反映出企業業務與IT之間其實存在著一種誤解。現在企業紛紛把戰略層業務收回,很明顯是因為CEO們開始意識到IT的真正價值,并且開始理解CIO和內部的IT部門對發掘業務需求的重要性了。
盡管如此,IT外包市場的整體規模仍在不斷擴大。雖然企業在選擇外包時,不再簽訂那種超長服務年限的合同,但是3~5年的合同也足以支撐起整個市場,并且有強大的動力推動IT外包市場的全面繁榮。
對于選擇了IT外包的企業來說,化整為零的外包方式,使得他們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能輕裝上陣,游刃有余地擎最強有力的武器于手,全面出擊。

SOA受青睞信息整合成大勢
由于IBM、微軟、甲骨文、BEA等企業的不斷推動,對于多數企業來說,SOA不再是一個拗口的、陌生的英文字母組合,而成為企業決策層和CIO們掛在嘴邊的關鍵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平臺化、構件化技術已經部分緩解了企業IT應用系統內部的可靠性和效率難題,也基本可以解決應用系統之間數據層面的互通問題,但是面對日益膨脹的公司業務規模和快速的變化,公司對支持“整合的行業支撐平臺”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業務集成和支持復雜集成的貼近行業特點的個性化和適應性通用構件的部署。
在SOA技術大行其道的今天,傳統中間件技術的應用在全球已經非常普遍,傳統技術如何向SOA技術過渡,兩者在不同行業、不同規模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很好地配合和融合。專家指出,相互替換和協調共存的模式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并逐漸發展。
SOA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高應用或服務的復用問題,進而降低開發成本,提高開發效率和投入產出比。企業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種“漸進式的SOA架構”。依靠這種“漸進式的SOA架構”,企業規劃和設計其專注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使之更有針對性、目的性,實現技術積累,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實質上,這就是信息整合的作用。
有人說,SOA是一種境界,并沒有固定的模式或表現形式。不過歸根結底,SOA離不開信息整合。如果脫離了信息整合的本質,SOA什么都不是。